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艺地图之一城风月向来人/副刊文丛
内容
试读章节

平昌夜访汤显祖先生

赵柏田

甲午年中元节前两日,我过遂昌(古称“平昌”),宿汤公大酒店。是夜,月上东岗,虫声唧唧,遂披衣起行,赴县城北街四弄的汤显祖纪念馆。馆在街衢巷陌间,沿着窄窄的巷子口进去,路灯昏黄,人声鼎沸,这个不足五万人的浙西山城,夜色中似乎比白日里更显繁华。一瞬间我有一种走进《金瓶梅》世界中去的恍惚,也是这般的灯如昼,人如潮,软依小语嘈嘈切切。那小说写的是万历后尘俗世界的冷酷与妖艳,是一册悲悯之书,我今夜来访的主人,世所共称的情教教主,也生活在万历这样一个奢靡灿烂的年代,却鲜有人知悉他的“临川四梦”,也是参透了世道人心的虚无之书。

馆门就开在小青砖铺就的小巷中段。青瓦,白墙,漆色剥蚀的板壁,粗粗看去,不过山城一寻常民居。迈人大门,长相酷似戏中女子的馆长谢文君女士含笑侍立一侧。在她细步引领下,进得前院,外面街市的喧嚣顿时消歇,灯下四处打量,竟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明代宅院。崔巍的马头高墙,梁柱上刻工精细的木雕,再兼回廊曲折,甬道寂寂,月洞门外三角梅、山茶和鸡冠花开得正艳,此中情致,正有如《牡丹亭》中“游园”一出所唱:“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我素知汤显祖在遂昌五年,所居衙署不在此地,他辞官后短暂居住的妙智禅堂,亦应在城内济川桥头,但这一刻,我也相信了,汤显祖的魂,就栖居在这个经营有年的纪念馆里,他的气息,已然遍布这一座明代的老宅院。

拜谒过“平昌遗爱”匾下的汤夫子像,再看了馆中陈列的《牡丹亭》历代抄本,身边已无一人,遂信步走人后院。灯光尽头,蔓草丛中,传来水声淙淙,目光再越过水池,树影掩映下竟是一座宽可盈丈的戏台。台上有匾,草书“姹紫嫣红”,台前两柱,写的分明是《牡丹亭》中的句子:“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此刻,照着后院的月亮突地明亮了几分,周遭静到极处,而草丛中的虫鸣却越发地洪亮起来,竟至有了丝竹的婉转。

此时院中,唯一月、一树、一戏台,再加一台上踟蹰的人,都云作者痴,谁想还有更为痴绝者。此时我的心情,有如张岱驾一小舟在湖心亭看雪,把长堤看作水墨一痕。虫声鸣复歇,歇复鸣,良久,后台似有脚步声,正要去探个究竟,一老者从门框的阴影处转出,看他眉眼细长,颏下短须,戴一四方平定巾,瘦削的身量罩着一件斜襟灰色袍服,不是汤义仍先生是谁?

知道我从宁波来,义仍先生呵呵笑了。“这么说来,东海之滨赤水之珠屠长卿是你同乡?”他说与屠隆相识于北京,但相处时间不长,他不久就去南京任职了。他虽不喜欢屠隆为人放浪无忌,但还是很感激刚到这个小县任职时,屠隆赶了大老远的路来看他。  “都说屠隆的《昙花梦》取材于他与京城西宁侯夫人的一段情史,是他晚年的忏悔曲,先生您的《牡丹亭》又是在忏悔什么?”

