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IBM--随需应变/华新世纪管理咨询/百家企业文化工程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讲述世界顶尖企业文化故事,分析企业文化个案的权威研究。本书不仅描述了IBM原汁原昧的企业文化理念和故事,还诠释了从老沃森开始就在IBM内部形成的近乎宗教的信念力量源泉。

内容推荐

IBM这只“会跳舞的大象”,其一举一动无不让世界为之侧目。众所周知,从1 969年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阿波罗宇宙飞船,到1981年成功飞上太空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无不凝聚着IBM无与伦比的智慧。很多美国人在谈起IBM时经常这样说: “lBM是国家的财富。”  虽然也历经风雨飘摇,但信念的力量使IBM续写着辉煌。从创建初期的“沃森哲学”,到如今的“随需应变”,IBM这个“蓝色巨人”还在以自己独特的舞步迈向未来。本书不仅描述了IBM原汁原昧的企业文化理念和故事,还诠释了从老沃森开始就在IBM内部形成的近乎宗教的信念力量源泉。

目录

第一章IBM回眸/1

IBM发展史/1

I:BM领导人/15

第二章IBM的企业文化/29

IBM企业文化内容/29

IBM企业文化内涵/31

第三章IBM企业文化故事/45

故事1 “我的缺点是喜欢雇用推销员” /45

故事2“IBM日” /50

故事3 IBM就是最佳服务,/53

故事4兰德公司已经行动了/58

故事5艰难的IBM/360计划/64

故事6 “奖励你一万美元!” /71

故事7 魔鬼”训练/74

故事8经理是他下属的助手/79

故事9敞开大门,畅所欲言,"82

故事10“只要你点头,一周内工厂就能建好”/86

故事l l“噢,我看他根本不适合担任这项工作’’/89

故事12 “汤姆在纽约招待他们” /93

故事13 “这是IBM” /97

故事14 “我们是肯定不会干的” /104

故事15 “深蓝”——人机大战/107

故事16 “你知道香蒂丽吗?” /112

故事17 “我们正在成为市场中的笑柄” /117

故事18杀手程序——Notes/122

故事19 IBM需要“野鸭子” /126

故事20脱胎换骨——IBM价值观的变革/131

第四章华新世纪文化点评/135

IBM——会跳舞的大象/135

主题链接/143

郭士纳谈IBM的企业文化/143

信念的力量/151

“沃森哲学” /152

传承与变革/156

参考资料/159

试读章节

 

  面对挑战

坦率地说,如果我能够选择的话,我肯定不会选择去与IBM的公司文化针锋相对。因为一方面,我的主要关注点在公司战略、分析以及衡量问题上,我已经从这些问题中看到了成功的希望,而且像所有其他人一样,我愿意做那些根据我的早年工作经验来看是管用的和有效的事。当我发现公司里有许多聪明人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们能够从全新的角度来看待我们的业务、制定成功的战略、投资一个新业务领域,或者形成一个新的成本结构。

相形之下,去改变数十万员工的思想态度和行为模式。就是一件非常非常难以完成的任务。商学院不会教给你该怎样去做这件事;你也不可能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公司的总部来领导这一场革命;也不能仅仅依靠发表一两次演讲或者为公司写一个新的座右铭并宣布说公司从现在开始拥护这一座右铭以作为新的公司文化;你既不能下命令取消这种公司文化,也不能创造一种新公司文化。

你所能做的,就是为公司转型创造条件。你可以提供鼓励;你可以指出并明确市场现实以及目标。但是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必须学会信任。实际上,从终极意义上来说,管理并不是让管理者去改变文化,而是去邀请员工自己来改变文化。

或许在这一过程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就要算是让IBM的员工接受这个邀请了。因为IBM的员工已经习惯于等级制度,而且他们也不愿意为公司的事务而承担个人责任。与那种积极获取可利用资源和权威的行为相反,IBM的员工一般都是等待老板来告诉他们做什么,然后,如果他们不愿意,他们可以不理睬老板的命令。从根本上说,我的文化改革的最深层的目标,就是要让IBM:的员工重新相信自己——相信他们有能力自己做决定,决定自己的命运;而且相信他们自己已经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这就是要把他们从沮丧的心灰意冷中解脱出来,唤醒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谁——别忘了,你们就是IBM!而且还要让他们像一个求知若渴的、好学的、有主动精神的人一样,能够团结一致地思索和行动。

换句话说,在我努力让员工听我的话、理解我们需要往哪里去并跟着我向那个方向前进的同时,我还必须教会他们不要再去做一个盲从者。这不是一个逻辑的和线性的挑战,这是一个反直觉的、以社会心理暗示为中心的和感性的东西,而不是理性的东西。

