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要月亮(纪念人类登月50周年)(精)
内容
目录
★月亮神话
月亮气氛
激发灵感的月亮
儒勒·凡尔纳的月亮
月亮和老电影
银幕上的月亮
童话:奶酪月亮
漫画中的月亮
在月光下
哆来咪发唆露娜
摇滚月亮
饶舌月亮
镶框月亮
旗帜上的月亮
星期一的月亮
月亮和动物
月亮树
月亮和嫦娥
月亮神明
★月球科学
月球的起源
月球的距离
我是地球,你是月球
多彩的月亮
月食与日食
月球上的重力
月球的山与海
双面月亮
其他行星的卫星
童话:不一样的行星
月相
月球的一日
月球和潮汐
月球上的矿产
月球上的冰
月球上的观测台
未来的月球
★月球冒险
月亮颠倒了
人造“月亮”
太空时代
一、二、三……月亮!
到月亮上去
阿波罗计划
完整演习
那个传奇的1969 年
世界上最大的火箭
阿波罗11 号
阿波罗号的女人们
前往月球的路线
阿波罗13 号
两杆高尔夫球
童话:地球上的月球居民
登月
所有登上月球的人
阴谋论
在月球上开车
谷歌月球
月球站
月球电梯
★小问答答案
★词汇表
★索引
精彩页
★儒勒·凡尔纳的月亮
类似阿波罗11 号登陆月球的情节也曾在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中出现过。儒勒·凡尔纳笔下的机组人员既不是二人也不是四人,而也是三个人:因倍·巴比康、米歇尔·阿尔当和尼却尔船长。不过这本书是1865 年出版的,比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航天任务早了100 多年……
他们三人坐在一枚巨大的炮弹中,由一座超级大炮发射出去,所使用的发射弹药被科学家们叫作硝化纤维素,而诗人们则称之为火棉。
火棉这个词美极了,应该更经常地被人们挂在嘴边,比如说在月光皎洁的夜幕下,当你向恋人递上一朵花时……
直线飞行用了97 小时13 分钟,也就是四天多一点儿,这再一次押中了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柯林斯1 实际飞行的时间,他们是三个人,既不是二人也不是四人。
所选择的发射地点是佛罗里达州的坦帕市,而NASA 的发射基地也是在佛罗里达州,在卡纳维拉尔角,两者仅仅相距210 千米。无论是在书中还是在实际任务中,回程时飞船都降落在了太平洋上。这一切只是巧合吗?
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当然不能带我们去登月,但他凭借鹅毛笔和想象力,用故事为科学家们指引了道路。他们被小说所吸引,在计划自己的事业时也会或多或少地参照情节。
额外提示:为了脱离环地运行轨道,我们需要一个大于10 千米/秒(每秒!)的速度,用这个速度沿直线飞行大约十多个小时后我们就能到达月球。但是在脱离环地运行轨道之后发动机会关闭,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速度会开始下降,直到距离月球约60,000 千米的地方,地球和月球的引力相等时,速度才停止下降。此时,由于月球引力的作用,速度重新开始增加,直至进入环月运行轨道。考虑到速度的变化以及月球自身也在移动(我们假设的直线变成了曲线),因此从地球到月球的旅途大约需要三四天的时间,从月球返回地球时也同样如此。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再一次预言了现实。
★月亮和老电影
如果有人在20 世纪初时游览巴黎—一定要在世纪之初—他将在剧院中度过一个怪诞的夜晚,各个剧院中正上演着当时的新奇事物:电影。它极富魅力、引人入胜、令人着迷。他还可能看到电影史上著名画面之一—也许可称得上是最著名的一幕—一个月亮,只有月亮,她担任了女主角。
一枚炮弹击中了月亮的眼睛。
当时是1902 年,电影作为第七艺术仅仅诞生了七年。胶片还是黑白的,如果想要彩色胶片,只能一格一格地人工上色。巴黎人乔治·梅里爱是电影先驱之一,他小时候一定阅读过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他非常喜爱以至于根据它们制作了一部电影。
事实上,这部电影只有10 分钟,因为在那时电影只有一卷胶片的长度,不过这时间也足够把主角们发射到月球上、游览一圈然后再返回了。黑白胶片里的月亮显得更加苍白了,它是一张女演员覆盖着打散奶油的脸,对比我们今天的特效,真是令人忍俊不禁。
不过,想要独具魅力吗?月亮是毋庸置疑的选择。
额外提示:有时电影会改编自一部书,不过这部电影更甚,《月球旅行记》改编出处有三部小说之多:其中两部是儒勒·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和《环绕月球》,还有一部是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月球上最早的人类》。如果感兴趣的话,你也可以读一读这几部书,它们仍具冒险故事的魅力,不过要读完它们需要的可就不止10 分钟了……
又过了二十几年,在1929 年,奥地利导演弗里茨·朗在他的电影中将一位女性送上了月球,以至于电影的名字就叫作《月里嫦娥》。
我们经常沉浸在科幻小说的世界中,不过大银幕上的技术渐渐已经变得越来越写实。可惜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至少直到今天,还没有一位女性登上过月球……
导语
1、 意大利人文、科学领域的专业作者共同撰写:作者安德列曾获意大利儿童文学界久负盛名的“安徒生奖”教育类图书奖、年度插画作者奖,本次特别以“月亮”为主题创作了三篇童话故事;作者翁贝托1996年进入太空试验绳系卫星、2001年代表欧洲登上国际空间站,常年通过广播、电视向意大利民众普及太空知识。
2、 三大版块激发孩子对月亮的无边兴趣:人文畅想——希腊神话中的塞勒涅、德彪西笔下流淌的月光、库布里克电影中设想的月球基地;天体奥秘——地月的形成历史、月球的昼夜时长、月球的神秘背面、月球的冰与矿藏;探月回顾——升空的小狗莱卡、与月球擦身而过却震惊世界的探测器、少有记载的阿波罗1~6号、带上环月轨道的树种、至今遗留在月表的高尔夫球。
3、 内容关于月亮却不止于月亮:梳理月亮人文、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还穿插着对电影、音乐、绘画、舞蹈、体育、文学、机械等多领域延伸。
内容推荐
人类生存的地球有且仅有一颗自然卫星,每到夜晚它都会代替太阳成为天空中的主角,这就是月亮!
月亮究竟从何而来?那里是否有生命?它的出现引发了地球上哪些奇特的现象?人类如何通过它了解上亿年前地球的形成,又如何借助它开启了探索宇宙的大门?
月亮的神秘让人不禁一探究竟:从迈出地球的第一只小狗莱卡,到漫步月球的阿波罗号宇航员,月球是载人航天的第一个目标,也将成为迈向更远太空的中转站。月亮的神秘也成就了人类无限幻想:世界各地的尊贵神明与奇妙传说由此诞生;大师们将月亮融到乐曲、诗歌里;它也成就了电影、绘画等众多领域中的伟大梦想家。
诸多异彩纷呈的月亮历史与畅想正等待你在书中发掘,读完这本书,地球仅有的这颗自然卫星将离你不再遥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要月亮(纪念人类登月50周年)(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意)安德列·瓦伦特//翁贝托·圭多尼
译者 译者:唐甜
编者
绘者 绘画:(意)苏茜·扎内拉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639462
开本 16开
页数 15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20-06-01
首版时间 2020-06-01
印刷时间 202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712
CIP核字 2020012368
中图分类号 P184-49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