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孝经/全民阅读经典小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立先贤之志:奉先思孝为圣人遗志,承载着亘古不变的中华精神,今人当自励。

为修身之本:“百善孝当先”是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和做人指南。

孝义入人心:数千年的孝道传统,熏陶了国人心灵,《孝经》的真谛深入国人骨髓。

插图多精美:作为经典普及插图版,努力使该书在众多国学经典中显得不一样。

孔子的《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本书由冯慧娟编著。

内容推荐

《孝经》是自古以来读书人必读的一本书,所以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历史上仅为《孝经》注疏解译的就达五百家之多。更有甚者,大唐皇帝唐玄宗为了弘扬《孝经》的思想而亲自为之注解、作序,并以俊逸的隶书书写出来,令人刻于石碑之上,以流传后世。本书由冯慧娟编著。

目录

开宗明义章第一

天子章第二

诸侯章第三

卿、大夫章第四

士章第五

庶人章第六

三才章第七

孝治章第八

圣治章第九

纪孝行章第十

五刑章第十一

广要道章第十二

广至德章第十三

广扬名章第十四

谏诤章第十五

感应章第十六

事君章第十七

丧亲章第十八

唐玄宗御注《孝经》

世范(节选)

礼记(节选)

试读章节

开宗明义章第一

原文

仲尼居,曾子侍。

子日:“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日:“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译文

孔子闲坐在家中,他的学生曾子陪坐在一旁。

孔子说:“古代的帝王有着至高至圣的品德和道义,并以此来博取天下人的归顺之心,使百姓相处融洽,上上下下的人都不会互相怨恨,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曾子站起来离开自己的座位说道:“曾参不够聪慧,又怎么能知道呢?”

原文

子日:“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译文

孔子说:“孝,是道德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缘由。你坐回原位,我慢慢地讲给你听。人的四肢、毛发、皮肤,都是受之于父母的,不能使其受到伤害,这是孝道的开始;人要安身立命,推行道义,从而扬名于后世,令父母的名声也因此显赫,这是孝道的终极目标。孝道的遵行,最初是从陪侍父母开始,随后侍奉君王,最后达成自身的功业。《诗经·大雅·文王》中说道:‘为何不怀念你的先祖呢?先祖美好的德行值得称道和修习啊!’”

鉴定

本章作为《孝经》的首篇,概括了全书的纲要,对孝的价值、内涵,以及表现形式都做了关键性的论述。首先,文中称孝是“至德要道”,即把孝的重要性抬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接下来对孝的阐述则更为详尽:孝是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同时又是教化产生的根本;遵行孝道首先要做的是爱惜父母赐予自己的躯体,只有这样才能推行道义,最终使自己名扬后世、光宗耀祖;行孝,在人生的三个阶段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人年轻的时候着重于陪侍长辈,中年的时候要为国效力,晚年则努力为践行道德发挥自我表率作用。

天子章第二

原文

子日:“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译文

孔子说:“敬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憎恶他人的父母;尊重自己父母的人,也不会怠慢他人的父母。将关爱、尊敬父母作为行孝的原则,尽心尽力地侍奉自己的长辈,又将道德教化推行在百姓之中,使万民都遵循这样的法则,这正是天子应当遵行的孝道啊。《尚书·甫刑》中说道:‘如果天子具有关好的品行,那么万民都会依附于他。’”

鉴读

本章谈到的是“天子之孝”。天子之孝的特殊性在于其表率作用。天子以身作则,尽心侍奉亲人,并在此基础上将其推行于天下,教化万民,规范四海。此章首言敬爱亲人的人同样也会敬爱他人,由此可知,博爱广敬、推己及人才是孝道真正的意义。这也是古代帝王如此重视孝道的原因。