尽管这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但鉴于其至关重要,我们还是必须吞下这杯难饮的苦酒,承担这场文化改革的任务。我知道,这将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这是我的保守估计)。而且我也知道这场革命的领导人还必须是我一一我必须为此付出大量的私人活动时间以便胜利完成这场革命。我必须对我所做的事保持公开和坦率的态度,我还需要我的管理团队与我共同合作。我们必须公开坦言文化、行为、信仰——不能含糊其辞。 ——(选自《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中信出版社,北京,2003年)P148-150

序言

总 序

国家的繁荣在于经济,经济的发展在于企业,企业的兴衰在于管理,管理的活力来自于企业文化。

世界500强企业管理演变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那些能持续成长的公司,尽管其经营战略和经营业务总是不断地调整以适应变化的外部世界,却始终保持着稳定的核心文化理念。譬如,通用电气永远推崇的三个传统是“坚持诚信,注重业绩,渴望变革”;沃尔玛的基本信仰是“尊重每位员工,服务每位顾客,每天追求卓越”;诺基亚的价值观是“科技以人为本”;惠普之道是“我们信任并尊重个人”;松下精神是“产业报国、光明正大、亲爱精诚、奋发向上、礼貌谦让、顺应同化、感恩图报”;英特尔精神是“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可口可乐的使命是“可口可乐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使每一个人为之振奋、从中受益”;宝洁的宗旨是“生产和提供世界一流产品,美化消费者的生活”;联想的核心价值观是“服务客户、精准求实、诚信共享、创业创新”;海尔的作风是“迅速反应,马上行动”;等等。在这些广为人知并受人尊重的卓越企业背后,都拥有卓越的企业文化。如果我们能够深刻了解如此优秀的企业文化,那么一定会理解这些企业长盛不衰的本源。

悠悠企业,管理为大,悠悠管理,人本为大。

企业在本质上无非经营两种资源,一是人力资源,二是客户资源。其实企业本身生产什么产品或提供什么服务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把经营管理的注意力聚焦在人办资源和客户资源上。这样,企业家和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和思路境界就全然不同了。

众所共识,人是企业的核心。如果要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潜在能力,那么首先就要充分了解人的需求和人性 特点——人有物质、情感、心理和精神需求,人性有善有恶。比如人有自私、懒惰、贪婪的特性,那么就需要用各种管理制度去抑制和约束;人也有爱心、勤劳、快乐的特性,那么就需要通过文化去激励和弘扬。

如果把企业比喻成一部机器,那么企业文化就是这部机器的润滑油。一部能够转动的机器一定是按照科学的设计和流程组成,企业也由各种工作环节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流程组合而成——这就是科学管理。但如何让这部机器转动得更正常更长久呢?这就需要润滑油,而这种润滑油就是企业文化。如果说科学管理是让你这么做而不那么做, 那么企业文化管理则能够让应该这么做的你做得更好。《重 构公司文化》一书的作者曾说:文化是种像钉子一样坚硬的 “柔软”东西,实施起来十分艰难,但取得的效果却牢不可破。

既然企业文化管理在企业中如此重要,那么企业文化究竟是什么呢?

根据一般理论,企业文化包括精神层面、制度层面、 行为层面和物质层面。企业文化的精髓在于企业的理念。我们认为企业的理念体系包括企业愿景、使命、精神、核心价值观等核心理念,还包括基本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企业愿景表明企业应该往哪里去,给所有员工一份希 望和盼头;企业使命表明企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企业为什么要存在和持续成长;企业精神表明企业在面临 重大事件或困难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理能量来面对; 核心价值观表明企业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的最高准 则;经营理念表明企业在未来三五年中的经营战略、经营思路、业务模式、业务组合等等;管理理念则是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所秉持的关于人才、领导、制度、沟通、学习、 创新、质量、服务等方面的基本理念或原则。愿景、使命、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等核心理念是相对稳定的.不论企 业未来如何发展,采取怎样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思路,都是 基本保持不变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相对于核心理念而言,则是相对变化的,根据企业的战略需求,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甚至变革。

应当如何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呢?我们认为,优秀的 企业文化要达到“三然”境界:本然、自然和超然。本 然,就是顺乎人的本性;自然,就是顺乎环境的规律,包括历史、社会的发展规律,管理的规律等;超然,就是顺乎人的精神和心灵的追求,即超脱物质和情感追求之上的追求。

要达到“三然”境界,我们强调在塑造企业文化时要秉持“四个牢牢不能忘记”:

