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江小涓学术自传(精)/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
内容
作者简介
江小涓,经济学博士。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16年,先后在工业经济研究所、科研局和财贸经济研究所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和教授,担任过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研究室主任、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国际经济和公共政策等。
在政府机构工作14年。先后担任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国务院副秘书长。
现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研究员。
目录
壹 早年经历
贰 大学生活
一 被动选学企业管理
二 硕士研究生时期和在《经济研究》发表论文
三 博士研究生时期和近距离接触改革热潮
四 改革中一次波折引起的思考
五 出国与眼界
六 撰写博士论文
叁 在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作的7年
一 工业发展研究
二 产业政策研究
三 中小企业、产业组织和过度竞争问题研究
四 改革问题研究
肆 在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工作的6年
一 利用外资问题研究
二 “入世”问题研究
三 服务经济研究
四 科技全球化研究
伍 在国务院工作的14年:政务工作中的学术思考
一 前期工作参与:参加中央文件起草和当选中共十六大代表
二 政府工作中的学术感悟
三 继续做学术研究
陆 时代呼唤:研究网络与数字时代的服务业
一 网络时代服务业性质的改变
二 体育产业——网络时代的典型服务业
三 经济理论面对的新挑战
柒 40年学习研究乐在其中
一 悟道之乐
二 育才之乐
三 天伦之乐
附 录
附录一 简历
附录二 学术代表作
附录三 主要获奖和受表彰情况
精彩页
早年经历
我于1957年出生在陕西省西安市,父亲江风,甘肃正宁人,长期在陕西省和西安市文化宣传口工作,离休前是西安市委秘书长。母亲丁力,山东五莲人,长期在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工作,离休前是陕西人民广播电台通讯采访部主任,首
席记者。父母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参加革命的大学生,家庭气氛平和、民主,对子女没有过多的约束,我从小也没有太多生活窘迫的感受。家里藏书颇多,父亲单位图书馆里还可以借到更多的书,主要是关于哲学、历史和中国文学的。父母坚信知识是宝贵的财富,鼓励我们多读书。我对父亲在家中形象的印记,就是坐在桌子边一本书一杯茶一支烟。1989年,我出国学习回来,把打工挣的钱给了父母一些。第二天一早,父亲就动作夸张地点了一沓钱,去书店买了一套新版的《资治通鉴》。母亲告诉我,此前他已去书店翻看过多次却没舍得买。我从小就喜欢看书,新奇又快乐的阅读体验让我受益匪浅,这样的兴趣和习惯贯穿了我终生。
“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我上小学三年级,父母双方都受到冲击。有一年多的时间,父母经常被隔离审查,哥哥又到处去串联,就我和五六岁的妹妹在家。不过邻居都挺和善,常常帮助我们。我从小自立性也较强,倒也没有碰到什
么特别困难的问题。
1969—1972年,父母下放农村,带着我们三个孩子一起去,地点是陕西南部的汉阴县高梁公社界牌大队。虽然那里很穷,但随父母一起,他们工资照发,乡亲们也很友好,我正处在不知发愁的年龄,因此这段经历在我的记忆中就是一
段轻松快乐的乡村时光,记住了很多田园景色、质朴友好的同学和自身水平有限却又极为努力的老师。但是这里的人们确实很贫穷,到了春上灶头断炊,政府提供一些三四分钱一斤的返销粮,一块钱就能让全家度过最困难的时期。但有不少人买不起,每到这时,到我们家借钱的人一个接一个。不少老乡确实还不起钱,很多人就用砍的柴偿还,一角钱一大捆,每到这时我们家里的柴垛子堆得和房子差不多高。后来我们启程返城时,全队几百人来送行。最令人意外的是,几乎所有借钱的人都尽其所能还钱,有人连夜从铁路建设工地上回来,走几十里路去亲戚家借钱。个别实在没有钱的,就会送来一些土特产。记得有一个老乡用竹竿串了八只鳖,说实在借不到钱,借我们的五毛钱就用它还了。当时我还小,只觉得好玩,后来回想起来这一幕幕挺感慨的。印象深刻的还有,虽然生活艰难竭蹶,老乡们却并非整日愁容满面,田间地头总是欢声笑语,晚饭后的“侃大山”也很幽默开心。
