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前,我国的中小学校务管理中存在诸多的危机,如领导班子不团结、财务管理弱化、教学硬件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应对力不强等诸多危机,这些危机的存在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学校教学质量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在保障学生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高度重视对危机的预防,对全校师生进行危机前的应对性教育,加强对危机的处理和评估,成为所有学校管理者必须掌握的内容。本书分校务危机管理的应对力、学生危机管理的应对力和教师危机管理的应对力三篇,对名校危机管理应对力对了深入的研究。
《名师工程》通过总结名师的创新经验、先进理念,宣传名师的核心教育力,为广大教师职业生涯提供精神源泉和实践动力,在教育实践层面切实推动从教者职业素养的提升。通过《名师工程》实现“打造名师的工程”。
丛书采用了通俗的创作方法,把死板的道理鲜活化,把教条的写法改变为以案例为主,分析、评点为辅,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融入有趣的情境中。经典的案例,情境式的叙述,流畅的语言,充满感情的评述,发人深省的剖析,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让教师更充分地领会先进、有效的教育方法。
本书为丛书之《名校危机管理应对力》分册。
(一)警钟长鸣:危房中的安全事故
2005年6月23日上午10时,某小学两间教室房顶坍塌并造成部分学生受伤。经初步查明,这是一起严重的责任事故,原因在于该小学违反规定,没有将在D级危房教室上课的师生安排到安全场所上课,导致教室在暴风雨袭击后发生坍塌。
事故发生后,教育部、省领导高度重视,分别作出重要指示,对受伤者家属表示慰问,指示有关部门要特别重视学生安全工作,预防大暴雨以及台风等自然灾害。教室倒塌之后留给我们的思考是久远的:学校,作为人口密度较大的聚集地之一,建筑物的安全性能直接关系着数以千计师生的性命,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完备的汛期以及台风应对机制
哲理中学创办于1878年,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初名培元书院。1898年,光绪推行新政,废科举、兴学校,培元书院顺应时势,改名为西学堂(即西学斋)。学校创办至今已经130多年,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学校处于沿海城市,每年夏季来临之际,都会受台风、暴雨的袭击,给学生以及老师的校园生活带来了安全隐患,为此,哲理中学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汛期及台风应急机制。
1.早重视,早研究
学校高度重视汛期安全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对广大师生人身安全高度负责,认真做好学校汛期安全工作,确保广大师生安全度过汛期。
长期以来,防汛工作有独立的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制定防汛预案,层层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一旦汛情发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把损失降到最小。安全期内,学校不定期开展汛期安全隐患大排查,内容包括对危房、山体滑坡、地势低洼、土质围墙、地处沿江沿河建筑等安全隐患的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立即整改,以保证师生汛期安全。
哲理中学利用多种形式对广大师生员工深入进行防洪、防溺水、防山体滑坡等汛期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他们在汛期时加强值班工作,做到24小时有人值班,保障通讯畅通,遇到紧急情况立即报告。学校除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防汛应急预案之外,还安排每周五下午进行预演,确保在汛期来临之前,做好师生人身安全保卫工作。
2.早部署,早强调
2006年5月9日凌晨,全市范围普降突发性暴雨,一直到天亮。凌晨4点,哲理中学校长接到学校值班人员险情报告后,立即指示有关人员密切关注水情。5时左右,学校领导班子决定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所有工作人员6时全部到岗,由校长全面部署防汛抗洪工作:
(1)学校有关领导到各教学楼、宿舍楼具体指挥学校防汛工作;
(2)立即实行校长分片负责制度;
(3)立即指示办公室和基教股打电话到上级教育部门以及市政府,了解各校汛情、防洪准备工作;
(4)检查学生到校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情况。
已到校学生回家必须由家长来接或由教师护送,未到校学生必须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必须及时将学生转移到安全地带,并在第一时间内按属地管理原则,向当地政府汇报。学校所有工作人员听从防汛工作领导组指挥,要统一行动。
本次防汛抗洪工作之所以能取得胜利,没有发生任何重大险情和学生伤亡情况,完全得益于哲理中学领导对防汛保持高度警惕,得益于学校上下团结一心,早部署、早处理。
(三)哲理中学启示:用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清查工作
哲理中学要求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思想,将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切实落实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对发生重大校舍安全事故造成学生伤亡的,要严肃查处。要进一步加强与气象、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及时掌握灾情预测预报,特别注意预防洪水、台风、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哲理中学还根据学校所在区域的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分布特点及诱发因素,加强校舍清查和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和检测,针对各种灾害,建立健全各项汛期预警体系并制订防灾预案,预防突发事件,确保师生安全。
