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古代的类书(一本书读透中国古代类书)(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类书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和资料汇编,保存了大量弥足珍贵的古代原始文献,了解和掌握古代类书的知识,对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料和领略古代的知识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书简明系统地介绍我国类书的性质、起源、类型和作用,并详细介绍魏晋南北朝至北宋时期近20种类书的编纂经过、体例、版本和流变,客观评价其价值和作用,是关于中国古代类书的一部很有价值的“大家小书”。 作者简介 胡道静,古文献学家、科技史学家,著有《校雠学》《公孙龙子考》《梦溪笔谈校证》等,并主持《中国丛书综录》《道藏精华》《国学大师论国学》等书的编辑。曾任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上海人民出版社编审,复旦、华东师大、上海师大诸校特聘兼职教授,(巴黎)国际科学史研究院(AIHS)通讯院士。 目录 第一章 类书的性质、起源及类型 一 类书在古典目录学中的位置 二 类书的起源和远源 三 类书的范围和各种类型 第二章 类书的作用、反作用和特殊作用 一 类书的本来作用及其流弊 二 类书的第一特殊作用 三 类书的第二特殊作用 第三章 曹魏和南北朝的重要类书 一 《皇览》 二 《寿光书苑》 三 《类苑》 四 《华林遍略》 五 《玄洲苑御览》—《圣寿堂御览》—《修文殿御览》 六 《雕玉集》 第四章 隋代的重要类书 一 《长洲玉镜》 二 《编珠》 三 《北堂书钞》 第五章 唐代的重要类书 一 《艺文类聚》 二 《文思博要》;《三教珠英》——《海内珠英》 三 《兔园策府》;《类林》;《增广分门类林杂说》 四 《初学记》 五 《白氏六帖事类集》;《白氏六帖事类添注出经》;《孔氏六帖》;《唐宋白孔六帖》;《六帖补》 六 《稽瑞》 第六章 北宋的重要类书 一 《太平总类》——《太平御览》 二 《历代君臣事迹》——《册府元龟》 三 《一字题赋》——《事类赋》 四 《重广会史》 后记 导语 类书是我国古代百科全书性质的图书,被称作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读《中国古代的类书》,了解类书的源流和作用,品读近20部大型类书,领略古代百科全书之美,内容精彩,值得拥有。 本书共十二章,是关于中国古代类书的一部很有价值的著作。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古代的类书(一本书读透中国古代类书)(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胡道静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16271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7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37 |
出版时间 | 2020-05-01 |
首版时间 | 2020-05-01 |
印刷时间 | 2020-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字典词典-字典词典、工具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52 |
CIP核字 | 2020016394 |
中图分类号 | Z22 |
丛书名 | |
印张 | 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8 |
宽 | 154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