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罪与罚(上下)(精)/非琴俄罗斯文学经典译文集
内容
内容推荐
费·陀思妥耶夫斯基著的《罪与罚(上下)(精)》以1861年俄罗斯废除农奴制为背景,主人公是法律系的大学生拉斯科利尼科夫被贫穷压得喘不过气来,因为无法维持起码的生活,他被迫辍学,进而产生了杀人的想法。
本书成为揭露19世纪60年代俄罗斯社会凶残不仁的强有力的文学作品之一。
目录
上册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下册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尾声
序言
俄罗斯著名作家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
思妥耶夫斯基(Фёд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Достоевский,1821—1881)的名字对
我国读者绝不是陌生的。他的主要作品《穷人》《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死屋手记》《白痴》《少年
》《卡拉马佐夫兄弟》等早已被译成汉语。他的代
表作《罪与罚》更为广大读者所熟知。
高尔基曾经说过,就艺术描写力来说,只有莎
士比亚能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相媲美。陀思妥耶夫斯
基的作品中那些震撼人心的悲惨画面,他以非凡的
艺术力量塑造的那些庄严的、悲剧性的痛苦形象,
都深深印在所有读过他作品的人的心中。“如果说
时间能熄灭爱情的火焰和人类的所有其他感情……
那么对于真正的文学作品,时间却会创造不朽。”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正是世界文学中这种不朽的
作品之一。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与文学道路是一种最深
刻的悲剧,其实质是:敌视天才、自由和艺术之美
的现实,压制和摧毁人的灵魂。
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在莫斯科一个贫民医院医生
的家庭里。1843年毕业于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毕
业后不久就专门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846年发表的
《穷人》为他带来了极高的声誉,引起了文学界的
注意。《穷人》显然受果戈理《外套》的影响;在
思想上他也接近当时平民知识分子的先进代表人物
。他曾参加空想社会主义者彼特拉舍夫斯基(1821
—1866)的小组,为此被捕,并被判处死刑,后被
赦免,改判流放,在鄂木斯克监狱服四年苦役
(1850—1854)。后来他根据狱中的经历写成了《
死屋手记》。
四年流放使他思想上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认为
在当时的社会上,反抗毫无意义;他只看到压迫、
道德基础的崩溃、资产者的胜利、贫穷、卖淫、饥
饿……而看不到出路何在。他认为,在这样的社会
上只有两种可能:压迫和被压迫;只有两种人:压
迫者和被压迫者;没有,也不可能有第三种可能和
第三种力量。他的笔记中有这样一句话:“不做奴
隶,就做统治者。”这句话也许可以作为他创作的
题词。这句话表现出他主要作品中主人公们的苦闷
,反映出他们心目中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则:不做奴
隶主,就做奴隶,不压迫别人,别人就压迫你。“
主子的道德”是与人性相抵触的。因此陀思妥耶夫
斯基选择了后者:宁做牺牲者,不做刽子手,宁被
践踏,也决不践踏别人。此外陀思妥耶夫斯基不知
道有任何其他可能。
《罪与罚》最早发表在1866年的《俄罗斯通报
》上。
1861年废除了农奴制。这曾使陀思妥耶夫斯基
充满希望。他觉得,对于俄罗斯来说,一个新的时
代开始了。但无情的现实粉碎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天
真的幻想,同样也使一部分正在寻找改革道路的青
年感到失望,使他们又落进了怀疑的深渊。而正是
这种失望情绪促使某些知识青年进行个人主义的、
毫无结果的反抗。《罪与罚》的主题就是在这样的
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但最初作者构思这部小说时,主人公却是马尔
梅拉多夫,主要谈酗酒问题,书名也不叫《罪与罚
》。拉斯科利尼科夫的故事是后来才产生的,这时
马尔梅拉多夫已经退居到次要地位。
作者设想,《罪与罚》的主题是:
一、人生来不是为了享福的。只有通过受苦,
才能获得幸福。(做牺牲者,宁愿被压迫,被践踏

