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本书学会佛教常识(双色图文)
内容
内容推荐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中国佛教也有2000余年的历史,它不仅对中国的哲学、语言、艺术等方面都有着很多影响,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全面介绍了佛教的基础知识,如释迦牟尼的一生,佛法僧“三宝”,从小乘佛教到大乘佛教,本生故事,佛教是何时传播到中国的,佛教是怎样逐步中国化的,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佛教的核心信仰,佛教的入世应用等。
目录
第一章 灵山会上:佛教的起源和产生
觉行圆满:佛祖释迦牟尼
乔达摩·悉达多太子/八相成道/佛诞日/腊八的传说
化愚济众:佛法僧“三宝”
“三宝”与“三皈依”/十大名号/四谛/圆寂与荼毗
法雨普施:经律论“三藏”
第一次结集/如是我闻/三藏法师
助佛弘教:佛陀的十大弟子
摩诃迦叶/舍利弗/目犍连/阿那律/须菩提/富楼那/迦旃延/优波离/罗睺罗/阿难
第二章 三乘佛法:从小乘佛教到大乘佛教
了脱尘缘:小乘佛教
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第二次结集/上座部与大众部/南传佛教
度化众生:大乘佛教
法身/三身佛/三世佛/十方佛/菩萨的含义/六波罗蜜/三乘佛法/马鸣与龙树
化行人间:本生故事
本生类经典/尸毘王以身代鸽/雪山童子“舍身求偈”/太子须大拏
道灯法鼓:中观学派、瑜伽行派和密教
龙树、提婆与中观学派/空观与二谛/无著、世亲与瑜伽行派/逻辑学与因明学/佛教心理学/唯识学/密教/陀罗尼与曼陀罗/藏传佛教
第三章 佛教东渐: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震旦因缘:佛教东传及其中国化
永明求法/白马寺/早起的佛道之争/理惑论/因果报应之争/沙门礼敬王者之争/形神之争/中国佛教的若干特点
功标青史:取经与翻译
朱士行/法显/玄奘/义净/安世高等早起翻译家/格义/道安/鸠摩罗什/玄奘的翻译/佛经的译场与翻译的组织
无尽妙藏:大藏经与佛教文献
汉传大藏经的形成/《出三藏记集》与《开元释教录》/房山石经/佛教与雕版印刷术/开宝藏与赵城金藏/永乐南藏与永乐北藏/嘉兴藏/贝叶装/高丽藏与大正藏/《弘明集》/《高僧传》/《祖堂集》等禅宗语录、灯录/《佛祖统纪》与《佛祖历代通载》/《法苑珠林》
第四章 宗派繁盛: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和思想
开宗立派:从学派到宗派
三论学/僧肇/涅槃学/道生/成实学/摄论学/毗昙学/地论学/律学/禅学/小乘禅与大乘禅/寺院经济的发展/祖统的形成/判教/三武一宗法难
会三归一:天台宗
慧文、慧思禅师/智顗大师/五时八教/《妙法莲华经》/会三归一/一念三千/止观法门/灌顶法师/湛然法师/宋代之后的天台宗
万法圆通:华严宗
杜顺与智俨/法藏大师/《华严经》/华严宗的五教判教/法界缘起论/华严十玄门/清凉澄观/圭峰宗密
拈花微笑:禅宗
菩提达摩祖师/嵩山少林寺/二祖慧可/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与“东山法门”/楞伽师与北宗/六祖惠能/曹溪/神会/南岳怀让与青原行思/马祖道一/百丈怀海与《百丈清规》/石头希迁/五家七宗的形成/公案与机锋/禅宗语录
佛光普照:净土宗
阿弥陀佛与西方净土信仰/信愿行/念佛法门/慧远大师/善导大师/末法观念/永明延寿/禅净合流/观音信仰/净土宗经典
第五章 觉悟之道:佛教的核心信仰
法界缘起:佛教的宇宙观和世界观
三千大千世界/“劫”与世界灾难/“器世间”与“有情世间”/“四大假合”与“五蕴无我”/无明:轮回之根
六道轮回:佛教的生命观
轮回现象与六道形成/十善与十恶/十法界/生命轮回的过程/中阴与中阴救度
果彻因源:佛教的缘起论与因果论
“因”与“缘”/因果的相互转化/万有因果律/缘分/因缘思想与慈悲观念/十二因缘
转迷成悟:佛教关于觉悟的认识
妄想执著/虚假的世界/邪见的产生/贪嗔痴“三毒”/佛教正见: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戒定慧“三学”/五戒/禅定/般若智慧/五种般若
第六章 入世应用:佛教与世间的关系
二谛融通:真谛与俗谛
功德与福德/布施/化城喻/到岸舍筏/四依法
道场庄严:佛教的礼仪
佛教礼仪的形成/礼拜与合十/香、花、烛等供养礼仪/斋戒仪式/早晚课诵/三皈依仪式与受戒仪式/忏悔仪式与水陆法会/梁皇宝忏/慈悲三昧水忏
身云妙现:菩萨信仰
文殊道场五台山/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罗睺寺/菩萨顶/普贤道场峨嵋山/报国寺/伏虎寺/清音阁/金顶礼普贤/观音道场普陀山/《普门品》/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地藏道场九华山/新罗太子金乔觉/化城寺/肉身殿/百岁宫/祇园寺/弥勒菩萨与弥勒信仰/布袋和尚与“大肚弥勒”/鱼篮观音/菩萨应化世间的真意
第七章 佛教圣地:物质文化层面看佛教
古刹巡礼:佛教的名山与名寺
宝刹含义/寺院、兰若、丛林/汉传佛教寺院建筑的布局/塔的起源与规制/石窟与石窟群/中岳嵩山/南岳衡山/江西庐山/江西青原山/云南鸡足山/浙江天台山/杭州天竺山/福建鼓山/广东丹霞山/各具特色的中国名寺/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响堂山石窟群/大足石刻/丰富多样的中国名塔
佛像庄严:佛教的造像与雕塑
佛教造像的起源与发展/“三十二相”与“八十种好”/佛像的“手印”/各类菩萨像/罗汉像/“十八罗汉”与“五百罗汉”
法器曼妙:常用的佛教器具
钟/鼓/磐/木鱼/铙钹/板/僧人的三衣/袈裟/钵/念珠/蒲团/锡杖
第八章 心灵净土:精神文化层面看佛教
幽玄旨趣:佛教的文学与文学的佛教
佛教经典的文学性/法句经/譬喻类经典/法华七喻/佛传、佛赞类作品/佛本生经典/大乘佛教经典
导语
