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版序兼怀悦子
深秋再访京都——《京都一年》新版代序
自序
奈良正仓院展参观记
京都茶会记
岁末京都歌舞伎观赏记
访桂离宫及修学院离宫
京都的庭园
空海·东寺·市集
樱花时节观都舞
神户东方学会杂记
鉴真与唐招提寺
祗园祭
京都的卉书铺
吃在京都
我所认识的三位京都女性
京都“汤屋”趣谈
“京都一年”以后”
图书 | 京都一年 |
内容 | 目录 新新版序兼怀悦子 深秋再访京都——《京都一年》新版代序 自序 奈良正仓院展参观记 京都茶会记 岁末京都歌舞伎观赏记 访桂离宫及修学院离宫 京都的庭园 空海·东寺·市集 樱花时节观都舞 神户东方学会杂记 鉴真与唐招提寺 祗园祭 京都的卉书铺 吃在京都 我所认识的三位京都女性 京都“汤屋”趣谈 “京都一年”以后” 精彩页 吃在京都 在我构想这个题目的时候,立刻想到,如果是一个日本人,或一个在日本住过一段时间的外国人,必定会指责我错了。因为在日本,有一句很普通的谚语:“吃倒在大阪;穿倒在京都。”以吃著称的是大阪人,为了满足口腹,大阪人不惜慷慨倾囊,吃倒了家产;京都人的嗜好是在衣着,尤其是京都的妇女,她们宁愿倾家荡产去买一袭华丽的和服,或粗饭蔬食地节省,以换取一条西阵织锦带。所以如果说:“吃在京都”,不要说大阪的人会嗤之以鼻,连东京的人都会不屑倾耳的。不过,尽管京都人把生活的重点放在衣着上,他们也自有他们自己的一套食经,而有些当地的老饕,更以为想吃细腻精致的菜肴,非京都莫属。 我是一个充满了好奇心的外国人,而且,对京都我几乎是一见倾心的,我爱她那四季多变化的自然环境,我爱她那古趣盎然的庭园寺院,我爱她那闲适自在的生活情调,而如果不去尝试京都的食物,怎能更深入地了解京都人的生活全面呢?可惜我在京都的时间有限,而又只是一个穷书生,所以只能在有限度的条件之下,去窥探京都人的食生活,否则恐怕真会“吃倒在京都”,而贻笑大方了。 日本人以含蓄为美德,一切讲究收敛,不喜宣扬,而这个现象在保有千余年历史文化的古都更为显著。就以料理亭为例子吧,你想吃一顿真正京都风味的食物,往往不是在闹区的三条或四条即可以找到的。一个精于此道的京都人会带你到某一条小弄堂里的平房前面,告诉你在那儿可以享受一餐美食。那个料理亭可能与附近的民家没有什么分别,木造的日式房屋,窄小的门面,拉开细格子的木门,可能还垂着一幅蓝色蜡染的布幔,所不同者,无论你什么时候进去,他们的店前总是扫除洁净,在那石板地面上泼洒着水的。日本料理亭前喜欢泼水的缘故,一方面是因为可以保持灰土不扬,干净凉快,另一方面则因为“泼水”这个词的发音在日语里近似“招迎”,可以解释做“以广招徕”,生意人借此讨个生意兴隆的吉利。只要一听见拉木门的声音,店里就会有两三个穿着和服,脸上堆满笑容的中年妇人碎步出迎,她们会操着浓重的京都口音说欢迎客人的话,并且迅速地接过客人手上提的东西,引导入内里。平常一个较高等的料理亭,往往要走一段石板廊子,才能到餐室。这时你会惊讶于里面的气氛是如何与外头所看到的门面不同了。京都自千余年前平安时代以来,直到明治时代,为日本的都城,历史与古迹是它的光荣与特色,因此京都人都刻意保留古物,他们宁愿时时翻修木屋纸门,却不愿让钢筋水泥的大厦替代那些低矮阴暗的老房子。先前你所看见的京都式细格木门也许有数十年的历史了,因此那未施漆的木料已发黑。但是跨过门槛,低头从布幔下钻过,你会看到一条洁净的石板路,石板与石板之间可能还有翠绿的苔痕,两旁布置着精致而古雅的石庭或假山石。眼前的景致予人的印象毋宁是宾至如归,亲切而温暖的,使你不会有置身餐馆的感觉。 日式料理亭的餐室都是榻榻米的,所以客人一律要脱鞋才能入内,至于房间有大有小,依宴客人数的多寡及排场大小而定。