诸侯章第三

原文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译文

诸侯位居众人之上的时候不应该骄纵,这样才能身居高位而又免除倾覆的危险;有规律地节制自己的生活,谨慎地衡量利害关系,这样才能保证财物充盈而不僭礼奢侈。身居高位而没有倾覆的危险,这是长久地守住尊贵地位的关键;财物充盈而不僭礼奢侈,这是长久地守住财富的关键。能够做到地位尊贵、财富丰厚,才能够保住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这正是诸侯应当遵行的孝道啊。《诗经·小雅·小曼》中说:“小心谨慎、战战兢兢,犹如面临深潭、脚踩薄冰,唯恐灾难发生。”

鉴读

本章谈到的是“诸侯之孝”。诸侯王上承天子,下辖人民,在国家的治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诸侯之孝也体现着重要的价值,诸侯不可自恃尊位,挥霍无度,只有居安思危、权衡利弊、节制有度,才能长久地维护封国太平,庇佑百姓。诸侯之孝,就在于安守自己的封国,造福一方。

卿、大夫章第四

原文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译文

如果不是先代贤明的帝王制定的合乎礼法的朝服,卿、大夫则不可以穿戴;不是先代贤明的帝王确立的合乎礼法的语言,卿、大夫则不可以乱说:不是先代贤明的帝王推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卿、大夫则不可以妄为。因此卿、大夫要做到不合乎礼法的言语不说,不合乎道德规范的事情不做;卿、大夫需要提升自身的修为,做到开口说话时无需斟酌也能使言谈合乎礼法,身体力行时无需辨别也能使自己的行为不出格。如此一来,卿、大夫的话语虽然广传天下却没有错误和不当之处,做过的事情人人皆知也并没有因此招来怨恨。卿、大夫如果能做到使自身的服饰、语言和行为这三者都合乎礼义规范,就可以守护好自家的宗庙,延续后代。这正是卿、大夫应遵从的孝道啊。《诗经·大雅·民》中说:“从早到晚都孜孜不倦,只为侍奉天子一人。”

鉴读

本章谈到的是“卿、大夫之孝”。与天子、诸侯相比,卿、大夫是作为其左膀右臂而存在的。按照古代礼法,卿、大夫也可享有自己独立的宗庙,祭祀先祖,只不过规格要比天子、诸侯王小。卿、大夫要保住宗庙,就必须尽到自己当尽之责:上辅君王,下安百姓。因此,卿、大夫在言行上就有许多准则:遵从先王之道,谨言慎行,树立口碑。这就是卿、大夫之孝。另外,本章还谈到了服饰,服饰制度也是古代礼法的重要组成部分。P8-15

序言

中国的古书浩如烟海,如果说让我们从这浩瀚的书海中评选出一部字数最少、内容浅显,而又影响巨大的著作的话,那毫无疑问要数《孝经》了。

《孝经》这部书,据说是曾子问孝于孔子,退而和学生们讨论研究,由学生们记载而成的一部书。全书共18章,将社会上各种阶层的人士——上自国家君主,下至平民百姓,分为五个层级,而就各阶层的地位与职业,标示出其实践孝亲的法则与途径。

《孝经》是自古以来读书人必读的一本书,所以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历史上仅为《孝经》注疏解译的就达500家之多。更有甚者,大唐皇帝唐玄宗为了弘扬《孝经》的思想而亲自为之注解、作序,并以俊逸的隶书书写出来,令人刻于石碑之上,以流传后世。

《孝经》文义浅白,总字数不过1800余言,可是,两千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都广为传习,对其倍加尊崇,其影响所及,远至异族异国。《孝经》是一部奇书,是一部使人崇高圣洁的书,是一部充满人生智慧的书,是一部承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经典之作。

编者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特意在本书的附录中编选了其他几种相关的传统著作,唯愿读者开卷有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孝经/全民阅读经典小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冯慧娟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3476094
开本 16开
页数 1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5-07-01
首版时间 2015-07-01
印刷时间 201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04
CIP核字 2015119945
中图分类号 B823.1-49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0
156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9:4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