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拎起寂寞的影子(精)
内容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能让你读到林清玄先生鲜为人知的另一面的小书。
先生的质朴文字渗透着他对台湾这片土地的热爱与赞美,这些台湾独具的风土人情在先生细腻的描写之下令人神往,这对于当今身处焦虑都市的我们来说,无异于一次心灵洗礼,回望过去,情怀依旧。
作者简介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散文大师,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二十岁出版散文集《莲花开落》,正式走上散文创作的道路;三十岁前揽尽台湾各项文学大奖;三十二岁时入山修行三载,出山后写成“身心安顿”系列,风靡整个台湾地区;四十岁出版“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
他在文学上悲智双运,情境兼容,不断创造推新,自成一家之言。三十多年来,他著书百余部,且本本畅销。他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大陆、港台地区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教材,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
目录
第一辑 乡村的脸
拎起寂寞的影子
一张发了霉的影窗 大甲妈和她的子民们
吼门海道的一颗宝石
海的儿女
繁花的都城
武陵人
美浓小镇的唐宋山水
烟波江上的制陶人家剃刀·阉刀·槟榔刀
香蕉王国
阿公阿婆游台湾
第二辑 都市的脸
布马·皮影·新公园
为平剧的乡下表哥喝彩
温泉乡的吉他
华西街印象
雨后初荷
夜的陀螺
都市的脸
中国卡通的道路
为厂商和消费者动脑
大违建“中华商场”何去何从?
乐器外销市场的百尺竿头
导语
林清玄是台湾地区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每个人都在课本里读过他,是无数人的心灵导师。
本书内容首次在大陆出版,也是林清玄去世后首部在大陆出版的作品。皮影戏、剃头刀、进香、烧陶……城市化背后寂寞的身影,从温一壶月光下酒到台湾乡事,以悲悯之笔,写尽乡土台湾的落寞。
书评(媒体评论)
林清玄先生的文章,大多从身边人人都能感受的
事例,谈人生的至善至美,充满禅境的喜悦,吸引人
们进入一种质朴寻常,又自主尊严的精神境界。
——余秋雨
文如流水,语似冬阳!
——星云大师
他(林清玄)显然是特立独行的,只是不愤世,
不嫉俗,不令人如鲠在喉,姿态超然,风度温和。
——《读者》
精彩页
拎起寂寞的影子
黯淡的灯影
锣声已经响了。
经过几个转折,走在离彰化百姓公庙不远的小路上就已经清晰地听见,锣、鼓、木鱼夹杂着胡琴的声音,自夜空中响亮起来,似水的月光把屋子与路映得很有层次。
这不是普通演戏的锣鼓声,而是很少做公开演出的皮影戏锣鼓,这又不是一般公开的皮影戏演出,而是光复三十年来台湾的第一次皮影戏比赛。
走到比赛的会场,场内三百张椅子已坐满了八成的观众,大家正以热烈高昂的情绪期待皮影戏的演出,因为坐在场中的观众有绝大多数是没有看过皮影戏的。
响亮的锣鼓声敲击了一阵子,便开始了扮仙的仪式,这是台湾地方戏做野台演出时的必要开始,一方面是酬神,一方面也有祈福的意思。扮完仙,正戏便开始了,今天演出的戏目是《李世民大闹凤凰山》,这是一般地方戏很少演出的戏目,在场的老戏迷都相互问着:“或者是皮影戏特有的剧目吧?”
既是光复以来首次皮影戏比赛,应该有它特殊的意义,它应该是庄严的,也应该是受重视的,可是当我访问了在场的评审人员后,却推翻了原先预想的意义。在场的三位评审竟然都是不懂皮影戏的,其中只有一位看过一次皮影戏,其余两位都还是第一次观赏皮影戏。
地方戏剧协进会总干事叶子枫说:“这一次的皮影戏比赛,是因为香港木偶节来函邀请我们的一个皮影戏团体参加演出,台湾目前仅剩五个皮影戏团,为了公平起见才用公开比赛的方式选拔。可是来报名参加的皮影戏团却只有两个。”
叶子枫是中部人,台湾的皮影戏通常在南部乡下演出,致使他仅在多年前观赏过一次。另两位评审虽也是布袋戏和歌仔戏的专家,对皮影戏却一无所知,只能用其他剧种的标准来评审。对于皮影戏,这或许不是公平的。
连评审委员都不知道皮影戏,更何况是坐在庭前的观众们。这时候我坐在皮影戏小小的戏台前,灯光从戏幕后打出来,显得有一些昏黄,加以在幕上跃动的戏旭仔,使灯光与庙前的水银灯相比,显得格外的黝黯。
我想到,一位艺人当他卖命地演出,竟找不到一位看懂的相知的人,他心中的灯如何能不黯淡呢?
一代不如一代的构成
在中国的地方戏里,皮影戏是最小的一个剧种,它的构成有的五人,有的六人,由于它的布幕小、人数少,随时随地都可以演出。
以一个六人的剧团为例,其中一个打鼓,一个敲锣,一个演主戏,一个唱曲,一个拉胡琴,一个控制灯光做杂务,这样的演员数自然无法与大戏相比,但是却能五脏俱全,是一种发展成熟的戏剧艺术。
此次参加皮影戏比赛的两团,一是永兴乐皮影戏团,一是复兴阁皮影戏团,两个团体都来自高雄县弥陀乡——高雄县弥陀乡和大社乡一直是皮影戏的大本营,我们从他们的剧团构成或者可以体知皮影戏团许多不为人知的特色。
第一天演出的是永兴乐皮影戏团,他们共有六个演员,分别是:
张做——六十八岁,担任唱曲。
张岁——五十一岁,担任主演。
张福周——二十四岁,协助主演。
张振福——二十八岁,拉胡琴。
张振胜——十九岁,打鼓。
张福裕——十九岁,敲锣。
从这个剧团的名单,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家庭式剧团,这也是台湾皮影戏团的特色。张做与张岁是兄弟,自小就跟着父亲的皮影戏团跑天下,然后从父亲手中接过皮影戏团。其余张福周、振福、振胜、福裕都是他们的子侄,也是从小跟着父亲闯荡江湖,永兴乐皮影戏团就是这样传了几代了。
根据民间传说,台湾的皮影戏是由潮州一位有名的艺人阿万师,随着郑成功的军队将皮影戏带到台南。清兵入台后,阿万师避居高雄县弥陀乡,皮影戏就这样传下来了,后来慢慢演变成子承父业代代相承的样子。如果传说属实,永兴乐皮影戏团应该也是阿万师后代的一脉。
在皮影戏最盛的台湾光复初期,戏团的成员都是以演戏为专业,可是永兴乐皮影戏团已经无法以演戏为专业了,他们以种稻子为主业,演皮影戏成为可有可无的副业。问起来,团主张做说:“一年演不到几棚戏,靠这个生活不是老早饿死了!”
也因为演皮影戏的收入低微,使得父执传戏时无法专心,弟子在学习时也不能尽得上一代的真髓,学得比较像样的弟子又因兼业而没有创造力,就免不了沦入一代不如一代的命运了。
P3-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拎起寂寞的影子(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清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554052
开本 32开
页数 26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65
出版时间 2020-04-01
首版时间 2020-04-01
印刷时间 202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48
CIP核字 2019286776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192
139
2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6: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