二、主人公拉斯科利尼科夫的思想:攫取统治
这个社会的权力——不择手段。“在小说里,通过
他的形象,表现过分的骄傲、狂妄和对这个社会的
蔑视。”“支配这个社会。”他想“赶快抓住权力
,发财致富。杀人的思想是作为现成的东西来到他
头脑里的”。他幻想为人类造福,但是他选择的“
斗争”道路却是首先保证个人的“自由”。
他力求站在社会之上,对这个社会的“反抗”
是个人主义的。这样的“反抗”失败了。
但是在写作时,作为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他的
现实主义思想却占了上风。《罪与罚》成了揭露19
世纪60年代俄罗斯社会凶残不仁的最强有力的文学
作品之一。它以惊人的艺术力量显示出:如果停留
在这个社会基础上,停留在它的现实和意识的界限
之内,就绝不可能找到任何出路。整部小说中响彻
了被这个社会碾碎的人们怎么也压抑不住的绝望的
呼喊:不能、不可能这样活下去。无路可走成了小
说的主旋律。
法律系的大学生拉斯科利尼科夫被贫穷压得喘
不过气来,因为无法维持最起码的生活,他被迫辍
学,躲进那间与其说像房屋,不如说更像大橱或棺
材的斗室,房东已经不再供给他饮食,还威胁要把
他赶出去……
……
对小说该怎样结束,陀思妥耶夫斯基很久拿不
定主意。从他的笔记中可以看出,他曾设想几种不
同的结局:让拉斯科利尼科夫逃跑,经过芬兰,到
美国去;自杀;悔过。但悔过是与拉斯科利尼科夫
的性格、与这一艺术形象的逻辑发展相矛盾的。最
后,拉斯科利尼科夫去自首了,可是并不认为自己
有罪;他认为,他的罪只在于没能坚持住,没能“
跨越”过去。
对于拉斯科利尼科夫,索尼娅是绝望的黑暗中
的一线光明。拉斯科利尼科夫和索尼娅这两个形象
是理性与心灵、理智与感情的对照。索尼娅心里充
满了对人的爱。她是人类苦难的象征,陀思妥耶夫
斯基认为,苦难和爱是合二为一的。人类的理性微
弱而不可靠,而人类的苦难却无边无际;整个生活
安排得如此不合理,如此骇人听闻,如此残酷,因
此理性不可能完全理解它的不合理。剩下的就只有
大家都感觉到的苦难的爱了。
拉斯科利尼科夫问索尼娅:“如果突然这一切
现在都让您来决定:……是让卢任活着干坏事呢,
还是让卡捷琳娜·伊万诺芙娜去死?那么您会怎么
决定呢?”索尼娅回答:“这怎么会由我来决定呢
?”不,索尼娅无论如何也不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跨越另一个人的尸体。她所
能决定的只有一点:让别人从自己身上跨越过去,
把自己献给别人。而为别人献身,在当时的世界上
,其实只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在小说中,索
尼娅这个形象当然是理想化了,然而也是苍白的。
于是作者又写了《白痴》,希望用梅什金公爵
这一艺术形象来进一步宣扬自己的这一理想。
最后,想稍稍谈一谈拉祖米欣。按照作者的意
思,拉祖米欣应该是书中的正面人物,本来应该在
小说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他具有乡土主义的观点
,反对西方革命思想的影响,认为社会主义是西方
的玩意儿,与俄罗斯格格不入。他反对“环境决定
论”,反对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和唯物主义者的
观点。在一系列问题上,他可以说是作者的代言人
。作者对他特别珍爱,然而就我们在小说中看到的
这个人物而言,却很难说他已经成功地完成了作者
本想赋予他的使命。
本书根据苏联国家文艺书籍出版社1957年出版
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文集》(10卷集)第五卷译出
,并参照《俄语》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罪与罚》
。对此书的时代背景以及书中一些难以理解的地方
,也做了必要的注释。
导语
《罪与罚(上下)(精)》是一部卓越的社会心理小说,它的发表标志着费·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风格的成熟。
整部小说响彻了被这个社会碾碎的人们怎么也压抑不住的绝望的呼喊,它以惊人的力量反映了强权社会中的非人生活的真实,真实到了令人感到窒息的程度。
精彩页