此外,哲理中学还加强了校舍的全面排查,特别加强对受台风、暴雨严重影响、泡水、浸水校舍的检查。无条件封闭D级危房,严加监控B级危房,封闭洪水浸泡较严重的校舍等。
他们还高度重视不是危房的土木结构校舍的险情排查工作。凡有安全隐患的,立即转移师生到安全地点上课,必要时采取停课等紧急措施,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曾受洪水浸泡的校舍和学生宿舍,哲理中学都会经过权威部门鉴定,并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才恢复使用,严防了“灾后灾”的发生。
学校还派专人负责,切实落实学校安全值班制度,保证信息渠道畅通。他们通过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师生开展汛期安全教育,增强其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的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P64-66
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步深化,素质教育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在这场深刻又艰苦的教育改革中,涌现了无数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他们积极探索、更新观念、敢于创新、善于改革,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总结了很多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创造性地开发了很多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些新思想、新模式、新方法在实践中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是教育改革实践中的新内涵和宝贵财富。这些优秀教师就是我们的名师,这些新内涵就是名师的核心教育力。整理、总结、发展、推广这些教育新内涵,是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教育体制、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师水平的一件大事。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基。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指出:“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强调了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当今世界,社会进步一日千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教师作为“文明的传承者”更要与时俱进,刻苦钻研、奋发进取,尽快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基于以上,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策划、组织出版了大型系列教育丛书——《名师工程》。希望通过总结名师的创新经验、先进理念,宣传名师的核心教育力,为广大教师职业生涯提供精神源泉和实践动力,在教育实践层面切实推动从教者职业素养的提升。通过《名。师工程》实现“打造名师的工程”。
丛书在策划、创作过程中力求实现以下特色:
一、理念创新,体现教育的人本精神
教师角色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也面临更高的要求。如何弘扬、培植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等问题成为教师在目前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丛书以教育管理者和教师为主要读者对象,通过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将人本教育的思想落实到教育实践中,真正实现教育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的本质要求。
二、全面构建,系统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
丛书选题的最大特点就是系统、全面地针对教师教育能力的提升而展开。施教者的能力决定教育的效果,教育改革的落实、教育效果的提高无不体现在教师身上。丛书针对不同教育能力、不同教学要求、不同教育对象,有针对性地设置选题。棘手学生、课堂切入、引导艺术、班主任的教导力、互动艺术、课堂效率、心灵教育等等,这些鲜明的主题从教育的细节出发,从教育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让教师在阅读中学有所指、读有所获。
三、科学权威,体现教育的时代前沿性
丛书邀请全国各地著名的教育工作者执笔,汇集在教育改革与实践中涌现的先进理念、成果和方法,经过专家认真遴选、评点总结而成,代表了目前教育实践中先进的教育生产力,具有时代前沿性,是广大一线教师学习、借鉴的好素材。
四、注重实践,突出施教的实用价值
丛书采用了通俗的创作方法,把死板的道理鲜活化,把教条的写法改变为以案例为主,分析、评点为辅,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融入有趣的情境中。经典的案例,情境式的叙述,流畅的语言,充满感情的评述,发人深省的剖析,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让教师更充分地领会先进、有效的教育方法。
在诸多教育、出版界同仁的支持与努力下,《名师工程》陆续推出了《名师讲述系列》《教学提升系列》《教学新突破系列》《高中新课程系列》《教师成长系列》《大师讲坛系列》《教育细节系列》《创新语文教学系列》《教育管理力系列》《教师修炼系列》等系列,共60余个品种,后续图书也将陆续出版。
丛书在出版创作过程中得到各地、各级教育部门与教育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教育事业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本丛书的出版一方面希望能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共飨先进成果;另一方面也是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参与到出版创作中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为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