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东渡秘笈
内容
内容推荐
增田维忠、虞希华著的《东渡秘笈》包括《青山苦恋》《琥珀与水晶》《师缘》三个电影作品,梗概如下:
《青山苦恋》:描写明末高僧——隐元禅师东渡日本的故事。永明王永历八年(1654年)应日本长崎的华侨寺院兴福寺住持、中国浙江杭州僧人逸然的邀请,并在郑成功的帮助下,从厦门到达日本,在京都宇治创建了万福寺,开启了佛教一派——黄檗宗,把中国的佛教、文化、以及农耕等到传到日本发扬光大,隐元禅师生前,曾由日本太上法皇授以大光普照国师的称号。从中国传过去的四季豆,日本现在仍然称它为“隐元豆”。
《琥珀与水晶》:中国唐朝天宝十五年间(公元756年),农历六月中旬“安史之乱”,都城长安被乱军所破。杨贵妃罹难复活,幸得遣唐使相救,悄然东渡日本;客居山口县大津郡久津地方,情系皇室将门知音,悉心切磋清酒文化。时逢东瀛动荡,贵妃出谋襄助“孝谦”女天皇平息叛乱,为中日友善史册增添了一段浪漫而离奇的传说故事。
《师缘》:近代中国文学巨匠鲁迅,原名周树人,年青时作为大清帝国官派留学生东渡日本。当初为救死扶伤选择学医,只身前往仙台医专,拜师藤野严九郎先生,缘起伦理,心心相惜。寒假期间返回东京,偶遇孙文、秋瑾等民主革命先辈,卷入了“取缔清国留学生”事件,目睹险恶,义愤填膺……更不料,返校课间观看幻灯新闻,竟然亲眼目睹辱华情景……周树人忍无可忍,毅然决然弃医从文,挥笔呐喊,拯救灵魂;于是直奔恩师藤野先生书斋含泪惜别,先生苦言挽留,弟子心潮澎湃!
目录
青山苦恋
琥珀与水晶
师缘
序言
为纪念《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我
接到老朋友增田维忠先生和虞希华先生共同著书出
版的消息,感到非常欣喜。增田先生的父亲是日本
人、母亲是中国人,他拥有日中两国的血缘,长期
生活在中国,回到日本后事业有成,是一名好男儿
。虞希华先生是原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
任,我访问增田君的中国故乡绍兴市时,受到虞先
生的热情接待。
两位竭尽全力写出的这本书,是以电影文学剧
本形式表述的;我想可以期待,届时以本书为蓝本
拍成中日合作的电影。
本书收纳了以日本和中国都熟知的隐元禅师、
杨贵妃和鲁迅为题材的小说三篇。对三位主人公及
其周围各种人物的描写是水到渠成的,而且描摹了
不同时代的日中两国之风情。在推敲和回味本书章
节的同时,读者的眼前可以清晰地浮现出:隐元禅
师周旋于明代的京师(现北京)与江户(现东京)
时代之模样,杨贵妃活跃于唐代的长安与扶桑的奈
良之景象,青年鲁迅奔波于清代的绍兴与日本的仙
台之历程。
《青山苦恋》中的隐元禅师,至今与日本的家
常食材“隐元豆”联结着他的姓名那样,是日本人
熟知的一位高僧。但是,关于隐元禅师东渡弘法时
的国内明清之争,在日本却是鲜为人知的一幕中国
历史。与此同时,我想通过本书读者也能够了解隐
元禅师故乡的风情、福建人的生活样貌。
《琥珀与水晶》的主人公杨贵妃,由于安史之
乱,在马嵬坡(现陕西省兴平市)被逼迫离开玄宗
皇帝,之后在当地悬梁自缢。但据传说,交给叛乱
军士的非杨贵妃本人而是另有替身;真实的杨贵妃
死而复生、保全性命的故事,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日
本也广为流传。
本书中,杨贵妃乘坐返回日本的遣唐使船到了
日本,的确也正如白居易《长恨歌》所叙述的那样
,从道士打探杨贵妃的消息,知其去了海上仙山的
诗情画意来看,杨贵妃流落到日本就十分有可能。
《师缘》描述了鲁迅在留学日本期间与藤野先
生的深交与惜别,也是日中两国人民比较熟知的师
恩佳话。最近常听说,来自中国的众多观光宾客,
驻足于京都的岚山,伫立于仙台的青叶城址,他们
缅怀先贤,走近鲁迅纪念碑久久地仰望……
总之,本书的三篇电影小说,必将成为中国人
知悉日本、日本人熟识中国的绝佳脚本。希冀并感
谢广大的日中读者关注此书,不吝赐教。
日本国众议院议员 海江田万里
2018年盛夏 于东京
导语
增田维忠、虞希华著的《东渡秘笈》收纳了以日本和中国都熟知的隐元禅师、杨贵妃和鲁迅为题材的小说三篇。对三位主人公及其周围各种人物的描写是水到渠成的,而且描摹了不同时代的日中两国之风情。
本书的三篇电影小说,必将成为中国人知悉日本、日本人熟识中国的绝佳脚本。
精彩页

黄檗山“万福寺”后院。
