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虞人巷的老屋/曹文轩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
内容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如诗如画的儿童小说。由于父母的工作调动,女孩金杏回到位于南方海岛的故乡。她用独属于孩子的纯真眼光去探索世界,以淳朴而敏锐的心灵去品味生活。透过她的眼睛,我们看到具有老一辈知识分子风骨的爷爷、行医济世的奶奶、糊着纸盒仍然努力保持优雅的阿憨奶奶、等待爸爸回家从孩子等成老人的天送伯伯……这些人的故事组成一曲优美、深沉的时代奏鸣曲,时而低回婉转,时而明亮悠扬,久久回荡在读者心中。
目录
第一章 时间里的珠子
第二章 大家在一起
第三章 永远的老屋
后记 我永远认得你
序言

为塑造一流的读者而写作
曹文轩
1
我先不谈写作,而谈阅读。因为,作家的写
作常常是由读者的阅读决定的。
什么是“儿童阅读”?
是否可以这样定义:所谓儿童阅读,应当是
在专家、老师以及有见地的家长指导乃至监督之
下的阅读。因为少年儿童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
正在形成中,他们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不成熟
,甚至不可靠。
我们不能忘记一个常识:我们是教育者,他
们是被教育者。我们在若干方面——包括阅读在
内,负有审视、照料、管束、引导和纠正的责任
。这既是一种现实,也是一种伦理。
当我们摆出一副保护神、代言人的架势,完
全不加分辨地尊重他们包括阅读在内的若干选择
时,我们怀疑过自己行为的正确性吗?人的认知
能力与审美能力,是在后天的漫长教化中逐步成
熟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他们喜欢,所以好
,所以优秀,这个逻辑关系可以成立吗?
如何确认一些书籍是好的、优秀的,大概要
组织一个陪审团。而这个陪审团的组成肯定不能
只有孩子,还必须有专家、教育工作者、家长等
。只有这个陪审团做出的判断才是可靠的。
2
从读书中获得愉悦,甚至以读书来消遣,这
在一个风行享乐的时代,是合理的。对于一般的
阅读大众而言,大概没有必要要求他们放下这些
浅显的书去亲近那些深奥的、费脑筋的书。因为
这个世界并不需要有那么多过于深刻的人。对于
一般人而言,不读坏书足矣。
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浅阅读时代,这个事实
无法改变。
但一个具有深度的社会、国家、民族,总得
有一些人丢下浅显的书去阅读较为深奥的书。正
是因为有这样一个阅读阶层的存在,才使得一个
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阅读保持在较高的
水准上。
孩子正处于培养阅读趣味之时期,所以,在
保证他们能够从阅读中获得快乐的前提下,存在
一个培养他们高雅的阅读趣味的问题。这会影响
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的阅读水准
。如果我们不在孩子中进行阅读的引导,我们就
不能指望有什么高质量的阅读未来。
我曾在一次演讲中发问:儿童文学的读者是
谁?听上去,这是一个荒诞的问题——儿童文学
的读者当然是儿童。可是,儿童在成为读者之前
,他们仅仅是儿童。他们是怎么成为读者的呢?