第一,不能忘记我们是人。企业的核心是人。一个人的需求=物质需求+心理需求+情感需求+精神需求。其 实,一个企业管理的过程就是不断满足员工这四个层次需求的过程,其中心理、情感、精神是企业文化层面的需求。人追求富和贵,人追求尊重和公平,人追求表现、快乐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等等。只有顺乎和满足了人性的需要,企业文化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只有具有生命力的文化,才能焕发人性的智慧和激情,企业才可能基业长青。

第二,不能忘记我们是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科学管理知识和文化的同时,不能忘记我们管理的对象更多的是中国人。每个中国人的身上都流淌着中国五千年文化的血 液,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我们应该植根于中国 传统文化来创建和提升企业文化。我们把企业文化最核心 的内涵归纳为宽容、和谐、平衡、执行、制度、融合。宽容源于佛家的重要思想“恕”,和谐源于儒家的核心思想 “仁”,平衡源于《易经》的核心思想“变”,执行源于墨家的核心思想“行”,制度源于法家的核心思想 “法”,融合源于道家的核心思想“道”。中国革命的成功是因为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中国改革的成功就是因为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西方市场经济与中国社会经济相缝合,所以中国企业管理的成功必须把西方科学管理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这样我们的企业管理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  第三,不能忘记我们是企业人。企业是一个组织,员工是组织人,而不是农民。作为组织,要有组织原则、机 制、制度和战略,那么我们的企业文化就必须与我们的战略、制度和原则相匹配。从某个角度说,“农民+制度=员工”。制度是让想犯错误的人犯不了错,文化是让有机会犯错的人不愿意犯错。优秀企业文化的标志是与战略相匹配、与制度相融合、以绩效为导向。

第四,不能忘记我们是世界人。中国企业的文化,不能仅仅局限于自身区域文化、民族文化,更重要的是放眼世界,吸取世界的、西方的先进文化,融合到企业文化中,真正做到中西合璧,为我所用。

基于上述“四个牢牢不能忘记”,我们在帮助企业塑造文化时,分为四部曲:第一部曲是弘扬,弘扬公司员工已认同且执行到位的企业文化;第二部曲是提炼,提炼公司员工在行为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但没有总结的企业文化;第三部曲是提升,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一定有很多自身不足和局限性,需要国内外相对优秀的文化来提升;第四部曲是推广,企业文化重在推广,如果说前面的三部曲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那么后面的漫漫长征路依赖于企业文化的推广和持之以恒的实施。

中国的企业要完成从创业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的历练,必须关注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提升,这是刻不容缓的。只有企业文化的深入人心,企业的文化建设才不会出现 “两层皮”或者“魂不附体”的现象。我们意识到了这一点,并致力于为此做出持久的贡献。《百家企业文化工程丛书》正是在此背景下推出的。

基业长青是企业的终极梦想。在长期从事企业咨询和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相当多的老板和员工,更多的不是需要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理论,而是需要知道世界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内容是什么,企业文化背后发生的故事是怎样的,这对他们更有实质性的借鉴价值。

这套丛书拟从世界500强企业和中国著名企业中选择100家企业进行企业文化个案调查研究,通过故事理念化,理念故事化,洞悉世界优秀企业卓越理念的渗透和执行,以展现这些成功企业背后文化形成的轨迹和影响力。

在对百家企业进行企业文化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感谢多位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和企业家的关注和支持,非常感谢诸多专家学者所提供的大量资料和精辟的分析,更要感谢华新世纪所有同仁所付出的时间和心血。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 处。”我们期望通过本套丛书来推动中国企业文化的发 展,从而推动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因为企业是真正创造 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但愿我们的期望正是你们所期望的,但愿我们的成果正是你们所需要的,但愿我们的努力能为中国企业屹立于世界丛林贡献菲薄之力。  《百家企业文化工程丛书》编委会

书评(媒体评论)

IBM的企业精神是人类有史以来无人堪于匹敌的。没有任何企业会像IBM公司这样,给世界产业和人类生活方式带来和将要带来如此巨大的影响。      ——(美)《时代周刊》  IBM才是计算机行业的真正霸主,毕竟是它一手栽培了我。    ——微软董事长 比尔·盖茨  追求完美但没有达到,要比追求平常的标准但达到了好得多。   ——IBM创始人 老托马斯·沃森  任何一家企业为了谋求生存和获取成功,都必须拥有一套健全可靠的信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各种策略和各项行动方案。在企业获取成功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始终恪守这些信念。   ——IBM原CEO 小托马斯·沃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IBM--随需应变/华新世纪管理咨询/百家企业文化工程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莞//郭习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0059501
开本 32开
页数 1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4
出版时间 2005-03-01
首版时间 2005-03-01
印刷时间 200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1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471.266
丛书名 华新世纪管理咨询
印张 5.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7:2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