听闻此言,他细长的一双眉眼突然睁亮了。“我忏悔什么!我又不是屠长卿,没那么多花花绿绿的往事。世人都以为《牡丹亭》的主题是爱情,小子,我告诉你一个秘密,这出传奇的主题实际上是时间,那穿透我们、让人一命呜呼的时间!我年轻时的《紫钗记》,的确是写爱情的,让男女主角在爱的狂喜中忘记了时间,而《牡丹亭》,是我向时间发起的一次挑战。我刚来这座小城时,这里连一座像样的钟楼都没有,百姓都不知时间为何物,真是宁静得如太初混元一般,在这里做官,终日与白云、青萝、石泉为伍,有时连麇鹿都会大摇大摆闯进衙署来,我笑称自己是个仙令,实际上这日子与居住在岩穴里的山鬼何异?静生鬼,岩穴之地必有哲学,我说的这鬼,就是我对时间流逝的恐惧。P3-6

目录

是相遇,也是久别重逢

一 一城风月向来人

 平昌夜访汤显祖先生

 去看辋川 何大草

 梁思成、林徽因的昆明客厅

 史铁生的背影与清平湾的告别

 一城风月向来人——泉州:与弘一有关的一切

 遥想柳青

 花楸橡树——探访福克纳故居

 铁巷里的宁静海 余泽民

 爱丽丝·门罗与故乡

 一切诚念终可相遇

 梅里霍沃的秋天

 奥尔罕·帕慕克:“我喜欢排山倒海的忧伤”

二 白雪穿越铁的岁月

 客舟甬上望海曙

 回到拉萨

 去燃灯佛塔

 从龙门巷到九如巷——一个家族的地名变迁

 马关,一个写进中国课本的日本城市

 贝尔格莱德读书记——《哈扎尔辞典》地理阅读笔记

 陈丹燕

 布鲁克林:白雪穿越铁的岁月

 镰仓文艺地理

 斯特拉斯堡随想

 莫迪亚诺与巴黎

序言

“副刊文丛”总序

李辉

设想编一套“副刊文丛”的念头由来已久。

中文报纸副刊历史可谓悠久,迄今已有百年行程。副刊为中文报纸的一大特色。自近代中国报纸诞生之后,几乎所有报纸都有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副刊。在出版业尚不发达之际,精彩纷呈的副刊版面,几乎成为作者与读者之间最为便利的交流平台。百年问,副刊上发表过多少重要作品,培养过多少作家,若要认真统计,颇为不易。

“五四新文学”兴起,报纸副刊一时间成为重要作家与重要作品率先亮相的舞台,从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郭沫若的诗歌《女神》,到巴金的小说《家》等均是在北京、上海的报纸副刊上发表,从而产生广泛影响的。随着各类出版社雨后春笋般出现,杂志、书籍与报纸副刊渐次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是,不同区域或大小城市,都有不同类型的报纸副刊,因而形成不同层面的读者群,在与读者建立直接和广泛的联系方面,多年来报纸副刊一直占据优势。近些年,随着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崛起,报纸副刊的优势以及影响力开始减弱,长期以来副刊作为阵地培养作家的方式,也随之隐退,风光不再。

尽管如此,就报纸而言,副刊依旧具有稳定性,所刊文章更注重深度而非时效性。在电台、电视、网络、微信等新闻爆炸性滚动播出的当下,报纸的所谓新闻效应早已滞后,无法与昔日同日而语。在我看来,唯有副刊之类的版面,侧重于独家深度文章,侧重于作者不同角度的发现,才能与其他媒体相抗衡。或者说,只有副刊版面发表的不太注重新闻时效的文章,才足以让读者静下心,选择合适时间品茗细读,与之达到心领神会的交融。这或许才是一份报纸在新闻之外能够带给读者的最佳阅读体验。

1982年自复旦大学毕业,我进入报社,先是编辑《北京晚报》副刊《五色土》,后是编辑《人民日报》副刊《大地》,长达三十四年的光阴,几乎都是在编辑副刊。除了编辑副刊,我还在《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南方周末》等的副刊上,开设了多年个人专栏。副刊与我,可谓不离不弃。编辑副刊三十余年,有幸与不少前辈文人交往,而他们中间的不少人,都曾编辑过副刊,如夏衍、沈从文、萧乾、刘北汜、吴祖光、郁风、柯灵、黄裳、袁鹰、姜德明等。在不同时期的这些前辈编辑那里,我感受着百年之间中国报纸副刊的斑斓景象与编辑情怀。

