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地上通过的火车/苹果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大地上通过的火车》由19篇作品构成,包括作者徐东近年来发表及创作的《点石成金的表演》《丸子汤》《我们的健康》等中短篇小说作品。这些作品反映出人类生存的现实与精神困境。通过这些小说,读者可以感受到作家生命中爱的图景,以及对世界万物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祝愿。

内容推荐

里尔克在一首诗中说,雪花上千次落向一切大街。每一篇小说在呈现给读者的时候都如同一片片洁白的雪花,飘向读者的心灵。2002至2011年期间,作家徐东潜心创作了近100篇小说,这些小说在《青年文学》、《作家》、《大家》、《文学界》等纯文学期刊上陆续发表,受到读者及评论界好评。收入《大地上通过的火车》这部小说集的小说反映出人类生存的现实与精神困境、人性的真实、爱的渴望。通过《大地上通过的火车》中的这些小说,读者可以感受到作家生命中爱的图景,以及对世界万物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祝愿。

目录

大地上通过的火车/1

大风歌/12

父亲/20

过生/35

丸子汤/47

像平常人一样行走/55

听见空气说话的人/71

避之不及的猛虎/81

原地踏步走的男人/88

点石成金的表演/93

刺向苍穹的树枝/97

跃出水面的父亲/101

日光下并无新事/110

齐春华的爱情/130

我们的健康/149

丝袜/162

诗集推销员/169

彻夜长谈/179

乞讨表演/191

试读章节

大地上通过的火车

他经常对问他岁数的人说:“我八十六岁啦!”可他要是想想自己是不是真的八十六岁了,自己记没记错,他还得想一阵子。

院子外面是街路,如果有走过的人,他需要费点儿眼神,费点儿眼神也不一定看清楚从街路上走过的到底是谁。他生活了一辈子的那个村庄不大,不过五六十户人家。村子里的人,除了那些孙子辈他认不全外,基本上所有的人他都认得。所有他认得的人,也都很尊敬他,在经过他家门前的时候如果不是太忙都会跟他打个招呼,“老爷爷晒暖儿哪?”“大爷爷挪到树影底下吧,凉快!”他的耳朵听不太清楚了,但他还是张开嘴“啊啊”地应着,露出几颗活活裸裸的牙齿。牙老早就缺了,剩下的几颗也不大中用了,吃硬的东西是不行了。

要是街路上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走过,他会想起住事。他经常想他年轻的时候,六十岁的档儿他还算年轻呢。那时候他的力气仍然很大,当时在生产队里,年轻的小伙子们听说他力气大,便选出来一个跟他比试搬石滚。二三百斤的石滚,他还能抱起来呢。他抱了起来,却说自己老了。要是放在二三十年前,他的劲儿就更大了。那时候他一夜可以砍七亩高梁,一天可以锄八亩地,一顿饭可以吃一桶面条,一桶面条有十几碗呢!

他还会想起自己的老伴儿。他在椅子上打盹,太阳那么亮地照着他,他竟然也能做梦。他梦到他的老伴儿向他招手,跟他说话,让他跟着她走。在梦里他还清楚自己活着,而老伴儿却去了另一个世界。他用梦话来打破老伴儿不现实的梦想。他说:“我也想跟你去啊,可是我还活着,我还能活几年哩。我还要看着我的孙子娶媳妇,你别招手了,你招手我也不跟你去。”他让自己醒来,他可不想就这样做着梦死去,他还想活呢。可是他醒来了,他的一颗苍老的心又生出难受的情绪,有点儿后悔自己醒了。他想,为啥不跟她去了呢,跟她去多好啊!

他叹息时发出长长的“唉”声。抬头看看太阳,太阳在他的眼里是一个火球。他咂摸咂摸被阳光晒干的嘴唇。对于他而言,几乎停滞的时空让他有点儿郁闷哪。他想唱戏,于是他就唱了:“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他的声音不大,嗓音沙哑,却也有些抑扬顿挫的味儿。他也不太听得清楚自己唱的,当他意识到时便放大嗓门儿:“又战了七天并七夜啊,罗成清茶无点唇,无点唇哎呀噢,噢唉……”

吃晚饭时,儿媳妇想扶他,他不让。他的手里有一根棍子,那根棍子是在他老伴去世以后才开始拄的。三年了,那根棍子的把手磨得光溜溜的。老伴儿去世那天他没有掉眼泪,他的眼泪好像蛰伏在生命的深处,一下子泛不上来,直到老伴被埋了数日后他的泪才落下来。他吃不下饭,也没有心思吃,想什么呢?他不清楚自己想些什么。

晚饭是面条儿,他喜欢吃面条。面条浇着葱花鸡蛋,脆生生的,筋道道的,他用牙花子就可以嚼得动。他也不需要嚼得太碎,年轻时养成的习惯,面条儿一入口,舌头搅拌一下,分泌出一些香甜的唾液就咽下去了。他吃饭总是很香,这让他的孙子想到爷爷常讲的五八年吃糠咽菜的困难日子,不过那日子对于孙子来说太遥远了。

