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日本史(第二版)
内容
作者简介

康拉德·托特曼,美国耶鲁大学荣誉教授,同时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西北大学教授日本史课程,出版专著10余种,包括《日本简史》(1981年)、《早期的现代日本》(1993年)、《前工业化时期朝鲜和日本的环境观》(2004年)等。

内容简介

这本资深性与可读性兼具的著作叙述了从公元前8000年至现在的日本历史。作者把日本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蒙昧时期、分散的农业社会时期、集中的农业经济时期和工业化时期。在这个框架中,作者描述了日本民族与环境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模式,考察了日本政治史、社会一经济史和文化史的相互作用,提供对日本历史现代、全面、易于理解的叙述。
《日本史(第二版)》揭示了日本从16世纪到19世纪的大量历史细节,并且充分覆盖到20世纪,即当这个岛国民族成为世界历史舞台上重要角色的时期。《日本史(第二版)》根据全新的历史材料,探讨了日本的外交和国内政治事务、经济发展和变化,阶层、性别和种族,意识形态和政治决策,各艺术门类中的文化生产,文学、音乐和大众娱乐以及环境问题。

目录

中译本序言
修订版前言
前言
致谢
概图
引言
第一部分 序章
简介
年表
第一章 地质、气候和生物区系
今日日本地理
地质遗产
气候和洋流的影响
生物遗传
第二章 从原始时期到农业的出现
早期采集渔猎者
后期采集渔猎者
农业的出现
第二部分 分散的农耕者时代(公元前400年-公元1250年)
简介
年表
第三章 公元671年前的政治统一
大陆影响
物质基础
争夺霸权46
第四章 律令制的建立(672-750年)
政治情况
各种来源
都城的创建
国家教会的形成
750年的律令国家
更广阔的背景
第五章 律令制的适应与衰退(750-1250年)
政治情况
稳定的因素
改变的力量
第六章 古典的高级文化(750-1250年)
开端
繁荣:摄关家全盛期
扩展:后期岁月
第三部分 强化农业的时代(1250-1890年)
简介
年表
第七章 紊乱的世纪(1250-1550年)
生产和分配中的一些趋势
政治情况
第八章 中世的高级文化(1250一1550年)
权门文化
宗教发展
口头文学
第九章 幕藩制的建立(1550-1700年)
政治情况
1700年的幕藩体系
第十章 成长的年代(1590-1700年)
增长的几个方面
京都复兴
平民高级文化的丰富
第十一章 停滞与衰退(1700-1850年)
……
第四部分 工业化时代:早期年代(1890年一现在)
附录
索引
译后记