什么样的作品使他们成为读者的呢?回答这些问
题就远不那么简单了。古代并没有儿童文学,但
儿童们并没有因为没有儿童文学而导致肉体和精
神发育不良。写《红楼梦》的曹雪芹没有读过安
徒生,但无论从人格还是从心理方面看,曹雪芹
都是健康的、健全的。鲁迅时代,已经有了儿童
文学,他甚至还翻译了儿童文学,他与俄国盲人
童话作家爱罗先珂之间的关系还是文学史上的一
段佳话。但鲁迅的童年只有一些童谣相伴。然而
,这一缺失并没有妨碍他成为一个伟人。但不管
怎么说,后来有了一种叫“儿童文学”的文学,
几乎全部的儿童都成了它的读者。无论如何,这
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篇章。问题是:他们成为
儿童文学的读者,是培养、塑造的结果,还是仅
仅因为这个世界终于诞生了一种合乎他们天性的
文学?一些儿童文学作家在承认儿童自有儿童的
天性、他们是还未长高的人之后,提出了“蹲下
来写作”的概念。可是大量被公认的儿童文学作
家则对这种姿态不以为然。E.B.怀特说:“任何
专门蹲下来为孩子写作的人都是在浪费时间……
”儿童甚至更喜欢仰视比他们高大的大人的面孔

经验告诉我们:儿童有儿童的天性。但经验
同时也告诉我们:他们的天性之一就是他们是可
培养、可塑造的。无需怀疑,应该有一种能培养
他们高雅趣味和高贵品质的“儿童文学”。
有深度的阅读仍然可以是令人愉悦的,这种
愉悦不仅仅是文本给予读者的瞬间乐趣,还在于
探究与思考的过程。浅阅读只给读者带来一种愉
悦,深阅读带给读者的则是两种愉悦,而这两种
愉悦在质量上都一定能超越浅阅读所给予的那种
瞬间愉悦。
3
书是有等级的。
尽管都是书,但实际上书与书有天壤之别。
对于成长中的孩子而言,除去那些有害的不可阅
读的书之外,即使都是有益的书,也还是有区分
的:一种是用来打精神底子的,一种是用于打完
精神底子之后读的。它们在进入孩子的阅读视野
时,是有先后次序的,犹如用油漆漆门,先打底
漆,而后才上面漆。
对于孩子而言,那种大善、大美、大智慧的
书是用来打精神底子的,它们的功能是帮助一个
孩子确定基本的、合理而健康的存在观、价值观
以及高雅的情调与趣味。
书是有血统的——这是我一贯的看法。一种
书具有高贵的血统,一种书则血统不怎么高贵。
我这么说,并无这样的潜台词:我们只需阅读具
有高贵血统的书,而可将一切非高贵血统的书统
统排斥在外。我只是想说:我们并不能让我们的
孩子只是一味地读那些“顺应天性”的书,而没
有机会去亲近那些具有高贵血统的书。那些具有
高贵血统的文字,毕竟是最高级的文字,它们与
一个人的格调、品味有关,自然
导语
《虞人巷的老屋》以福建临海城市女孩金杏对自家老屋的探秘为线索,描述祖辈知识分子的坎坷境遇、家族中孩子们在人生重大路口的不同选择等,反映了时代变迁中的人物命运。作品有浓厚的自叙性质,对童年时期的经历有着深刻、强烈的倾诉欲望,通过这种倾诉折射出成人社会的复杂和无奈,也体现儿童心理的纯真和细腻。书中对人物的细描深剖触及人性的丰富与深厚、生命的脆弱和坚强,具有深厚的情感力量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精彩页
第一章 时间里的珠子
1. 老房子的心跳声
我在长沙发上躺下,合上眼。旧被子盖在身上很沉,有一股子旧物的味道,好像那被子里塞的不是棉絮,而全是老房子的老光阴,硬邦邦的、沉甸甸的。我盖着沉沉的旧被子,仿佛身上也扛着沉沉的时光。扛住了时光,是不是就可以把那些人、那些事,也都留住了呢?我这么想着,叹了口气,把被子盖严实了些。
四周寂静。我又听到外面院子里海芋疯长的叶子随夜风摇曳发出的声响了。
“扑啦啦、扑啦啦……”
我能想象出,那野生海芋在月下蔓延生长,它们顽强凶猛,向外、向上扩张自己的领地。夜风中,它们舒展茎叶,阔大的叶子在局促的空间里相互挤压碰撞,发出喧闹的声响,向这没有主人看顾的院子、向黑夜宣告着自己的占领权。
“扑啦啦……”
我的脑海里,想起了另一种声音,“沙啦啦、沙啦啦……”急促而更为脆亮的声音。那是从前,院中的人心果树在夜风中发出的声音。人心果树长得很快,我还未上高中时,它便已枝繁叶茂,我从爷爷的书房阳台探出身,手一伸,就几乎能碰到它的枝叶。夏夜,月华铺在树冠上,夜风一起,树叶就活了,在夜色中闪着细碎的银色月光,随风摇曳着,“沙啦啦、沙啦啦……”地响着。
我的眼皮沉了一下。