他咽着面条儿,一会儿就把面吃完了,有眼色的孙子说:“爷爷,我给你加点。”他知道自己的爷爷虽然吃得快,但也就只能吃一碗。每一次他要给爷爷加的时候,爷爷就会把碗揽在怀里,怕他加。“晚上少吃点好。”孙子的娘告诉儿子,怕他再给他爷爷加面。孙子应了一声。孙子是想让爷爷多吃的,爷爷在他小的时候就很疼他爱他。他说:“爷爷,我不给你加面了,给你加点汤,多喝点汤好。”爷爷同意了。吃过饭,孙子把爷爷扶到他的房子里去安歇。爷爷不需要他扶,以前也说过多少次了,但是他还是要扶着爷爷,他喜欢自己的手牵着爷爷那双粗大的手。他星期天从县中学里回来的时候便会牵着爷爷的手,把他领到太阳地里,蹲在爷爷面前跟他说话儿。有时候不说话,他也蹲在爷爷的面前,看着爷爷微笑。那时候,他的爷爷也是微微笑着的,因为他的孝顺孙子就在他眼前啊。

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他轮流在两个儿子的家里生活,一个儿子一个月。他的大儿和三儿在农村,二儿子在县公安局上班。二儿子没法儿照顾他,但是也会按月给他送来些钱、穿的用的以及营养品。他的大儿子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子都结婚了,又都有了儿子,他们的儿子管他叫老爷爷。他喜欢那些活蹦乱跳的孩子,给他们拿饼干和糖果吃,看着他们在街路上玩耍调皮。有时他看着他们就会想自己小的时候,自己小的时候是哪朝哪代了呢?他的印象中没有了自己小时候的模样。他只是那么想一下,只是那么想一下,便又会发出轻轻的一声叹息。

他让自己关注眼前的时问,没有人陪的时候他会从地上摸起一根草,一块石子儿,用他粗大的手指细细摸着,用他不太管用的眼瞧瞧它们的模样。有时候实在是坐不住了,他就会离开椅子拄上棍子去走路。

他想走到集上去,但是他的儿子们在三年前就不给他这个权力了,他们怕他在赶集的路上摔倒了,怕他迷了路。他在心里感到十分可笑,都走了一辈子的路了,他怎么会摔倒呢?他更不会迷路,那个集市他都赶了一辈子了,他闭着眼睛也能摸去摸回。尽管他在心里不服老,但是他的儿子们认为他老了,他就得装成老了的样儿,让他们安心。

他从家前走到家后,有时候也会到田地里麦场上去看看,那儿曾经是他的战场呢,他俘获了多少小麦、玉米和大豆啊!他把那些庄稼纳到’自己的心中来想象,想象那些庄稼以及乡村生活的一年四季,想象几十年来连续不断的劳动。难道说只是岁月让人变老么?是岁月中那些他用生命和汗水浸泡过的庄稼,和实实在在的生活让他变老了。人人都会在经历了一些事物以后变老,从泥土里来回到泥土中去。

他也到坟地里去看,坟地里有许多坟,那是村子里老去的人们。有的还没有他年纪大就没了,他比他们的年纪大却还活着,这让他感到有些骄傲有些快活呢。他心想自己真能耐,自己活过了他们真是能耐。村子里还有一个比他岁数大的老人,有时候他们会在·起晒太阳,有时候他干脆去找他。他想跟他说话,说他们那个年纪所说的话。那个老人比他大两岁,八十九岁了,他准备好了未来的某个时间里随时就要离开这个世界。

P1-3

序言

祝愿

小说记录曾经的生活与思想情感,记录作家的生命时光和作家的创作现实。对于读者来说,可以从作家的小说中读到自己熟悉的或陌生的生活,体会自己和他人的思想情感,并可以在一段时光中获得心灵上的宁静。因此,写作和阅读,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两件事。

在成为作家之前和之后,我首先是一个享受阅读的人。见了别人的面,我经常会问:“你最近读了什么书?”或者问:“你喜欢读书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便会觉得那个人是个积极向上的,是有可能成为我的朋友的。

曾经,我对写作是相当有野心的a我想成为这个世界上特别优秀的作家中的一位,像卡夫卡、卡尔维诺、博尔赫斯。现在,可以说我仍有这样的野心,但当我整理这部小说集的时候,明显发现,自己与那些大作家的差距。虽说我自己写的东西,也有一些是相对满意的,但总体来说,我仍然觉得自己并没有真正成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作家。

我大约是从十四岁时立志要成为一名作家的,距离2001年我发表第一篇小说,大约经历了12年时间。这12年间,我练笔的文字,不下两千万字。因此我想到自己绝不是一个天才式的作家,我有着非常笨的头脑,如今能够成为一名作家,除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多少还带着幸运的成分。