精彩书摘

《日本史(第二版)》:
气候和洋流的影响
在最广的层面上,有两股主要的气候力量决定了日本的天气。占优势的西风吹过欧亚大陆,从这片群岛上刮过,继续朝东穿过太平洋。巨大的气旋流从西赤道太平洋升起,旋转朝东北而去,越过日本及邻近地区。到了冬季,来自西伯利亚的寒冷气团就支配着日本一带的天气。持续的冷风从西北掠过日本海,收集起湿气,在本州山区的西边堆起几英尺厚的雪。当冷空气投下它湿气的重载后,就越过较高的山脉,刮过东坡,为山间谷地、沿海平原和城市带来了寒冷但相对较干燥的天气。
春天,西伯利亚的气团变暖了,失去了它的密度,使得太平洋上空的气流能够把来自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较暖空气带到东北亚。这种暖而潮湿的空气在6月和7月会覆盖九州,并且扩散到四国和本州。由此导致了暮春的“梅雨”,然后就让位于更为干燥、也够热够闷的夏季——尽管这条岛链是在北纬,这样的气候保证了广泛的水稻种植。
夏热之后是难以预测的秋雨,它伴随着台风。这些狂风暴雨在西太平洋生成,以顺时针方向的大弧形运动,开始是向西,朝菲律宾和南中国而去,然后又掉头朝北,最后又朝东。抵达日本的第一批台风一般是袭击琉球群岛和九州南部,随着秋天的深入,后面那些台风则朝东横扫四国和本州,一直到11月它们才会不造成损害地越过这片群岛东南的海面。狂风暴雨朝东的转向,是因寒冷天气的回来而导致,寒冷天气又带来了西伯利亚的气团,使它能够推开大洋空气,重新建立自己在日本上空的冬季支配地位,引来新一年的天气轮回。
这种一年一度的轮回对日本文明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确保了这片群岛充足的降水量,它每年不规则地从西南部的超过200厘米到东北部的大约100厘米不等,整个国家平均为180厘米。这样的湿度使得日本列岛能够有难得的茂密森林覆盖,但陡峭的山坡遇上大量的降水,也使得列岛成为世界上自然侵蚀程度最高的地方之一。而且,这种侵蚀又因人类活动和地震及火山的爆发而进一步加剧。这些因素让日本有了那些沉积盆地的财富,但也使得山边极易受到侵蚀和山崩,所以一般不适宜于农业耕作,甚至不适于放牧。所以,就日本作为一个整体而言,气候进一步强化了从宜于耕作的地方到不适于耕作地方的突然改变。
这条岛链的山脊,以及从北到南的漫长长度,导致了气候的多样性,这就形成了前面所提到的地区差异。太平洋海岸一带通常的晴朗冬季,使得这里的居住相对快乐,尤其是从关东朝西南去。另一方面,在日本海一带,尤其是从能登半岛朝北,寒冷多雪的冬天阻碍着人们的定居。而且,尽管年降水量在这一地区很高,但大部分是雪,它们随着春天的到来而流进海中,给予庄稼的水量并不大。
本州北部的夏季天气,尤其是日本海沿岸,也不适于农业。这一地区受到了山濑浓雾效应的影响,来自鄂霍次克海的冷空气有时会占据整个夏季,明显地降低气温,造成农业减产。山濑浓雾效应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尤其巨大,因为日本种植水稻的绝大多数品种(日本粳稻),如果要长得好,夏季的温度就必须达到平均20摄氏度或更高。①温度降低2—3度,就会带来水稻产量30%一50%的减产,而山濑浓雾效应对温度的影响是会超过这个幅度的。
不过,山濑浓雾效应并不过分深入到东北的太平洋沿岸,在更为靠南的这个地方,绝大多数降水是下雨,下雨主要是在春天、夏天和秋天,对种植大有好处。即使是秋天的台风——它们把自己的绝大部分湿气下投在南部沿海一带,所起的也是好作用,因为它们有助于冬季作物的开始生长,在日本南部几个世纪以来就种植这些冬季作物。
总之,在过去的两千年中,无论是就气候而言还是就降水模式而言,都鼓励日本人集中在南部沿海地区定居,最为集中是有庇护的内海一带,人们是在犹豫中很晚近才朝东北去定居。东北部地形对生产的限制又因气候而进一步加剧,导致农业产量相对较低,也靠不住,艰辛且又具有歉收的风险要大得多。
所以,每年气候的这种节奏就形成了日本的农业能力,加剧了地区差别。而且,从一个更宽阔的角度看,气温的这种波动也影响了这片群岛的生物区系以及它们所维持的人类文化。气候的长期变化对石器时代文化的形成起到了主要作用,它可能在公元200—300年时刺激了有组织的社会的兴起。而气候的短期变化则对更为晚近的历史产生了具体影响,最明显的就是影响了12世纪80年代的政治事件——所谓的源平战争,并对后面几个世纪周期性的庄稼歉收和饥馑产生了影响。这些饥馑中最有名的两次——17世纪80年代的和19世纪30年代的,是那样惨烈,一直到今天“天明饥馑”和“天保饥馑”这样的词仍能引起社会大灾难和人相食的想象。
日本南部所享受的普遍的气候和地形优势,又因海面上大洋潮流的效应而进一步强化。南部海岸因“日本洋流”或“太平洋暖流”而变暖,这股洋流从菲律宾以东带来了赤道的海水,朝北经过琉球群岛,朝东沿着日本南部海岸流动,经过关东平原,一直流入太平洋。在北边,与这条路径相反,千岛洋流或“千岛寒流”带来了北极的海水,沿着千岛群岛南下,经过北海道,朝向本州北部的东海岸,降低了气温,缩短了农作物的生长期。尽管这两股洋流都有助于维持海岸一带的海洋生物,带给这片群岛丰富而多样的鱼类、贝类、海藻类和其他海洋产品的资源,但它们也加剧了东北部与西南部的差别。
温暖的“日本洋流”的一个分支,经过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但它温暖海岸线的力量因来自鄂霍次克海朝南流动的寒冷海水的掺入而降低。这股洋流的主要贡献就是维持了至关重要的海洋生命,并靠着由西风而产生的波浪的支持,促进了海岸沙滩的运动,这种运动有规律地阻塞了河口,逐渐形成了沿海低地。在几千年的时间内,河与海两者合舞的节奏,形成了沙丘与沼泽的交替,它们排列在能登半岛北部海岸的大部分地方。

精彩书评

《日本史》是近几十年来英语世界中极有洞察力、有启发性的关于日本历史的研究,广泛受到老师、学生、学者和普通读者的喜爱。
  ——《时代周刊》
托特曼的这本著作反映出作者的博学、宽阔的视野和深厚的人文主义关怀。它非常符合教育工作者和绝大多数普通读者的口味。
  ——《日本研究杂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日本史(第二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康拉德·托特曼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82427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15-07-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1: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