五岁那年,爸爸带我坐火车,那是我第一次坐火车,火车“哐哧哐哧”地往前,车窗外,田野、山川、河流在眼前飞逝而过,我还没看清它们,它们就被火车远远地抛在后头。我们从山城到了木棉岛。我跟着爸爸走过一条条陌生的街道、一条条陌生的巷子,到了虞人巷爷爷的老屋。老屋的院门开着,爷爷站在院子里,似乎已等了好久了。他一看到我,就走过来,蹲下,将我抱起。他身上味道真好闻,我趴在他的肩上,嗅了又嗅,我闻到了洗干净的衣服被太阳晒过后,来自太阳的味道和温度,我还闻到了“家人”的味道,那是爷爷身上一股让我安心放松的味道,爸爸妈妈身上也有这种让我安心的味道。我的鼻子比我的眼睛厉害,在我还没认清爷爷的面容时,它就已经先告诉了我,我们是一家人,我是他的,他是我的。身上有着家里人味道的爷爷,抱着我走进院子。经过一棵矮树时,我多看了那树两眼。它和被爷爷抱在怀中的我差不多高。我在爷爷的怀中伸出手,摸了一下小树的枝叶。阳光把它的叶片照得亮亮的,那嫩嫩的新叶绿得可爱。我很快乐,我觉得我的小树(哦,我已经把它认作自己的小树了)也很快乐。树上所有的树叶也都很快乐。
爷爷抱着我还没进楼门,两个孩子“哇啦哇啦”喊着冲出门来,拿着鸡毛掸子的男孩子可能比我大两三岁,另一个是女孩子,看上去年龄我和差不多。奶奶也出来了。奶奶一见面就亲我的脸蛋。我肯定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见过奶奶了,可我一点儿印象都没有了。虽然如此,她这么亲我,我却一点儿都不觉得别扭,好像本来就该这样的。爷爷放下我,让我和表哥表姐玩去。原来那两个小孩是我的表哥表姐。姑妈家在上海,我听爸爸妈妈提起过他们。
“走,我们去找猫!”表哥一见我,就给我派了个任务。这让五岁的我忽然觉得自己长大了。表哥说完,再没多看我一眼,揣着那鸡毛掸子,扭头飞快地往老屋深处跑去,表姐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我,又看了看表哥,最后还是跟着哥哥跑掉了。我赶紧跟在他们后边也跑进老屋。
“别再欺负猫了哎……”我听见奶奶在院子里喊。她在阳光下,她的声音也在阳光下,而我已经随表哥表姐跑进光线陡然暗下来的老屋里头了。
一楼光线不好,外头的光线散漫进屋,越往屋里跑,光线越暗。我跑过厅堂,跑过厅堂旁边的小客房,再往前是楼梯间、走马廊,外头是天井,天井中有口井。走马廊再往里是饭厅,饭厅后头是厨房。厨房外又是一个小天井,后头是洗澡房和卫生间。表哥表姐蹲在厨房的灶台前,表哥用鸡毛掸往灶洞里捅啊捅。
“猫,你给我出来……出来!”
“找到了没?看到了没?它在里边吗?”表姐蹲在一旁,脑袋不时往灶洞前凑,又不时被表哥不耐烦地推开。表姐“叽里呱啦”大声抗议,表哥更烦了,吼着让她走开。两人开始吵架,用我听不懂的话吵。
我好奇着想看小猫,等了半天却只看到他们在吵架,而且我还听不懂他们吵什么。
我听到爷爷奶奶和爸爸的声音在厅堂里。我往回走。回到楼梯间,开始好奇楼上是什么样儿。楼梯间很暗,只有扇小窗子,透进来点外头天井的光线。楼梯的栏杆脱了漆,露出木头的原色,有点灰头土脸的模样。这木头的颜色,倒和楼梯间的暗很相称,仿佛不这么掉着漆,就不该出现在老房子的黑暗中。
我开始一层层往楼上走。我穿的鞋子是妈妈做的布鞋,鞋底子很软,踏在木楼梯上,每踏一层,那木楼梯就“咚”地闷闷轻响一声,像暗夜里我睡不着时,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我好像走进了老房子的心脏里,每踏一步,就能听见它“咚”的一声心跳。
“咚咚、咚咚、咚咚……”我放轻了脚步,怕踩疼了老房子。“咚咚咚”,它的心跳声一路陪着我往上。
走到一半,是个转角平台,从转角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虞人巷的老屋/曹文轩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秋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8418549
开本 32开
页数 1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20-06-01
首版时间 2020-06-01
印刷时间 202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70
CIP核字 2020088368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5.6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5: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