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存还是毁灭(人生终极困境的坦率指南)
内容
内容推荐
我们出世,我们生活,我们一路上受苦,然后我们死去,此后永远地被抹除。我们的存在不过是宇宙时空中的一次小小波动。难怪很多人要问 :“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在本书中主张,对上述问题的正确回答是 :“说到底,不为什么。”尽管有不多的慰藉,人的境况实际上仍是一种悲剧性的困境,这种困境无人可逃,因为困境不仅在于生,也在于死。
目录
序言
阅读指南 i
第1章 引论
第2章 意义
第3章 无意义
第4章 质量
第5章 死
第6章 永生
第7章 自杀
第8章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导语
★ 理想国“现代人生”系列新作
★ 廓清你我的隐秘心声——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艰难苦恨、百无聊赖、拼命挣钱、花钱保命、日复一日、子子孙孙……这一切所为何来?今天许多人的心底都各自隐藏着某种若隐若现的答案,但不知如何或不敢明确表达出来。就让这本书来帮你表达。
★ “你不是一个人”的慰藉——你分明感到是世界太过盲目甚至自大,希望如此稀缺,让你难有承诺,却又被周围的人纷纷指责太悲观、太丧?你不是一个人,错的也不是你。
★ 真正帮助人的辩论——没有进攻和煽动,没有话术和巧言令色,却考虑周详,滴水不漏,致力于讲清道理而非赢得面子,这样的辩论真正帮人理清思绪,启迪心灵。
★ 神秘作者,为自己代言——公众了解作者的信息很少,甚至不知他和“家人”的确切关系。他行走江湖,全凭著作:主题刚硬,论证严密,立场一贯,如处女作Better Never to Have Been:The Harm of Coming Into Existence。本书继续延续了这样的风格。
精彩页
地球不是处处都糟得像这个国家,但它毕竟属于“上帝的地球”:同属这个地球的还有索马里、津巴布韦、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叙利亚、阿富汗、缅甸及其他一些亚洲国家—姑且举几个很多人生活状况恶劣的地方。 就算在世界最好的一些地方,也会发生可怕的事情。人身袭击、强奸、凶杀时有出现,不义未能杜绝,儿童遭受虐待。幸好,这些恶行在西欧等地的发生率低于地球上状况较差的地方,但我想说的是,这些事都发生在一位据说是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的管辖区域内。我们同样不该忘了地球上的人所患的严重疾病,不该忘了每天有数十亿的动物被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动物杀死、吃掉。
这些数字庞大到无法计算。不过为了稍微有点把握,可以参考一个研究发现 :伊比利亚半岛大西洋沿岸的真海豚和条纹原海豚每年总共要吃掉 27500 吨沙丁鱼、鳕科鱼、无须鳕鱼和竹荚鱼,相当于日均 75 吨以上,这可只是世界海洋一角的两种捕食者吃掉的。全球范围内,(保守)估计抹香鲸会吃掉 1 亿吨头足纲动物。 每年落入捕食者之口的牛羚,估计占这个被捕猎物种总生物量的 42%。 绝大多数海龟幼体在探出沙窝后就被吃掉或死于其他原因,甚至都没来得及跑进大海待几分钟。此外又有些海龟死于海洋捕食者之口。“这些小海龟降生其中的是一个对它们垂涎已久的世界。”
这些数字不过是管中窥豹,但也不应让我们忘记动物个体受苦的严重性。当然,个体的受苦程度各有不同。有些猎物瞬间死去,而对于另一些猎物,死是漫长的。看看下面这段描写 :
母狮把它弯刀一样的爪子扎进斑马的臀部,利爪撕开坚韧的毛皮,深深扣进肉里。受惊吓的斑马惨叫一声,倒在地上。不一会儿,母狮从斑马的屁股上松开爪子,把牙齿咬进斑马的喉咙,扼止了斑马的惊叫声。母狮的犬齿长而锋利,但斑马体型不小,脖子壮硕,皮下有厚厚一层肌肉,所以,母狮的牙齿虽刺穿了皮毛,但还刺不到大血管。这样一来,母狮只能采取窒息法杀死斑马 :用它有力的爪子钳住斑马的气管,切断进入肺部的空气。斑马死得很慢……临死的巨痛要延续五六分钟。