正式宴客的房间多有“床之间”,墙上常悬挂着书画,案上供着鲜花,主宾被安排在面对“床之间”的方向,算是上位。客人坐定后,服务生会送来毛巾和热茶。京都以产“清水烧”陶瓷器著名,一个好的料理亭所用的茶碗食具常比一般家庭考究,有些茶杯往往价值在千元以上。所幸日式房屋席地而坐,茶杯不易打破,而当客人手捧精致名贵的饮具时,心里常常有受尊重的感觉,所以也就特别自重自爱了。 京都的宴会和日本其他各地大致相同,只是更注重餐前的茶点。因为京都是茶道的发祥地,所以有些料理亭也会用抹茶佐以精美的甜点待客。日本人用餐方式与西方人相似,与我们中国人围着中央的大盘,大家共享一菜不同,而是每人面前一个托盘,上面放置着酒杯、碗筷和碟盘。第一道菜是冷盘,有鱼虾,有蔬菜,却绝无肉类。说来奇怪,中国的酒席若省去了鸡鸭猪肉几乎不能想象,而日本人正式宴客却不能有肉食上桌,他们连平日三餐也极少吃鸟兽肉,鱼和其他海产是他们的主菜,这可能与岛国环境有关系吧。京都人的冷盘中最常见的是利用河鱼做成的生鱼片。因为该地离海较远,海鱼需赖附近滨海地区供应,但河鱼则可以直接取自东北方的日本第一大湖琵琶湖。这些或切片,或切丝的新鲜生鱼,不佐以绿色的芥末,却另配有一种颜色较黄、味道酸中带甜的稀酱。据说是因为河鱼有较重的土味,所以需用酸味来遮盖。许多初尝日本菜的外国人都吃不惯这种“颇野蛮”的生鱼片。尤其京都的新鲜河鱼更不堪入口,但是如果你不能吃这种生鱼,享受京都美食的乐趣将减去一大半了。河里的生鱼片较海鱼爽脆,味道也往往更鲜美,配以酸甜稀酱,初尝时可能稍觉异样,不过,细嚼之后,那种特有的风味确属不凡,你便不得不同意京都人的调配了。 冷盘之中,除用新鲜的鱼虾外,京都的人每好以时鲜蔬菜点缀其间。春夏之交,芋头的新茎刚长出,摘下最嫩的一节,用沸水略烫,切成寸许长,放在精致的浅色 导语 台湾著名作家林文月日本旅居随笔 尽展京都历史生活风貌的动人画卷 这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游记,更是能够走入你心灵的文字。从京都的慢生活中感受生活的静谧之美,从现实的浮躁生活中重获内心的宁静。 内容推荐 “我不会摄影,只能将眼睛所看见的,心中所感受的,收入笔底,我走出房间去捕捉京都的美好,却发现她像一个风情万种的少妇,接触越多,越体会到她的可爱,使人深深迷恋!” 这是一本书写京都的经典之作。台湾学者林文月深谙日本的语言与文化,当年访学、居留京都期间,深入古都的各个层面,以细致的观察、娓娓的叙述,呈现了她个人对于京都的体会,于是京都近郊的亭台楼阁、古刹名园,京都的节令行事、民情风俗,有如一幅白描长卷,一一展现眼前,既满载岁月沉淀的厚度,又不乏人文关怀的温度,足以让读者体会到那一段京都慢生活的悠然自得和丰富惬意……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京都一年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林文月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021102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6 |
出版时间 | 2020-09-01 |
首版时间 | 2020-09-01 |
印刷时间 | 2020-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72 |
CIP核字 | 2019107343 |
中图分类号 | I267.4 |
丛书名 | |
印张 | 1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