他心情紧张,神经战栗,走到一幢很大的房子前,房子的一堵墙对着运河,另一面墙冲着×街。这幢大房子分作一套套不大的住宅,里面住满了各行各业的手艺人——裁缝、小炉匠、厨娘、形形色色的德国人、妓女、小官吏以及其他行业的人。进进出出的人就这样在房子的两道大门和两个院子里匆匆走过。这儿有三个、要么是四个管院子的。那个年轻人没碰到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立刻无人察觉地溜进大门,往右一拐,溜上了楼梯,因此他感到非常满意。楼梯又暗又窄,是“后楼梯”,但是他对这一切都已经了解,而且察看过了,对这整个环境他都十分喜欢:在这样的黑暗中,就连好奇的目光也并不危险。“要是这时候我就这么害怕,说不定什么时候,如果真的要去干那件事的话,又会怎样呢?……”上四楼的时候,他不由得想。几个当搬运工的退伍士兵在这里挡住了他的路,他们正从一套住宅里往外搬家具。以前他已经知道,这套住宅里住着一个带家眷的德国人,是个官吏:“这么说,这个德国人现在搬走了,因而四层楼上,这道楼梯和这个楼梯平台上,在一段时间里就只剩下老太婆的住宅里还住着人。这好极了……以防万……·”他又想,并且拉了拉老太婆住房的门铃。门铃响声很轻,好像铃不是铜的,而是用白铁做的。这样的楼房中一套套这种不大的住宅里,几乎都是装着这样的门铃。他已经忘记了这小铃铛的响声,现在这很特别的响声突然让他想起了什么,并清清楚楚地想象……他猛地战栗了一下,这一次神经真是太脆弱了。稍过了一会儿。房门开了很小一道缝:住在里面的那个女人带着明显不信任的神情从门缝里细细打量来人,只能看到她那双在黑暗中闪闪发亮的小眼睛。但是看到楼梯平台上有不少人,她胆壮起来,于是把房门完全打开了。年轻人跨过门槛,走进用隔板隔开的前室,隔板后面是一间很小的厨房。老太婆默默地站在他面前,疑惑地注视着他。这是一个干瘪的小老太婆,六十来岁,有一双目光锐利、神情凶恶的小眼睛,尖尖的小鼻子,光着头,没包头巾。她那像鸡腿样细长的脖子上缠着一块法兰绒破围巾,别看天热,肩上还披着一件穿得十分破旧、已经发黄的毛皮女短上衣。老太婆一刻不停地咳嗽,发出呼哧呼哧的声音。想必是年轻人用异样的眼光看了她一眼,因而先前那种不信任的神情突然又在她眼睛里忽地一闪。
“拉斯科利尼科夫,大学生,一个月以前来过您这儿。”年轻人急忙含含糊糊地说,并且微微鞠躬行礼,因为他想起,应该客气一些。
“我记得,先生,记得很清楚,您来过。”老太婆清清楚楚地说,仍然没把自己疑惑的目光从他脸上移开。
“那么……又是为这事来的……”拉斯科利尼科夫接着说,稍有点儿窘,并且为老太婆的不信任感到诧异。
“不过,也许她一向都是这样,我那一次却没有注意。”他怀着不愉快的心情想。
老太婆沉默了一会儿,仿佛在考虑,随后退到一边,指指房间的门,让客人到前面去,并且说:“请进,先生。”
年轻人进去的那个房间并不大,墙上糊着黄色的墙纸,屋里摆着天竺葵,窗上挂着细纱窗帘,这时落日的余晖把屋里照得亮堂堂的。“这么说,那时候,太阳也会像这样照着!……”这想法仿佛无意中掠过拉斯科利尼科夫的脑海,于是他用目光匆匆打量了一下屋里的一切,想尽可能了解并记住屋里的布局。不过屋里并没有任何特殊的东西。家具都很旧了,都是黄木做的:一张有老大的弯木靠背的沙发,沙发前摆一张椭圆形的圆桌,窗和门之间的墙上有个带镜子的梳妆台,沿墙放着几把椅子,还有两三幅毫无价值的图画,都装在黄色的画框里,上面画着几个手里拿着小鸟的德国小姐—这就是全部家具。墙角落里,不大的神像前点着神灯。一切都很干净:家具和地板都擦得发亮,一切都闪闪发光。“莉扎薇塔做的。”年轻人想。整套住宅里纤尘不染。“凶恶的老寡妇家里才会这么干净。”拉斯科利尼科夫继续暗自思忖,并且好奇地斜着眼睛瞟了瞟第二间小房间门前的印花布门帘,那间屋里摆着老太婆的床和一个抽屉柜,他还一次也没朝那屋里看过。整套住宅就只有这两个房间。
“有什么事啊?”老太婆走进屋来,严厉地说,仍然正对着他站着,这样可以直瞅着他的脸。
“我拿了一件抵押品来,您瞧,这就是!”说着他从衣袋里掏出一块扁平的旧银表。表的背面刻着一个地球仪。表链是钢的。
“要知道,上次抵押的东西已经到期了。前天就超过一个月了。”
“我再给您一个月的利息,请您宽限一下。”
“先生,宽限几天,还是这会儿就把您的东西卖掉,这都得由我决定。”
“表可以当多少钱,阿廖娜·伊万诺芙娜?”
“先生,你尽拿些不值钱的东西来,差不多一文不值。上次那个戒指给了您两个卢布,可在首饰商那儿,花一个半卢布就能买个新的。”
“请给我四个卢布吧,我一定来赎,是我父亲的。我很快就会得到钱了。”
“一个半卢布,利息先付,要是您愿意的话。”
“一个半卢布!”年轻人叫了起来。
P7-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罪与罚(上下)(精)/非琴俄罗斯文学经典译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费·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译者:非琴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4536728
开本 32开
页数 69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508
出版时间 2018-08-01
首版时间 2018-08-01
印刷时间 201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076
CIP核字 2017054405
中图分类号 I512.44
丛书名
印张 22.2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北
216
153
4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