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兆言,1957年出生,南京人。他1974年高中毕业,进工厂当过四年钳工;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他80年代初期开始文学创作,创作总字数约四百万字。他的主要作品有七卷本《叶兆言文集》《叶兆言作品自选集》以及各种选本。另有长篇小说《一九三七年的爱情》《花影》《花煞》《别人的爱情》《没有玻璃的花房》《我们的心多么顽固》,散文集《流浪之夜》《旧影秦淮》《叶兆言绝妙小品文》《叶兆言散文》《杂花生树》等。
图书 | 叶兆言中篇小说(共7部) |
内容 | 作者简介 叶兆言,1957年出生,南京人。他1974年高中毕业,进工厂当过四年钳工;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他80年代初期开始文学创作,创作总字数约四百万字。他的主要作品有七卷本《叶兆言文集》《叶兆言作品自选集》以及各种选本。另有长篇小说《一九三七年的爱情》《花影》《花煞》《别人的爱情》《没有玻璃的花房》《我们的心多么顽固》,散文集《流浪之夜》《旧影秦淮》《叶兆言绝妙小品文》《叶兆言散文》《杂花生树》等。 内容简介 不坏那么多,只坏一点点 叶兆言中篇小说系列是著名作家叶兆言近年来的中篇小说精华结集,本书收录《人类的起源》、《爱情规则》、《捕捉心跳》、《马文的战争》、《不坏那么多,只坏一点点》等5部中篇。 《不坏那么多,只坏一点点》所收《马文的战争》曾被改编为同名热播影视剧。其中电视剧《马文的战争》由宋丹丹、林永健主演,荣获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东京国际电视剧节海外电视剧特别奖。 叶兆言中篇小说系列已出其他7种包括:《夜泊秦淮》《日本鬼子来了》《红房子酒店》《关于厕所》《重见阳光的日子》《王金发考》《余步伟遇到马兰》。 感谢中篇小说,它丰富了我的写作人生,让文学梦想变得如此充实。 感谢一起打拼的文学战友,感谢所有批评过我的人,感谢那些近乎客套的鼓励和督促,感谢我们拥有的共同岁月。 感谢读者,没有读者阅读,我们曾经的蹉跎,曾经的风风火火,可能什么都不是。——叶兆言 红房子酒店 《红房子酒店(叶兆言中篇小说卷3)》是由著名作家叶兆言编选的中篇小说集系列之三。 《红房子酒店(叶兆言中篇小说卷3)》包括《悬挂的绿苹果》《五月的黄昏》《艳歌》《红房子酒店》《最后》《去影》《采红菱》七个中篇。 王金发考 叶兆言中篇小说系列是著名作家叶兆言近年来的中篇小说精华结集,《王金发考》收录:《战火浮生(挽歌Ⅰ)、《殇逝的英雄(挽歌Ⅱ)》、《殉情:挽歌Ⅲ》、《走近赛珍珠》、《王金发考》、《故事:关于教授》等6部中篇。 余步伟遇到马兰 叶兆言中篇小说系列是著名作家叶兆言近年来的中篇小说精华结集,本书收录《玫瑰的岁月》、《一号命令》、《陈小民的目光》、《余步伟遇到马兰》等4部中篇。 重见阳光的日子 本书收录了《绿色陷阱》、《绿河》、《路边的月亮》、《重见阳光的日子》等四篇中篇小说。叶兆言的创作题材并不单一,最耀眼的是追怀民国时期前尘旧事的小说,被文学史家称为“从民间的角度来重写民国史”。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叶兆言中篇小说(共7部)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叶兆言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12268957 |
开本 | |
页数 | |
版次 |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0-01-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