我的父母有一种无论处境如何都要做到最好的信念,也很关心孩子们的心理感受。从“反右”开始,父母的处境就不好了,在各自单位都受到歧视,“文化大革命”中也有伤痛的经历。但他们很少埋怨,至少不当我们面埋怨,很多事 情我们都是长大后才知道的。我母亲特别要强,刚到农村时,每家需要出一个劳动力修建水利工程,不过下放干部不在其中。当时家里许多事情没有安顿好,我母亲说我们家不搞特殊,我父亲身体不好,她就去参加了一个冬天的劳动,吃苦耐劳的程度让老乡非常吃惊,还被评为了“劳模”。
1972年,父亲调回西安市,到西安日报社当总编辑,全家又回到西安。恰逢西安卫生学校招生,我符合条件就报了名并被录取。1973年底,我毕业后在西安市中心医院当了护士。在医院做护士,能见到各色人等和各种社会现象,有许多病人治愈出院时的快乐道别,也要面对那些不治之症甚至死亡的场景。现在人们说不要去考验人性,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没有公费医疗的重病患者住院,面对可能倾家荡产甚至负债终生的医疗费用,人性不可能不受考验。在我当班时就
出现过病人因颅压很高头疼欲裂,夫家和娘家为支付医药费争吵导致病人跳楼身亡的悲剧。我当时的感觉是有痛无恨,两家都很穷,都有老人孩子要照顾。也有病人无钱支付医疗费因此不出院,在医院住了两年多。
1977年,我参加了农村巡回医疗队,在陕西最南部的镇坪县工作了将近一年。我所在的组在一个公社卫生院驻扎,也去县医院帮过忙。这里的农民很贫穷,许多人有了病长期在家耗着,请我们去诊治,是因为我们有一些常备药不收费。有时我们会建议一些重症患者去公社卫生院或县医院进一步诊疗,但基本上实现不了。有一个家庭,父亲是有收入的公职人员,五个孩子全部得肺结核,却只给两个男孩吃药。更早年我随父母下放到陕西省汉阴县时,我们房东的老大是村里的赤脚医生,他有一个药箱,我不知道里边装的有哪些药,但应该品种很少,而且不够用。我记得他多次来借钱,说这个月的药用光了,先借钱买一点。由于借钱不是整数,还专门解释过为什么要借1.1元钱,因为想买一瓶止疼片、一瓶甘草片和一瓶颠茄片(颠茄片是用来止胃痉挛的)。这种医疗服务是极为有限的。我记得生产队长有一个六岁的孩子,患了先天性心脏病,能治却因没钱治夭折了。
还有一家的儿媳妇,得了乳腺癌,医生说要100多元做手术治疗,家里人就说不治了,
导语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场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本书从参与改革的经济学家的角度出发,描绘作者在改革进程中历经的各种探索和博弈,同时融合经济学家的所思、所想、所学,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改革历程,呈现一幅曲折前进的经济改革纵览图。
内容推荐
本书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中的一册,由经济学家江小涓撰写,以第一人称叙述,从大学生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作的7年、财政与贸易研究所工作的6年、国务院工作的14年、时代呼唤:研究网络与数字时代的服务业、40年学习研究乐在其中等七个方面讲述了她的工作经历,围绕改革开放,结合其研究方向和重点领域,阐述研究过程,展现其研究成果及学术成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江小涓学术自传(精)/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江小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468137
开本 16开
页数 16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20-01-01
首版时间 2020-01-01
印刷时间 202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图书小类
重量 470
CIP核字 2019212526
中图分类号 F0-53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6
175
1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4: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