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傅雷家书/语文新课标必读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孩子培养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是中国父母的典范。

内容推荐

《傅雷家书》是一部很特殊的书,百分之百地体现了傅雷的思想。尤其是本来并不准备出版用的,是父亲写给儿子的一封又一封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他无拘无束,心里怎么想的,笔下就怎么写,用不着担心“审查”,也用不着担心“批判”。正因为这样,《傅雷家书》如山间潺潺清溪,如碧空中舒卷的白云,如海上自由翱翔的海鸥,如无瑕的白璧,如透明的结晶体。感情是那样的纯真,那样的质朴。《傅雷家书》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傅雷家庭的范围。哲学家可以从《傅雷家书》中研究傅雷的思想、哲理,教育家可以从中研究教育子女的方法,人才学家从中研究人才培养的规律,文学家从中研究散文笔法,艺术家从中汲取音乐、美术的营养,历史学家从中探索20世纪50至6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广大读者则把《傅雷家书》作为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

《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不聪明”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

目录

《傅雷家书》简介

一九五四年

一九五五年

一九五六年

一九五七年

一九五八年

一九五九年

一九六○年

一九六一年

一九六二年

一九六三年

一九六四年

一九六五年

试题练习

参考答案

试读章节

四月七日

聪儿:记得我从十三岁到十五岁,念过三年法文;老师教的方法既有问题,我也念得很不用功,成绩很糟(十分之九已忘了)。从十六岁到二十岁在大同改念英文,也没念好,只是比法文成绩好一些。二十岁出国时,对法文的知识只会比你现在的俄文程度差。到了法国,半年之间,请私人教师与房东太太双管齐下补习法文,教师管读本与文法,房东太太管会话与发音,整天的改正,不用上课方式,而是随时在谈话中纠正。半年以后,我在法国的知识分子家庭中过生活,已经一切无问题。十个月以后开始能听几门不太难的功课。可见国外学语文,以随时随地应用的关系,比国内的进度不啻一与五六倍之比。这一点你在莫斯科遇到李德伦时也听他谈过。我特意跟你提,为的是要你别把俄文学习弄成“突击式”。一个半月之间念完文法,这是强记,决不能消化,而且过了一晌大半会忘了的。我认为目前主要是抓住俄文的要点,学得慢一些,但所学的必须牢记,这样才能基础扎实。贪多务得是没用的,反而影响钢琴业务,甚至使你身心困顿,一空下来即昏昏欲睡。——这问题希望你自己细细想一想,想通了,就得下决心更改方法,与俄文老师细细商量。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倘若你目前停止上新课,把已学的从头温一遍,我敢断言,你会发觉有许多已经完全忘了。

你出国去所遭遇的最大困难,大概和我二十六年前的情形差不多,就是对所在国的语言程度太浅。过去我再三再四强调你在京赶学理论,便是为了这个缘故。倘若你对理论有了一个基本概念,那么日后在国外念的时候,不至于语言的困难加上乐理的困难,使你对乐理格外觉得难学。换句话说:理论上先略有门径之后,在国外念起来可以比较方便些。可是你自始至终没有和我提过在京学习理论的情形,连是否已开始亦未提过。我只知道你初到时因罗君患病而搁置,以后如何,虽经我屡次在信中问你,你也没复过一个字。——现在我再和你说一遍:我的意思最好把俄文学习的时间分出一部分,移做学习乐理之用。  提早出国,我很赞成。你以前觉得俄文程度太差,应多多准备后再走。其实像你这样学俄文,即使用最大的努力,再学一年也未必能说准备充分,——除非你在北京不与中国人来往,而整天生活在俄国人堆里。

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是做人的基本作风,不仅对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说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个并不调皮的人耍调皮而结果反吃亏,一个道理。

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里无不明白,吃亏的是没有事实表现;希望你从今以后,一辈子记住这一点。大小事都要对人家有交代!

