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态文明观的法律表达--第三代环境法的生成
内容
内容推荐
“人类既是他的环境的创造物,又是他的环境的塑造者。”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奋斗史更是一部不断创造物质财富、精神文化和制度规则的文明史。然而,历目前,“我们经常把文明和自然分离开来”,以至于“文明越是灿烂,它持续的时间就越是短暂。文明之所以会在孕育这些文明的地方衰落,主要是由于人们糟蹋或者毁坏了帮助人类发展文明的环境”。传统的“文明人踏过地球表面,在他们的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一片荒漠”。汲取历史的教训,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把文明与自然联系起来”,走“良好生存于自然生态之中的文明”之路。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立足于我国面临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生态环境问题和自然资源危机的严峻形势,在充分吸收我国古代“天人合一”“天人相参”的生态思想和科学借鉴西方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等生态理念的基础上,从以人为本的立场、生命共同体的格局、人类文明的高度、地球生态系统的广度出发,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和治国理念。然而,当前我国对生态文明理念的科学内涵、历史意义和建设路径等基本问题,在研究上还不够重视,在认识上尚有诸多模糊乃至谬误之处。下一步,亟待在理论上正本清源,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系统的生态文明观,进而让其成为具有普适性的优选话语,并上升为各国环境法和靠前环境法的指导思想。
作者简介
杨朝霞,湖南湘潭人,环境法学博士,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法研究中心主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副教授,法学系副主任。中国网“观点中国”专栏作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访问学者,曾于江西省林业行政系统挂职。在《中国法学》《光明日报》等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10多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环境权的证成、构造和救济研究》等课题近30项。接受中央电视台、中国靠前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天津卫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新华网、中国网等媒体采访220多次。参与《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环境保护税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长江保护法》和《北京市水土保持条例》等10多项环境立法的制定和修改工作。
目录
序一安黎哲: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学支撑1
序二孙佑海:开创环境法治的新时代4
序三蔡守秋:中国环境法学的历史机遇和时代使命8
内容概要11
上编总论
引言生态文明的时代课题3
一、生态文明理念的诞生3
生态文明的理论追问7
章生态文明观的科学内涵9
导言生态文明的概念9
节生态文明观的要义:发展13
一、发展失序是生态文明诞生的历史背景13
二、革新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17
三、结语20
第二节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立场:以人为本和环境公平21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态文明观的法律表达--第三代环境法的生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朝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094364
开本 16开
页数 4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0
出版时间 2019-12-01
首版时间 2019-12-01
印刷时间 2019-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678
CIP核字 2019299972
中图分类号 D922.684
丛书名
印张 2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4: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