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在担任花旗银行资深高级管理人员三十年后,肖卡特·阿齐兹于1999年军事政变后加入巴基斯坦军事政权。两年后,9·11事件使巴基斯坦成为了国际反恐活动的重要战略同盟。作为这一系列事件的参亲历者,这本书讲述了他巴基斯坦这一世界争端旋涡中心担任要职的心路历程。 阿齐兹在巴基斯坦近代历史上最为引人注目的经济好转期起主导作用,并与美国达成了援助巴基斯坦的一揽子计划。竞选总理时,在一次基地组织的炸弹袭击中幸免于难,这次事件促使他进一步投身全球的反对恐怖主义事业。在外交上,他运筹帷幄,很好地把握和处理了巴基斯坦与美国、阿富汗、印度和中国的外交关系。 书中的材料均来自阿齐兹本人的任职经历,另外还有数百小时与决定当今世界格局的全球领导人的会见记录,书中的人物包括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詹姆·斯琼斯将军、托尼·布莱尔等。 目录 引子 越洋来电 第一章 两场政变 第二章 死里逃生 第三章 本·拉登:谁知道什么? 第四章 美国的交易性外交 第五章 在阿富汗与盟友为敌 第六章 卡扎菲的见面礼 第七章 反恐冷战 第八章 与印度谈核安全 第九章 和普京共进晚餐 第十章 扭转经济颓势 第十一章 华尔街:政治的摇篮 第十二章 花旗在沙特不断成长 第十三章 为美国和伊朗牵线搭桥 第十四章 “中国雄狮醒了” 第十五章 贝娜齐尔复出 第十六章 治理之道 第十七章 巴基斯坦,何去何从? 各章注释 致谢 序言 本书原名为From Banking to the Thorny World of Politics。这一书 名的翻译,让我们思量了 好一阵子,由衷感叹严复 所谓“一名之立,旬月踯躅” 的道理。最终书名定为《 跨界涉险:从银行家到政 治家》,试图体现作者肖 卡特·阿齐兹(Shaukat Aziz)从花旗集团执行副 总裁到巴基斯坦财长、总 理的身份转变,以及虽然 竞选过程中经历自杀式爆 炸袭击,但矢志不渝,报 效祖国的传奇经历。 肖卡特·阿齐兹是一位典 型的世界公民,在花旗任 职30年间,曾在巴基斯坦 、希腊、美国、英国、马 来西亚、菲律宾、约旦、 沙特阿拉伯和新加坡等国 任职,后来先后担任中欧 、东欧、中东、非洲以及 亚太地区的业务主管,直 至任职副总裁,主管集团 全球财富管理业务。1999 年,阿齐兹受佩尔韦兹·穆 沙拉夫(Pervez Musharraf )将军之邀,出任巴基斯 坦财长,2001年即被《欧 洲货币》杂志推举为“年度 财长”(Finance Minister of the Year)。2004年,阿 齐兹出任巴基斯坦总理, 2007年卸任,任满一个任 期,成为该国首位任满一 个任期的总理。在巴政府 任职期间,他力推结构改 革,增加管理透明度,重 建巴基斯坦在海外的信誉 度,受到广泛赞誉,任内 巴基斯坦经济增长显著, 人均收入上升,贫困人口 减少,投资激增,负债及 经济指标明显改善。 这本回忆录详述了作者 任职财长和总理的过程以 及任职期间战略举措的形 成和实施,展现了其超群 的经济管理能力,以及作 为一位享誉全球的金融家 对世界经济格局和巴基斯 坦经济发展的独到见解。 例如,作者在第十章中说 道,他任财长时,巴基斯 坦经济已“岌岌可危”,“债 务如幽灵般困扰着我们, 挥之不去”。在随后的几年 里,巴基斯坦致力于调整 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的关系,推行私有化、 放宽监管和自由化的结构 改革,采取有力措施在稳 定汇率的同时鼓励外资进 入巴基斯坦市场,加大反 腐力度。这些措施在很短 的时间内便初见成效,国 家经济增速、海内外投资 总额、股票交易额和外汇 储备便达到或超过历史最 高水平,国内生产总值几 近翻番。到2007年阿齐兹 卸任时,巴基斯坦贫困人 口从1999年的32.1%降至 17%,外汇储备从9.91亿 美元增长到165亿美元。他 在任几年间国家国内生产 总值平均增长率达到4.9% ,巴基斯坦也因此被列入“ 新金砖十一国”(the Next Eleven)。 