本书是一部体量宏大、内容宽博的书法史论著作。
分为书法用笔、书法结体、书法墨法、书法字体四卷,每卷分为概论、通论、典论三部分。遵照“点面结合、纵横交织;论述相间、图文相应”的体例编写,系统梳理、分析和研究中国书法艺术。选题角度新颖、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引用史料丰富、资料翔实,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图文结合、通俗易懂、间及精深,对学习研究书法艺术、了解中国书法发展史、探讨书法创作、丰富书学理论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借鉴意义。
图书 | 中国书法丛论(插图版上下)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体量宏大、内容宽博的书法史论著作。 分为书法用笔、书法结体、书法墨法、书法字体四卷,每卷分为概论、通论、典论三部分。遵照“点面结合、纵横交织;论述相间、图文相应”的体例编写,系统梳理、分析和研究中国书法艺术。选题角度新颖、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引用史料丰富、资料翔实,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图文结合、通俗易懂、间及精深,对学习研究书法艺术、了解中国书法发展史、探讨书法创作、丰富书学理论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方玉杰,号闲斋,河南南阳人。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全国首届书法专业艺术硕士(MFA)。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业建设委员会委员、全国公安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兼常务副秘书长。 书法初师刘尊法先生,后师从欧阳中石、张同印等先生。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览并获奖。多次担任全国书法展赛评委、监委。先后在中国美术馆等地多次举办个人书法展览。出版《历代书法经典:张旭、怀素》《致敬警嫂》《我的心——方玉杰书法作品集》等著作。书法作品被中央档案馆、中国美术馆、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单位收藏。 目录 绪论 上篇:编写初衷 一、中国书法博大精深,需要探究 二、古代书论比较零散,大多文辞高深,晦涩难懂 三、系统立体化阐述的论著少 四、提升书法专业水平需要补充营养 中篇:编写内容 第一卷:综合探究书法用笔 第二卷:综合探究书法结构 第三卷:综合探究书法墨法 第四卷:综合探究书法字体 下篇:编写启示 一、中国书法是一个哲学体系 二、中国书法是一个美的艺术体 三、学习书法须要研究 例言 卷一 书法用笔探究 第一章 书法用笔概论 一、书法概说 二、取法乎上 三、毛笔与使用 四、执笔法 五、运笔法 六、用笔术语 七、对比关系 八、用笔病析 九、用笔境界 第二章 书法用笔通论 一、秦汉时期:开启笔法,朴茂沉稳 二、魏晋时期:用笔率意,雅逸自然 三、唐代:法度谨严,书理兼备 四、宋代:尚意抒意,追求风神 五、元明时期:释法传道,笔画遒媚 六、清代:雄强隽永,笔方势圆 七、近现代:用笔尚古,推陈出新 (一)诸宗元:用笔精到,自然书写 (二)于右任:笔笔皆活无死笔 (三)张宗祥:心知其意,大忌裹锋 (四)沈尹默:笔笔中锋,点画自然 (五)刘咸炘:手腕灵活,挥洒自如 (六)宗白华:一笔而具八法 (七)吴玉如:笔到不浮,到始不浮 (八)白蕉:笔法主要是使转 (九)启功:法无定则,顺势而为 (十)欧阳中石:执笔有法,运笔自然 第三章 书法用笔典论 一、王羲之:玄妙之技,藏骨抱筋 (一)意在笔先,迟曲藏起 (二)眇眇飞舞,含文包质 二、李世民:采摭箐葩,不激不厉 (一)巧在躏砾,古秀意深 (二)冲和自然,形神兼备 三、《永字八法》:笔有楷则,永以为鉴 四、《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精研笔法,圆畅沉着 (一)笔法玄微,难妄传授 (二)具笔有法,悉心感悟 (三)执笔圆畅,藏锋沉着 五、张怀瓘:法入精微,贵在变通 (一)详解十法,幽隐功深 (二)心手双忘,得法变体 (三)八法五势,腕下起伏 六、孙过庭:变起伏于锋杪,殊衄挫于毫芒 (一)心手双畅,翰不虚动 (二)点画劲雅,婉通流变 (三)骨存遒润,随其性欲 (四)执使转用,穷于毫端 七、姜夔:转折方圆笔有度,探隐索赜得本源 (一)横竖挑趯,悬针垂露 (二)用笔有度,中锋行走 (三)运笔有法,得其源本 八、王僧虔:心手达情不忘想,纤微向背毫发生 九、沈作喆:学书者贵能通变 十、《书法三昧》的精微笔法论 (一)精微论下笔 (二)精微论笔画书写 十一、费瀛:纸笔精佳,字极遒劲 (一)纸墨富丽,堪展笔兴 (二)锋势全备,信手拈来 (三)神闲意定,乘兴而书 (四)心不厌精,手不厌熟 (五)心悟机巧,玄妙神遇 (六)书贵变通,法象昭然 十二、包世臣:一笔中自备八方,雍容宽绰柔而润 (一)八面出锋毫力达 (二)暗中取势,换转笔心 (三)丰而不怯,实而不空 (四)提锋暗转,雍容宽绰 (五)善用曲,柔而润 十三、康有为:出通身之力,落笔浑成无起踪 (一)执笔在先,筋藏肉莹 (二)方圆兼用,凝重超逸 (三)执笔圆畅,疾势涩笔 十四、杨宾:骨力充盈乃遂变,收藏至潜伏不露 (一)骨力通达,气势自成 (二)得笔法而会古意 (三)拨镫执笔,劲正韵足 (四)考证古今,以名正宗 (五)小技也与大道合 (六)作书定要指实 十五、徐谦:十九种笔法各呈动势 (一)藏头护尾盈中挺,转折笔锋往复成 (二)锋取姿势,笔跃有力 (三)腕滚四面,笔绞纸行 卷二 书法结构探究 第一章 书法结构概论 一、汉字概说 二、六书概说 三、书法结构概说 四、结构共性 五、结构大小字论 六、结构字间布局 七、结构学习方法 八、结构审美 第二章 书法结构通论 一、字源于象,结构天成 二、商周时期:古文金文结构自然烂漫 三、秦汉时期:篆书隶书结构统一规范 四、魏晋时期:书法结构进一步规范和多样化 五、唐代:书法结构空前大变 六、宋代:书法结构个性化突出 七、元代:书法结构复古成为主流 八、明代:书法结构复古下的个性张扬 九、清代:书法结构碑帖与馆阁体并存 十、近现代:书法结构风格百花齐放 第三章 书法结构典论 一、王羲之:字贵平正安稳 二、释智果《心成颂》的结构论 三、欧阳询:四面停匀,八边具备 四、论结构《三十六法》 五、张怀瓘 导语 书法是汉字书写艺术,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形式。本书从用笔、结构、墨法、字体四个维度分析。 作者在书法创作和书论研究基础上,结合心得,对浩如烟海、庞大渊深的中国书法艺术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该书既可成为查找书法典籍出处的工具书,又可对学习研究书法艺术起到指导和引路作用,亦为研究书法艺术方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书法丛论(插图版上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方玉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新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665184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6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00 |
出版时间 | 2020-07-01 |
首版时间 | 2020-07-01 |
印刷时间 | 2020-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000 |
CIP核字 | 2020102058 |
中图分类号 | J292.1 |
丛书名 | |
印张 | 10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8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