我的这部小说集中,最早的一篇大约是写自2002年。那篇小说2003年在《特区文学》上发表,发表时叫《十八岁的哥哥在城里》(后来题目改成《像平常人一样走路》)。最近的是写在2011年的《过生》和《彻夜长谈》。这中间的跨度,大约有十年。近十年时间里,我写过上百篇小说,而且多数发表出来了。其中有长篇,有中篇,多数的是短篇。我的小说,曾经在《青年文学》《大家》《山花》《作家》《青春》《作品》《文学界》《广州文艺》《山东文学》《安徽文学》《红豆》《南方文学》《文学港》《西部》《岁月》《北方作家》《小说林》《青海湖》《长江文艺》《鸭绿江》《青年作家》《黄河文学》《当代小说》《小说选刊》等五十多家纯文学杂志上发表过。这些刊物,是写作者的阵地,是作家的舞台。对于我来说,每一次发表,都是一次小小的胜利,都是让我感受到自己有了面向世界,面向所有人说话的机会。

我一直认为,写作是对社会、对他人有意义的事。当然,从作者的角度来看,写作首先是对自己有意义的事。因为写作使他面向世界,面向所有的人,使他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创造的意义。另外,写作使作家过着一种相对纯粹的精神生活,使作家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当然,因为写作是一种对理想的坚守,他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在物质生活的丰富上,可能就欠缺一些。

我真正开始写作小说时还在西安读书。我租住的房子不足十平米,房租只有65块钱。那时我用一台386的电脑开始写作,写了很多,能换回稿费的相当之少,生活费需要父母寄。最艰苦的时候,我记得自己搜遍所有的地方,只找到5毛钱,只能够买到两个馒头。后来,我在《青年文学》发表了一个中篇小说,在编辑兼作家赵大河老师的引荐下,我有幸到了《青年文学》当编辑。记得那时我月工资只有1500元,只能住在每月450块阴暗潮湿的地下室。《大风歌》《大地上通过的火车》《避之不及的猛虎》《我们的健康》等作品,都是在地下室里写成的。因为工资少,我吃饭都舍不得吃好的,经常买几个馒头,就着一包榨菜生活。其实,那时候我可以选择工资高一些的工作,但我放弃了。为了文学的理想,为了更好地把写作进行下去,我更愿意在收入低的纯文学杂志社当编辑。在北京的五年时间里,我先后在《小说精选》《长篇小说选刊》《小说选刊》等出版单位工作过。工作总是会与写作形成冲突,后来我甚至放弃了工作,去了深圳,过了一段没有工作的日子。也正是在那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写出了一些有质量的小说,受到一些读者、作家和评论家的好评。我出版的小说集——西藏系列的小说《欧珠的远方》,正是在那个时期写出来的。

一味地写作,尤其是纯文学的写作,因为稿费过于低,渐渐地会使我无法继续生活,因此只好妥协,再度出去找工作。2009年初至2011年初,三年时间,我基本上是把自己彻底交给工作的,三年中我仅写过两篇小说,其中有一篇《诗集推销员》选在这个集子中。一旦投入工作与生活之后,写作的感觉便会悄然溜走,即使你想要写,也很难找到灵感,找到时机,找到能够写和写好的心态。对照以往的生活,我觉得那三年是我变得现实的三年,当然,从理想的角度上来看,也可以说是我虚度的三年。但是,那三年的工作收入,却使我结了婚,有钱买了房子和车子,让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在,我经常试图让自己重新回到写作的状态,把写作当成我的工作,不再去做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许多朋友听说后都劝我,他们认为我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也是危险的。他们认为,有一份工作,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在业余的时间去进行创作也是可以的,但是我知道,如果我真正把写作当成我的工作,相信自己可以写出更好的作品来。

写作,对于我来说,是需要一大块一大块的时间和悠闲的心态的,是要求我在精力与体力方面都要保持得很好的状态下才能更好地进行的。现在,虽说我经常在深夜静静地坐在电脑前,但我时常找不到感觉,无法很好地进入我想象的世界,把写作更好地进行下去,偶尔写出一些东西,也并不是太满意(收在这本小说集中的《过生》与《彻夜长谈》就是近期的作品)。

不管如何,我感到自己所写的所有小说,都是从我的内心里,从我的生命中流淌出来的,是我所看到、感受到、想象得到的人和事,是我内心世界的呈现,是我生命燃烧时所散发出的些微的光和热。

我希望读者们能从我的作品中感受到那些光与热,感受到一种真诚与美好。我所有的作品中都蕴含有一种祝愿在里面,这种祝愿,是送给每位读者,送给世界上所有人的,那是一种爱的祝愿,我希望大家都能生活在充满爱的世界上。  徐东

2012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地上通过的火车/苹果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7700871
开本 16开
页数 1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7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8
CIP核字 2013111919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4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7:5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