作者在书中也用大量篇 幅记录了巴基斯坦政坛的 风云变化,其中包括穆沙 拉夫将军领导的军事政变 、前总理纳瓦兹·谢里夫( Nawaz Sharif)的流亡以及 贝娜齐尔·布托(Benazir Bhutto)的复出与遇害。 同时,阿齐兹也详尽论述 了自己对巴美、巴印、巴 阿、巴中等关系的态度和 观点,以及他本人与包括 卡扎菲、普京、纳扎尔巴 耶夫等国际政要的交往, 其中包括美国突袭本·拉登 对巴美关系的重大影响。 肖卡特·阿齐兹对中国和 中国人民抱有友好感情, 任职期间曾多次访华,卸 任后也常常受邀出席我国 有关重大活动。2015年3 月,肖卡特·阿齐兹成为博 鳌亚洲论坛理事,同年6月 和12月还参加了“生态文明 贵阳国际论坛年会”和“第二 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并致辞 。同时,他还是中投公司 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中 民投全球专家咨询委员会 委员、“一带一路”生态农业 与食品安全论坛主席。本 书第十四章主题为中国, 作者对中国“和平崛起”“和 谐社会”和“一带一路”合作 倡议予以高度肯定,感谢 中国长期以来对巴基斯坦 的援助,并积极评价中国 作为一个大国在维护世界 和平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谈到南海问题,阿齐兹 说:“以我在任和离任期间 和中国领导层的交往来看 ,我并未发现中国在领土 扩张上有任何企图。我认 为,这一误解源于对中国 外交策略的严重误读。” 本书的翻译工作由所署 名的三位译者合作完成, 其中吉文凯同志承担第二 、四、十二、十三、十六 和十七章,南健同志承担 第十和十一章,其余部分 由姜亚军同志完成。 感谢肖卡特·阿齐兹先生 对我们的信任,将本书翻 译任务交由我们完成,并 先后两次在访华期间拨冗 与我们讨论有关问题。 北京大学巴基斯坦研究 中心主任唐孟生教授和巴 基斯坦驻华使馆中巴经济 走廊特使扎法尔先生在本 书翻译过程中起了重要作 用并承担了译稿的审校工 作,我们在此一并致谢。 感谢西安外国语大学对 本书翻译和出版给予的支 持,校长王军哲教授多次 过问翻译、出版事宜并提 供相关指导。 感谢陕西人民出版社在 本书出版过程中的鼎力协 助。 译者 2017年4月于西安 导语 巴基斯坦前总理肖卡特·阿齐兹独家授权中文版传记 世界争端旋涡中心核心人物的心路历程 讲述如何主导巴基斯坦近代历史上的经济黄金时代 挽救濒临破产的国家 大篇幅记录巴基斯坦政坛风云变幻:穆沙拉夫军事政变、谢里夫流亡、布托遇害 数百小时与卡扎菲、普京、纳扎尔巴耶夫等决定世界格局人物的会见记录 书评(媒体评论) 在极其危险和具有挑战 性的特殊肘期,肖卡特·阿 齐兹放弃了在花旗银行的 舒适职位,转而报效自己 的祖国。作为美国的国务 卿,我在阿齐兹担任巴基 斯坦财政部长,尔后出任 总理期间,与他有过密切 的合作经历。他无疑是一 位能力非凡的领袖。在这 本新书里,他告诉读者, 在那艰苦岁月中,他如何 领导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 改善经济、削减沉重债务 。在他的努力下,巴基斯 坦成功度过一系列危机, 如大地震的灾难、与印度 的冲突等。 《跨界涉险:从银行家 到政治家》一书对当下世 界的描述和分析颇有见地 ,对试图了解那个时代的 人来说,它是一本极具参 考价值的必读之书。 ——美国前国务卿,科 林·鲍威尔将军 从世界知名企业的高级 管理人员到政府财政部长 ,继而担任国家总理,肖 卡特.阿齐兹勇气非凡, 他的职业生涯跨度巨大, 成就辉煌。对任何想了解 巴基斯坦错综复杂的国内 外事务的人来说,他的这 部作品都能提供重要的参 考。阿齐兹以其丰富的个 人经历探讨了世界面临的 严峻问题。这不是一部简 单的回忆录,它是一部能 够给未来提供经验教训l自 勺书。 ——英国前财政大臣, 诺尔曼·拉蒙特 作为一本有价值的读物 ,本书阐明了21世纪最重 要的一对战略伙伴关系。 在后9·11时期,巴基斯坦 与其盟国的关系为其提供 了强有力的便利,并促成 了发展中国家最让人印象 深刻的一次经济变革。