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边城/语文新课标必读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本书为“世界文学名著”丛书中的一本,由著名作家刘心武主编,配合语文教学,对《边城》这部名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并附有名家导读、读后感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内容推荐

《边城》是京派小说家沈从文先生享誉世界文坛的代表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代表作。《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采用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特色的别具一格的写作手法,描绘了湘西地区所特有的风土乡情。小说通过对天保大老、傩送二老两兄弟与船家少女翠翠曲折爱情的描写,彰显了当时湘西地区人民的淳朴、善良与美好,同时让读者对传统道德观、现实的人性实践与爱情三者关系展开了新的思考,小说凭借独具匠心的艺术魅力和对乡土风情的生动描写,蜚声海外,吸引了无数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目录

书路导航

题记

人物关系表

精彩语段

一[精读]

二[精读]

三[精读]

四[精读]

五[精读]

七[精读]

十[精读]

十一

十二

十三[精读]

十四[精读]

十五[精读]

十六

十七[精读]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精读]

延伸阅读 《边城》书评

长河[题记]

试题练习

参考答案

试读章节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①,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小溪流下去,绕山蛆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廿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一次连人带马,约可以载二十位,人数多时则反复来去。渡船头竖了一枝小小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面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废缆上,船上人则引手攀缘那横缆,慢慢地牵船过对岸去。船将拢岸了,管理这渡船的,一面口中嚷着“慢点慢点”,自己霍地跃上了岸,拉着铁环,于是人货牛马全上了岸,翻过小山不见了。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仍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量,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

不成,不管如何还是有人把钱的。管船人也为了心安起见,便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峒去买茶叶和草烟,将茶峒出产的上等草烟,挂在自己腰带边,过渡的谁需要这东西皆慷慨奉赠,估计那远路人对于身边草烟引起了相当的注意时,便把一小束草烟扎到那人包袱上去,一面说:“不吸这个吗,这好的,这妙的,送人也很合适!”茶叶则在六月里放进大缸里去,用开水泡好,给过路人解渴。

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小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年纪虽那么老了,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地很忠实地在那里活下去。代替了天,使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于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朋友为一只渡船与一只黄狗,唯一的亲人便只那个女孩子。

女孩子的母亲,老船夫的独生女,十五年前同一个茶峒军人,很秘密地背着那忠厚爸爸发生了暖昧关系。有了小孩子后,这屯戍军士便想约了她一同向下游逃去。但从逃走的行为上看来,一个违背了军人的责任,一个却必得离开孤独的父亲。经过一番考虑后,军人见她无远走勇气,自己也不便毁去作军人的名誉,就心想:一同去生既无法聚首,一同去死当无人可以阻拦,首先服了毒。事情业已为作渡船夫的父亲知道,父亲却不加上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地过下去。女儿一面怀了羞惭一面却怀了怜悯,仍守在父亲身边,待到腹中小孩生下后,却到溪边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在一种奇迹中这遗孤居然已长大成人,一转眼间便十三岁了。为了住处两山多篁竹,翠色逼人而来,老船夫随便为这可怜的孤雏,拾取了一个近身的名字,叫作“翠翠”。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出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人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地在水边玩耍了。

老船夫不论晴雨,皆守在船头,有人过渡时,便略弯着腰,两手缘引了竹缆,把船横渡过小溪。有时疲倦了,躺在临溪大石上睡着了,人在隔岸招手喊过渡,翠翠不让祖父起身,就跳下船去,很敏捷地替祖父把路人渡过溪,一切皆溜刷在行,从不误事。有时又与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与祖父一同动手,船将近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

风日清和的天气,无人过渡,镇日长闲,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门前大岩石上晒太阳,或把一段木头从高处向水中抛去,嗾身边黄狗自岩石高处跃下,②把木头衔回来。或翠翠与黄狗皆张着耳朵,听祖父说些城中多年以前的战争故事。或祖父同翠翠两人,各把小竹做成的竖笛,逗在嘴边吹着迎亲送女的曲子,过渡人来了,老船夫放下了竹管,独自跟到船边去,横溪渡人,在岩上的一个,见船开动时,于是锐声喊着:

“爷爷,爷爷,你听我吹——你唱!”

爷爷到溪中央便很快乐地唱起来,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振荡在寂静空气里,溪中仿佛也热闹了一些。(实则歌声的来复,反而使一切更寂静一些了。)

有时过渡的是从川东过茶峒的小牛,是羊群,是新娘子的花轿,翠翠必争着作渡船夫,站在船头,懒懒地攀引缆索,让船缓缓地过去,牛羊花轿上岸后,翠翠必跟着走,站到小山头,目送这些东西走去很远了,方回转船上,把船牵靠近家的岸边。且独自低低地学小羊叫着,学母牛叫着,或采一把野花缚在头上,独自装扮新娘子。P1-4

序言

经典与名著是人类文明的积累和文化思想的结晶。它凝结了人类的智慧,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并得到了读者的认可。当今社会,我们更需要通过阅读名著来与古人交流,了解世界各国精彩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成就,从而获得启发,拓展人生。

从小学到中学,是一个人的心智由懵懂开始走向成熟的阶段。中外名著的作用,就像是为我们的心灵打开一扇又一扇窗户。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也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美好的作品能让我们看见了外面那五彩缤纷的世界。我们通过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来了解西班牙文化;通过莎士比亚的悲喜剧集来了解真正的英国;通过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来见证前苏联历史的宽广和苦难。经典名著就是一个国家的名片,阅读它们是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捷径。一套全面而意义深刻的经典人文教育丛书对中小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至关重要。它起着传承和净化,启迪和感悟,融个人的经历和经典的养分于一体的作用,是中小学生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方块字”语文新课标必读经典是为全国中小学生量身打造的中外名著系列丛书。我们希望这次修订后的“语文新课标必读经典丛书”内容更原汁原味、知识更实用、针对性更强。它一定能成为中小学生朋友的良师益友。本套丛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选本。所选图书为现行教材、大纲、新课标所指定必读名著;是经过几年市场检验沉淀精选出来的最受中小学生喜欢的名著。

其二,体例。无删减,原文原著呈现;书中设置作者简介、创作背景、特色人物、人物关系表、旁批、注释、思考练习题等栏目。

其三,作者队伍的现代性和专业性。本丛书的编者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界权威或从事外国文学教育的老师。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与独到眼光,精益求精,能满足学生日益提高和不断变化的阅读需要。

广大的中小学生朋友们,这是一片广阔的阅读海洋,这是一次精神的游历,进入其中你们会获得一次神奇的体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边城/语文新课标必读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沈从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崇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324759
开本 16开
页数 1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图书小类
重量 0.1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6.5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40
170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3: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