隐元禅师推门进入“松隐堂”禅房,放下禅杖,行至案桌,铺开大幅宣纸,提笔饱蘸浓墨,自言自语道:“人哪!人之初,性本善——”,正欲书写“人”字一撇,眼前突现三弟子在瀑布中的一幕,随即将笔势直达宣纸下沿而去,形同飞瀑直下……
浓重的一笔,几乎占了纸面右侧的一半。
隐元禅师提笔凝思片刻,正要向纸面左侧落笔之时,忽闻寺院梵钟鸣响。原来上午的讲经时间已到,隐元不无留恋地将笔搁下。
万福寺“大雄宝殿”,庄严肃穆。
殿内,僧人列于堂下,秩序井然,或坐或站,静候着禅师。
殿外,台阶上下,石栏两侧,站了一大片信徒,也静静地沐浴在庄重而神圣的氛围中。
隐元禅师缓步进入“大雄宝殿”,在释迦牟尼佛像前盘腿而坐。殿内殿外齐诵“南无阿弥陀佛”,余音绕梁,回荡四方。
黄檗山山道上,有两人一前一后疾奔而来。前面的是中日商航“福州号”船主何素如,后面的是日本长崎东明山“兴福寺”信使。
两人汗流满面,在山道上疾步奔走,一听到远处梵钟声响,越发加快了步伐……
“大雄宝殿’’之中,隐元禅师正在讲法。当他瞥见殿门外的两个行色匆匆之人,一眼便认出了其中的老熟人“福州号”船主何素如,立刻举手招呼两人入内。
“松隐堂”禅房。宾主就座。
书案上并排放着三封业已开启的信函,落款处均可见“日本国长崎兴福寺住持·逸然性融”的工整楷书。隐元禅师接过信使奉上的又一函件,不无感慨道:“二位不辞辛劳,此乃弥足珍贵之第四回奔波了!”
船主何素如忙向隐元抱拳施礼:“岂敢,岂敢,渴望禅师详察信内之情。”
隐元拆封读信:“啊!弟子也懒呀——都怨老衲思虑不周,让你代我东渡……谁知遭此不幸,呜呼,哀哉,无怪乎为师长夜难眠,时有噩耗入梦!”
(叠印画面)
数月之前的隐元禅房。
隐元抚弄着案头那三封邀请信函,再次抽出第三封来函的内笺,思虑再三后,决定派身旁得力弟子“也懒性圭”代表自己赴日传法。
陡然间,也懒性圭身上的袈裟全然湿透,诉说在东渡海上遭遇狂风恶浪,尽管与船工一起拼力搏击,还是不幸被风浪吞噬……滚滚浪涛中,也懒的魂魄未散,化成青云飘入黄檗山间,隐入禅师梦帐,泪流满面地向师父捧还袈裟。
隐元禅师如从梦中惊醒,双手接过日本信使躬身捧上的也懒遗物——袈裟,两眼满含泪花,口吐铿锵之声:“弟子遇难,为师有责。此番老衲自行前往。否则,愧对上苍啊!”
日本信使和同行船主双双跪地,齐声拜谢。

清军铁骑一路南下,杀声震天。
长江北侧战火纷飞,明军抵御,胶着不休。
“扬州”古城被破,一片血海,尸横遍野。
夜色中,从尸体堆里爬出一员明将,偷袭清军哨卡,跃马扬鞭,直奔南明陪都而去……
长江南岸。南明都城夜灯朦胧,一片萧然景象。
南明君王连夜召集群臣商议御敌对策。文臣难掩满面愁云,武将不免搓手顿足。
唯有郑成功大将军不减英武豪气,移步上前道:“扬州不保,已无退路。自古道,立足长江之北,方有天堑可言。如今看我大军背水一战,自当挫败劳师南下之敌!”
一旁的大军师黄道周也是成竹在胸,连声赞同道:“成功大将军所言极是!非进则退,退无所退,以退为进,天下可为。皇上圣贤,所向无敌。我大明唯有一鼓作气,方能险中取胜!”
南明君王频频颔首,大为振奋,下旨道:“郑成功大将军前番收复台湾,战功赫赫;目下抗清在即,火速调兵,卫我南明!”
天色微明,江南的运河波光粼粼。
郑成功与黄道周策马扬鞭,沿着运河向东南大地飞奔疾驰。
P14-1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东渡秘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增田维忠//虞希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135092
开本 32开
页数 2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4
出版时间 2018-10-01
首版时间 2018-10-01
印刷时间 201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262
CIP核字 2018219428
中图分类号 I235.1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32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0: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