行将退休,编辑一套“副刊文丛”的想法愈加强烈。尽管面临互联网等新媒体方式的挑战,不少报纸副刊如今仍以其稳定性、原创性、丰富性等特点,坚守着文化品位和文化传承。一大批副刊编辑,不急不躁,沉着坚韧,以各自的才华和眼光,既编辑好不同精品专栏,又笔耕不辍,佳作迭出。鉴于此,我觉得有必要将中国各地报纸副刊的作品,以不同编辑方式予以整合,集中呈现,使纸媒副刊作品,在与新媒体的博弈中,以出版物的形式,留存历史,留存文化。这样,便于日后人们可以借这套丛书,领略中文报纸副刊(包括海外)曾经拥有过的丰富景象。

“副刊文丛”设想以两种类型出版,每年大约出版二十种。

第一类:精品栏目荟萃。约请各地中文报纸副刊,挑选精品专栏若干编选,涵盖文化、人物、历史、美术、收藏等领域。

第二类:个人作品精选。副刊编辑、在副刊开设个人专栏的作者,人才济济,各有专长,可从中挑选若干,编辑个人作品集。

初步计划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编选,然后,再往前延伸,直到“五四新文学”时期。如能坚持多年,相信能大致呈现中国报纸副刊的重要成果。

将这一想法与大象出版社社长王刘纯兄沟通,得到王兄的大力支持。如此大规模的一套“副刊文丛”,只有得到大象出版社各位同人的鼎力相助,构想才有一个落地的坚实平台。与大象出版社合作二十年,友情笃深,感谢历届社长和编辑们对我的支持,一直感觉自己仿佛早已是他们中间的一员。

在开始编选“副刊文丛”过程中,得到不少前辈与友人的支持。感谢王刘纯兄应允与我一起担任丛书主编,感谢袁鹰、姜德明两位副刊前辈同意出任“副刊文丛”的顾问,感谢姜德明先生为我编选的《副刊面面观》一书写序……

特别感谢所有来自海内外参与这套丛书的作者与朋友,没有你们的大力支持,构想不可能落地。

期待“副刊文丛”能够得到副刊编辑和读者的认可。期待更多朋友参与其中。期待“副刊文丛”能够坚持下去,真正成为一套文化积累的丛书,延续中文报纸副刊的历史脉络。

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吧!

2016年7月10日,写于北京酷热中

内容推荐

孙小宁编著的《文艺地图之一城风月向来人》是一本再现作者们真实行走的书,也是真实与虚幻、现在与过去密切交织的书,书里展现出独特的城市气质和文艺气息。在这本书里,你可以聆听夜幕下作者和平昌汤显祖先生的心灵对话,遥望烟雨迷蒙中辋川别墅旁王维的幽独身姿,回味《梁生宝买稻种》中沁润的浓郁乡土味和柳青坚守信念、不随风摇曳的韧性,透过梅里霍沃庄园的门缝窥视俄国现代戏剧的摇篮,解读帕维奇《哈扎尔辞典》的迷宫式结构……

编辑推荐

孙小宁编著的《文艺地图之一城风月向来人》是一本关于城市和文人的随笔集,收录了自2013年以来发表于《北京晚报·人文副刊》的随笔23篇,作者为不同领域的学者,如作家赵柏田、祝勇、陈丹燕,乐队主唱匡笑余,翻译家刘文飞、金龙格,还有致力于合肥张氏家族研究的学者王道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艺地图之一城风月向来人/副刊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小宁编
译者
编者 孙小宁
绘者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790690
开本 32开
页数 2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8
CIP核字 2016272387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190
134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0: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