本书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佛教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轶闻传说,以知识链接的形式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佛教的基础知识,专业性和可读性融为一体。
本书语言深入浅出,是学习佛教知识的通俗读本,是了解佛教文化的便捷途径。
精彩页
觉行圆满:佛祖释迦牟尼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三大宗教中历史最悠久、流传最广泛的宗教。佛教产生的两千五百多年以来,以其多元性与包容性、变异性与恒久性的统一,显示了坚韧的生命力。佛教产生于印度,但其后主要流传于中国,并由中国传播到日本、韩国等国家。佛教与中国的儒家、道家思想相融合,一方面,它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给中国文化输入许多新的思想资源;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也渗入到佛教中,形成中国化的佛教。不了解佛教,也就很难理解中国文化的真实发展历程;不了解中国佛教,也很难把握佛教思想的真谛。
要了解佛教,首先要了解“佛祖”释迦牟尼,也就是古典长篇小说《西游记》里所说的“如来佛”,他是佛教的创始人和布道者。
公元前565年,在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诞生了一位王子,他的名字叫乔达摩·悉达多,这位王子后来出家修道,最终觉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理,被称为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也就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
通常认为,释迦牟尼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是古印度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伦理学家和教育家。这一点与中国的孔子非常相像。但历史上真实的释迦牟尼一生事迹已很难考察清楚,包括他的生卒年代,也是后人根据众多历史资料,采用不同的方法推算出来的。上面所说的以公元前565年为释迦牟尼的诞生年,只是目前得到大多数人承认的一种说法。
记载释迦牟尼事迹最主要的作品是流传至今的各种佛陀传记,通常称为佛传典籍或佛传文学。译成汉语的著名佛传有《中本起经》二卷(东汉·康孟祥译)、《太子瑞应本起经》二卷(吴·支谦译。异译有南朝刘宋时期求那跋陀罗译的《过去现在因果经》四卷)、《佛本行集经》六十卷(隋·阇那堀多等译)以及《佛所行赞》五卷(马鸣著,北凉·昙无谶译)等。这些佛传往往与神话交织在一起,充满神异色彩,例如说悉达多太子右肋而生、七步能言等。
按照佛教内部的说法,释迦牟尼一生的事迹可以概括为所谓“八相成道”,八相分别为:
一、降兜率——先住于兜率天内院,欲降生人间,先观五项合宜之机, 即时间、地点、国家、家庭及父母,然后下降人间。
二、托胎——乘着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莲花,降入母胎。
三、出生——在蓝毗尼园,从摩耶夫人右胁出生。
四、出家——年二十九岁时,因感受到世间无常,欲追求宇宙人生真理,解脫生死痛苦,离开王宫,入山修道。
五、降魔——在尼连禅河附近的苦行林,修六年苦行后,到伽耶山附近的菩提树下,金刚宝座上,降伏魔军。
六、成道——夜睹明星,豁然悟道,时年三十五岁。
七、转法轮——成道后四十五年间说法度生。
八、入涅槃——世寿八十,在拘尸那拉城娑罗双树间,示入涅槃。
按照这种说法,释迦牟尼并非普通人,而是早已成佛,他这一次来到人间所做的一切都是“示现”给我们看的。而且不光是释迦牟尼佛,世间一切佛示现在人间,都会经过“八相成道”的过程。
根据佛传,我们按照“八相成道”的顺序对释迦牟尼一生的事迹做一些介绍和解说。
释迦牟尼的父亲净饭王是迦毗罗卫国的国王,母亲摩耶夫人是拘利国的公主。摩耶夫人生产前,按照当地的风俗,要到母家去。当她走到迦毗罗卫城与天臂城之间的蓝毗尼园,感觉累了,便到园中憩息。此时正是鸟语花香的春天,娑罗树繁花盛开(按照中国的农历推算,这一天是四月初八日,这是元代以后才正式确定下来的),王后走到娑罗树下,想去攀扶树枝,忽然有一枝自动垂到她的手边,她伸手握住,端然而立,悉达多太子就从她右胁出生了,出生后就向四方各走了七步,同时口中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传说当时天上飘落香花,还有九龙吐水为太子沐浴,悉达多太子诞生七天后,母亲就去世了,他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抚养长大。按照佛教的说法,摩耶夫人是升到了忉利天宫中,后来太子成佛后,还曾到忉利天宫中专门为母亲讲解佛法。
P3-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本书学会佛教常识(双色图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培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076455
开本 16开
页数 3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2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478
CIP核字 2010209048
中图分类号 B94
丛书名
印张 20.25
印次 10
出版地 北京
235
166
1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3:4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