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萧龙友(京城名医四朝人生侧记)
内容
作者简介
陈腾飞,男,生于1989年。现于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从事临床工作。201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获针灸学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获中西医结合急诊重症方向硕士学位。先后发表学术及科普文章30余篇,整理出版的著作有《中医急诊临床三十年——刘清泉大剂救治重症经验选录》《学医七年》。
目录
降生
家世
启蒙
随父远游
科考
尊经书院
霍乱
拔贡
国子监
庚子之乱
出仕
光绪病危
丁忧
辛玄枪声
奉调入京
复辟
府院之争与南北分裂
别、中山的病
迁都
医隐
故都沦陷
通货膨胀
孤寂的晚年岁月
不息翁
尾声
精彩页
聚泰公请来的第二位先生是考过多年科举的老秀才,这位老秀才在18岁参加府试时一次就考中了秀才,而且还是一位“案首”,即县试的第一名。只是此后多次参加会试,总不能考中。他不但熟读“四书”“五经”,八股文写作也很精通,诗词也有造诣。他开始教授萧鸿吉《论语》。其教授的方法与之前老师略有不阿。“。之前启蒙时只要背诵,此时教授《论语》不但要背诵,还要学会点读,认得每一个字。萧鸿吉上课时要准备一本新的未经点读的《论语》。先生上课时,手持朱红毛笔,在学生的书上点一短句,领读一遍,学生读一遍,读了完整一句时,就用朱笔在结尾处画一个圈。每天大概读一二个小时,读得快的学生一次可以熟读四五十句。“熟”是必须要达到,要张口就能不假思索地背诵,决不能夹生,一旦夹生就会使以后的记忆模糊。这种读书方法在全国都是一样的,便是皇子也要这样读。
在每日读书之余,先生也出一些对联训练萧鸿吉的文思,在对对子的时候,先生发现萧鸿吉文思极其敏捷,便着意挖掘他的诗才。经过大半年的训练,萧鸿吉基本能达到指物为诗的程度。这位先生教授了萧鸿吉两年,已经把“四书”教完了。因先生要往他处做幕僚,不再以教学维持生计,便推荐自己的一位好友教授萧鸿吉“五经,,及八股文写作训练。
用了3年,萧鸿吉完成了所有学业,对于“四书”“五经”已经背诵得非常熟了。到了参加童生试的年龄,他在父亲的陪伴下参加了潼川府的考试,考试还算顺利,经过了三轮考试,顺利考中了秀才。中了秀才,便可进一步参加乡试。但萧鸿吉乡试却未能考中。萧鸿吉不敢荒废学业,除了常常做文,也去拜访临近府县的饱学之士,以增长学识,准备再次应考。到了道光乙酉年时(1825),恰逢拔贡之年,萧鸿吉因品学兼优被四川学政吴僳选中,作为贡生人京参加考试⑤。考试通过,获得拔贡,便有了做官的资格。但做官有大有小,官职既与功名的优劣有关,也与个人处理政事的能力相关,更与时代机遇密不可分。
萧鸿吉的官运并不亨通。他在拔贡后曾到多地的县府担任幕僚,足迹遍布半个中国。他曾到江浙一带游历,留下长诗《西湖杂兴》,诗中有“江帆片叶微,越山一螺小,目送西南云,乡心几萦绕”;他也曾到河南的孟津古渡,写下“今晨渡孟津,微雨洒河曲”的诗句;他还到过海南的崖城,留下“气寒风凛冽,山狭石纵横”的诗句。这些诗后来都被收录在《晚晴移诗汇》中。据《潼川府志》记载,萧鸿吉早年还在甘肃省靖远县做过幕僚,在任职期间秉公处事,曾有人赠以五百金,希望其能在知县前美言几句,被萧鸿吉义正词严地斥退。某次萧鸿吉作为襄校参与考试评卷,一位上司希望他能在评卷时对自己的亲属予以照顾,被萧鸿吉婉言拒绝⑥。由这些事情可见萧鸿吉之处事耿直,不脱书生本色。
萧鸿吉在外游历近十年,始终没能补得实缺,觉仕途已无望,便返回四川。彼时著名学者湘人何绍基正任四川学政之职。萧鸿吉仰慕何绍基之学识,便从游请益,后得何绍基举荐,担任了雅安县教谕一职④,从此专心研究学问,从事教育事业。雅安县的教谕,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政府所在区的教育局局长兼公立学校的校长。在人们印象中,古代读书人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其实这是一种误会。中国的士子秉承孔子的教诲,要精通大小“六艺”。“小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礼”“乐”“书”“数”或侧重文治,而“射”和“御”则是武功。士子们的理想境界是“文能安邦,武可定国”。萧鸿吉出任雅安教谕不久,便得以一展其知识分子的“武略”。
P8-9
导语
书稿作为纪念萧龙友诞150周年的献礼,详细考证记录相关文史资料,厘清了著名医学家萧龙友的生平事迹。时间范围从萧龙友1870四川雅安教谕衙门的出生,一直到1960年北京去世,本书稿首次,系统、全面考证萧龙友生平。所有事迹皆有史料佐证,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采用深入浅出地行文写作方法,全景式展现了萧龙友近一个世纪的生活轨迹。书稿层次清晰,语言通顺,考据翔实,引证清晰,并通过走访萧龙友弟子及家人对书稿内容进行了审定,展较为全面地现了萧龙友从政从医之路,以及当时社会的历史风貌,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及出版价值。
内容推荐
萧龙友(1870—l960),四川人。他是诗人、书法家,也是文物收藏家与鉴定家,更是一位胸有韬略的从政者。然而,命运阴差阳错,他却在“民国”医坛声名显赫。他生前没有出版过著作,却流传着许多传奇的诊病故事。孙中山、袁世凯、梁启超、冯国璋、林琴南这些历史中响当当的人物,都是他的患者。
本书作为纪念萧龙友先生诞辰150周年的献礼,详细考证记录相关文史资料,厘清了著名中医学家萧龙友先生的生平事迹。时间范围从l870年萧龙友先生在四川雅安教谕衙门出生,一直到其1960年于北京去世。本书首次系统、全面考证萧龙友先生生平,所有事迹皆有史料佐证,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引证清晰,并通过走访萧龙友先生弟子及家人对书稿进行审定,采用深入浅出的行文方法,全景式展现了萧龙友先生近一个世纪的生活轨迹,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其从政从医之路及当时社会历史风貌。
这部书是一位全能儒医的人生传记,也是一部微缩版的中国近代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萧龙友(京城名医四朝人生侧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腾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261685
开本 16开
页数 2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3
出版时间 2020-07-01
首版时间 2020-07-01
印刷时间 202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380
CIP核字 2020047310
中图分类号 K826.2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8
1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4: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