肖 卡特·阿齐兹的经历对当今 世界具有巨大的借鉴价值 。 ——经济学家,鲁里埃 尔·鲁比尼 精彩页 第一章两场政变 在拉瓦尔品第机场到达大厅,两名一脸朝气的学生急匆匆走向出口,眼睛紧盯着迎面而来的人群。那是1966年夏天,我从报纸上看到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Zulfikar Ali Bhutto)将到访拉瓦尔品第。他刚刚从欧洲访问归来,几个月后他就辞去了巴基斯坦外交部长的职务。一心想着可以见到布托本人,我和我的朋友法希姆-西迪基(Fahim Saddiqui)决定赶往机场。然而,我们晚了一步。 “他已经走了,你们正好错过了。”一位保安告诉我们。 “那他会住在什么地方?”我问,一副不甘心的样子。 “你去法拉斯曼酒店看看。” 法拉斯曼酒店久负盛名,颇有传奇色彩。酒店是英国统治时期建造的,绝大多数客户都是英国军官和其他有身份的人。 到了酒店,门卫告诉我们去一楼106A房间。布托的私人秘书开了门,热情邀请我们进去。我们一进门,就看到布托从卧室里走了出来,向我们打招呼,令我们二人又惊又喜。他西装革履,米黄色丝质衬衫搭配合体的深褐色西服,看上去优雅而从容。 “你们是我的第一批客人。”他说。他甚至还没来得及洗漱呢。 他的夫人努斯拉特(Nusrat)站在他的身旁。我们能在这样一个非官方的场合和他见面,真是三生有幸。他随即示意我们在房间会客厅的沙发上坐下来,他超凡的个人魅力立即使得我们不再紧张。 “来一杯冰咖啡吧。”他说,说完便让他的秘书点了两大杯。然后他在我们身旁坐了下来,一边喝橙汁,一边问我们问题: “你们学什么专业?毕业后打算干什么工作?”我们告诉他我们是拉瓦尔品第市格登学院(Gotdon College)的学生,在读本科。他告诫我们要把精力放在学业上。 人生第一次进入这家金碧辉煌的五星级酒店,我们觉得不知所措,更不用说面前还是布托本人,所以法希姆和我大多数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而他这个时候已经和巴基斯坦的青年一代产生了非同一般的共鸣。他是一位口才极佳的演说家,雷厉风行的外交部长,也是巴基斯坦的国际形象大使,被国人称为“卡伊德·阿瓦姆”(QLlaid-i-AWam),意即“人民的领袖”。他才智超群、果敢坚毅,但由于公开批评阿尤布·汗(Ayub Khan)总统在1965年印巴战争结束后与印度签署的《塔什干宣言》(Tashkent Declaration)而不得不退出政府内阁。 在和我们见面仅仅几周之后,布托便开始了他的全国巡游。以寻求国人支持。他所到之处,人山人海,群情欢腾。听说他又一次到达拉瓦尔品第,我和法希姆急忙赶到法拉斯曼酒店。幸运的是,他还住在同一房间。尽管他的住处被支持者挤得水泄不通,但他对我们二人的热情有增无减。我感到房间里的空气中都充满了兴奋和期待,巴基斯坦人民党(Pakistan Peoples Party)即将诞生了。 1967年,布托宣布正式成立巴基斯坦人民党。三年后,他在大选中获胜,当选巴基斯坦总统,而此时国家刚刚经历了1971年东西巴基斯坦分裂所造成的剧痛,百废待兴。他巧妙处理了巴基斯坦战俘回国问题,在外交上承认了孟加拉国的独立。…他恢复了一个战败国的民族自豪感和国人的士气,巴基斯坦的国际声望逐渐提升。他增进了巴基斯坦与中东地区和中国的友谊,而他个人也成为一位国际舞台上的风云人物。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1974年他在拉合尔主持伊斯兰峰会时我们是何等的欣喜若狂。整个城市万人空巷,夹道欢迎各国代表,其中包括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AnwarSadat)、沙特阿拉伯费萨尔国王(King Faisal),以及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 P1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