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俄罗斯千年艺术(从古罗斯至先锋派)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对艺术源泉、古罗斯教堂、叙事空间与和谐原则、诺夫哥罗德文化、安德烈·卢布廖夫及彼得一世等专题做了全面的论述。无论文中涉及的是哪一种艺术现象,作者都是从俄罗斯文化的整体观念出发,从各类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进行论述的。
利哈乔夫在本书中所阐释的俄罗斯艺术,涵盖了古代至20世纪初先锋派的诸多艺术门类和文化现象。他撰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对历史进程中的所有艺术现象进行盘点与分类,而是将俄罗斯艺术看作一个完整的体系加以剖析和阐释。
作者简介
德米特里·利哈乔夫,(1906年11月28日-1999年9月30日)是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从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教和俄罗斯文化之根。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目录
自序
俄罗斯
简论艺术源泉
古罗斯风格体系中的中世纪象征主义
古罗斯语言与造型艺术
“叙事空间”是“叙事时间”的表达形式
古罗斯美学中的艺术形象之完整性法则与协调原则
诺夫哥罗德文化的世界意义
安德烈·卢布廖夫与智者叶皮凡尼·普列穆得雷时期的古罗斯文化
《安德烈·卢布廖夫》序
17世纪和彼得大帝改革时期的俄罗斯文化及巴洛克风格
古罗斯圣母升天大教堂的城防意义
俄罗斯文化史中的索洛韦茨基群岛
语言与园林
园林与俄罗斯文化
城市形象
建筑学随笔
米哈伊尔·舍米亚金与彼得一世创建的彼得堡城
20世纪初的彼得堡文化
近代俄罗斯文化与古罗斯文化
原注及参考文献
利哈乔夫著作一览表
利哈乔夫生平与创作大事年表
导语
书中收录了作者发表过的多篇论文,但是文章的选择之准确、目的性之强,一方面足以展示俄罗斯曾一直是欧洲文明之国;另一方面又说明了俄罗斯文化具有非常独特的民族特性。利哈乔夫曾这样说道:“俄罗斯文化最典型的特征是其宇宙性和普遍意义。俄罗斯人民创造的艺术,不仅是一种财富,而且还是一种当俄罗斯人民处于各种危难之中时救助人民的道德力量。只要艺术的生命力不止,道德自我净化之威力将永存于俄罗斯人民之中。”在作者描述的历史背景下,凸显出俄罗斯艺术才华的独特性:全人类性、崇高精神、善于以崇高道德和命中注定的观点看待世界的能力、从10-11世纪的圣像画和湿壁画,到以马列维奇、冈察罗娃、菲洛诺夫等人为代表的俄罗斯先锋派作品中,在艺术形象及其道德教育意义上,都充分证明了这一艺术特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俄罗斯千年艺术(从古罗斯至先锋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罗斯)德米特里·利哈乔夫
译者 译者:焦东建//董茉莉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712026
开本 16开
页数 3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80
出版时间 2020-08-01
首版时间 2020-08-01
印刷时间 202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828
CIP核字 2019197289
中图分类号 J151.209
丛书名
印张 2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6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3:5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