有些动物会被活吃。下面这段描写里,受难的是一头成年蓝鲸:
这头被困的蓝鲸,拖着几处伤口流出的股股鲜血,被两边各三四头虎鲸包夹着。还有两头虎鲸游在前面,三头游在后面。另有一小队共五头虎鲸,轮流在蓝鲸的肚子下方巡逻,阻挠它下潜。又有三头虎鲸游在蓝鲸头顶上方,阻止蓝鲸把喷气孔抬上水面,使它无法呼吸。雄性虎鲸头领带队出击,咬下蓝鲸大片的脂肪和肉。它们已经把蓝鲸的尾鳍撕碎了。
这一过程会持续超过五个小时。
……
癌症领了可怖病症的名声,受之不虚。因癌而死非常痛苦,但治疗恶性肿瘤一般所必需的治疗,带来的痛苦只多不少。情况最坏时,病人除了受治疗之苦,还要受治疗失败之苦。
若尚无促成诊断的症状,那么第一次打击就来自诊断本身。亚瑟· 弗兰克说,得知自己有恶性肿瘤的消息时,他觉得仿佛“身体散成流沙”,让自己陷了进去。 但这只是开始。例如,食道癌放疗让克里斯托弗· 希钦斯竭尽全力也要避免那不可避免的吞咽需求。一旦发生吞咽,“一阵地狱般的痛苦就涌上喉咙,最后会觉得像是后腰被骡子踢了”。 露丝· 雷科夫在接受乳腺癌放疗后,说自己“五脏生疼”。 治疗可能导致恶心、呕吐、便秘、腹泻和牙龈及牙齿的疼痛,食不甘味,胃口尽失。不出意料,这些都导致体重下降、身体乏力。放疗的副作用还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和脱发。这些症状,有许多即使在治疗过程停止或整个治疗结束之后,仍会经历。此外,肿瘤如果压迫大脑、肠胃、骨骼,也能造成剧痛。疼痛如能控制,代价则时常是失去意识,或至少是降低清醒程度。
癌症是骇人的遭遇,但(在人们一般不会因传染病更早死去的国家)也属常见。据估计,在美国,每两名男性和每三名女性当中,就各有一名会患癌症 ;每四名男性和每五名女性当中,各有一名会因癌症死亡。 近来有人提出,对一生中患癌风险的估计,可能因一些人不止一次患癌而夸大。但即使取更保守的数字,也就是估计初次患原发性癌症的风险,我们仍发现,英国有 40% 的男性和 37% 的女性会患上癌症。 不得癌症的人,也依然要承受其他数百种可能的受苦原因施加的风险。
当然了,患癌的更多是年长之人。 可是,虽然其他条件相同时,年轻时死去比年老时死去是更糟, 但就癌症以及因癌症而死而言,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症状一样骇人。
有许多状况都伴随着疼痛,可我们还要记得,很大一部分疼痛并不伴有可见的状况,这是没在经受疼痛的人难以注意到的。一位遭受慢性疼痛之苦的人形容它“使人衰弱”,还说疼痛“能控制人的生命,损耗人的能量,抵消快乐,冲淡幸福”。
并非所有受苦都是身体上的,虽然心理疾患无疑可以有身体症状。威廉· 斯泰隆描述他的抑郁时说,最终“身体会受影响,感觉像被抽干、耗尽”。 他写到自己“反应放慢,快要瘫痪,内心的能量值几乎掉到零”。 他因抑郁无法安睡,凝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存还是毁灭(人生终极困境的坦率指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南非)大卫·贝纳塔
译者 译者:张晓川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735046
开本 32开
页数 27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4
出版时间 2020-03-01
首版时间 2020-03-01
印刷时间 202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73
CIP核字 2020038477
中图分类号 B82-49
丛书名
印张 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8: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