其次,你对时间的安排,学业的安排,轻重的看法,缓急的分别,还不能有清楚明确的认识与实践。这是我为你最操心的。因为你的生活将来要和我一样的忙,也许更忙。不能充分掌握时间与区别事情的缓急先后,你的一切都会打折扣。所以有关这些方面的问题,不但希望你多听听我的意见,更要自己多想想,想过以后立刻想办法实行,应改的应调整的都应当立刻改,立刻调整,不以任何理由耽搁。

四月二十日

开篇数语

傅雷用自己的爱心、关心,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帮他排疑解难,助他顺利成长,成为儿子人生之路的坚强后盾。

孩子:接十七日信,很高兴你又过了一关。人生的苦难,theme(主题)不过是这几个,其余只是variations(变奏曲)而已。爱情的苦汁早尝,壮年中年时代可以比较冷静。古语说得好,塞翁失马,未始非福。你比一般青年经历人事都更早,所以成熟也早。这一回痛苦的经验,大概又使你灵智的长成进了一步。你对艺术的领会又可深入一步。我祝贺你有跟自己斗争的勇气。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所以孩子,我很高兴你这种蜕变的过程,但愿你将来比我对人生有更深切的了解,对人类有更热烈的爱,对艺术有更诚挚的信心!孩子,我相信你一定不会辜负我的期望。

我对于你的学习(出国以前的),始终主张减少练琴时间,俄文也勿太紧张;倒是乐理要加紧准备。我预言你出国以后两年之内,一定要深感这方面的欠缺。故出去以前要尽量争取基本常识。

三四月在北京是最美的季节(除了秋天之外);丁香想已开罢,接着是牡丹盛放。有空不妨上中山公园玩玩。中国的古代文物当然是迷人的,我也常常缅怀古都,不胜留恋呢。

最近正为林伯伯加工修改讨论歌唱的文字;精神仍未完全复原,自己的工作尚未正式开始。

P13-15

序言

1953年,第三届“国际青年与学生和平友好联欢节”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办,来自中国的傅聪在钢琴比赛中获第三名。借此获奖,次年傅聪获得了赴波兰留学的机会,师从著名立乐学学者、钢琴教育家杰维茨基教授。1955年3月,傅聪获第五届“萧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及萧邦《玛祖卡》演奏最优奖,由此名声大噪。当时的评委一致认为傅聪弹奏的萧邦,最“赋有萧邦的灵魂”,而意大利评委阿高斯蒂教授则说:“萧邦的意境很像中国艺术的意境。”此后五十余年,傅聪走遍世界各地,只身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巡回演出不计其数。他在国际钢琴界赢得了极高声誉,获得“钢琴诗人”之美名。

傅聪之所以能够得到“钢琴诗人”的美名,与其父——著名学者、艺术评论家和文学翻译家傅雷的熏陶是分不开的。《傅雷家书》的出版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傅聪的成长历程,看到一个父亲为教育下一代所倾注的心血,也看到了一代学者为追求中国的艺术理想所作出的不懈探索和努力。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家书》是一部很特殊的书,百分之百地体现了傅雷的思想。尤其是本来并不准备出版用的,是父亲写给儿子的一封又一封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他无拘无束,心里怎么想的,笔下就怎么写,用不着担心“审查”,也用不着担心“批判”。正因为这样,《傅雷家书》如山间潺潺清溪,如碧空中舒卷的白云,如海上自由翱翔的海鸥,如无瑕的白璧,如透明的结晶体。感情是那样的纯真,那样的质朴。《傅雷家书》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傅雷家庭的范围。哲学家可以从《傅雷家书》中研究傅雷的思想、哲理,教育家可以从中研究教育子女的方法,人才学家从中研究人才培养的规律,文学家从中研究散文笔法,艺术家从中汲取音乐、美术的营养,历史学家从中探索20世纪50至6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广大读者则把《傅雷家书》作为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

《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不聪明”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父亲,每一个父亲都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像傅雷先生那样严格、那样细致、那样富有原则性、倾注那么多心血教育子女的父亲,却是世上不常有、不多见的。一部《傅雷家书》,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所起的启迪作用,可以说是既深且远了。尽管在同一时间中,也有不少古今中外的名人家书出版流传,但就影响之深之广而言,没有一部可以与之相比。后被列为大型丛书《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之一,及至目前,它在20多年问的发行量累计已达110万册之多,这在当代文学作品中是少有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傅雷家书/语文新课标必读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傅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崇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324919
开本 16开
页数 3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图书小类
重量 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40
16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7: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