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走在路上(2013中国儿童阅读)
内容
编辑推荐

《走在路上(2013中国儿童阅读)》是一本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主编,针对小学教师、小学生、儿童文学创作者研究者以及普通大众为目标读者群的儿童文学评论集,有20篇文章,包括对对当前世界上优秀的儿童文学做的推荐和和鉴赏,以及对当今儿童文学的创作现状、创作特点及前景进行了有效的探讨、归纳,还对其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做了中肯、精确的解读、鉴赏,旨在向广大读者推荐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大家对儿童文学的兴趣及品读能力。

内容推荐

童年是一首宁静且意蕴绵邈的诗,是一个美妙而令人痴迷的梦。在童年的岁月里,淡淡的感伤犹如水墨在宣纸上着色般,渐渐晕染开来。童年时那些留在路上的深深浅浅的脚印,在风中越飞越远的风筝,故乡的云翳以及斜挂天边的夕阳,总是这样,一次次被我们忆起。

《走在路上(2013中国儿童阅读)》是一本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主编,针对小学教师、小学生、儿童文学创作者研究者以及普通大众为目标读者群的儿童文学评论集。

《走在路上(2013中国儿童阅读)》包括对对当前世界上优秀的儿童文学做的推荐和和鉴赏,以及对当今儿童文学的创作现状、创作特点及前景进行了有效的探讨、归纳,还对其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做了中肯、精确的解读、鉴赏,旨在向广大读者推荐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大家对儿童文学的兴趣及品读能力。

目录

前言

擦亮路牌/梅子涵

杰作先登/梅子涵

幽默高山

快跑

永远的树

点灯人

《走在路上》赏读/詹丹

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与教师的文学教育/陈晖

儿童诗的阅读/谢方群

彼得·潘教室

幸福冒烟/黄雅芸

杰作的诞生/刘颖

世界味道

“童话外婆”林格伦/缪惟

美国《学校图书馆》杂志100本最佳小说《不老泉》/(美)伊丽莎白·伯德 吕明译

《不老泉》阅读指导/(美)汉娜·米歇尔 张浩月译

爱丽丝洞

我讲《走在路上》/陈静

讲述童话的乐趣/卢洁萍

阅读路上

与儿童文学相遇的七个“第一次”/余耀

怎么和孩子“聊”书/蒋军晶

浅浅深深

这本不应当是个秘密/屈聪

图文互动的阅读挑战/顾爱华

大书窗

《书,儿童与成人》序/梅思繁

童话王子安徒生/(法)保罗·阿扎尔

试读章节

我看的第一部电影是《智取华山》。那应当是三四岁的时候,趴在家里三楼的窗口。电影在军队院子里挂着的银幕上,银幕在夜晚的风里会抖颤,很无意地告诉你,这只是在放电影!但是那夜解放军爬上华山消灭敌人的故事仍旧让我目不转睛,后来我就跑下楼,走到银幕的后面,用手小心地摸摸那幕,奇怪那只是一块布,人和故事都抖颤地在它的上面发出声音,惊心动魄。坐在银幕前目不转睛看的全是解放军。

我用最正式的姿势翻开的第一本厚厚的小说,并且是想看看它写的是什么的是《日日夜夜》。前苏联西蒙诺夫写的,也是打仗的。那是我七八岁的时候,我哪里看得懂,而且是竖排的,我翻了一页就合上了,那一页也没有看懂。上中学的时候,我捐给了班级图书馆,后来被哪个同学借走,再也不见。

我后来当了儿童文学作家,虽然绝对没有能力写出一本给儿童阅读的战争小说,可是我却兴致勃勃地阅读了儿童文学里的很多战争小说,几乎每一本优秀的都爱不释手,因为所有的这些故事里都有“不可预测”,有“凶险”“紧张”“智慧”“逃脱”,最可贵的,在儿童文学的战争小说里,一个孩子盼望的结果会如期出现,于是便有了很大的喜悦和安慰,不会掉落悲痛,知道再可恶的德国希特勒日本皇军,也不可能真胜,凯旋而归。

相反,胜利的会是那些被践踏的国家,他们的人民,甚至会是他们年幼的孩子。

1943年的丹麦,也正在被德国践踏。被希特勒的军官和士兵们践踏。所有的这样的混蛋战争,有几个端着枪冲锋的军官和士兵穿着皮靴走得静悄悄,脸上和颜悦色的?他们几乎全是凶神恶煞地响应着,没有和颜悦色。

安妮和艾琳在去上学的路上,就是被这样两个德国士兵拦住的。他们喊出的话是:“站住!”

他们在丹麦人的国家喊丹麦人站住。

当时,安妮和艾琳不是走着去上学,而是跑着的,因为学校星期五就要举行比赛,安妮很希望自己能够得第一名,所以她就和艾琳在上学的路上练习跑步。安妮是丹麦人,艾琳也是丹麦人,但是艾琳是丹麦犹太人。

我们已经知道,小说就要令人担忧地开始了。  安妮和艾琳都惊恐地站住了,德国兵问:“小孩儿,跑什么?”

德国兵当然不知道这两个小孩儿跑什么。安妮那时也只以为她的两条长长的腿如果跑得快,比赛就可以得第一名。

然而,很文学,很寓意,很象征的是,安妮跑得快,她的长长的腿的速度,成了她后来帮助艾琳一家和别的犹太人逃亡瑞典,逃离杀害的重要能力。安妮独自奔跑在通往海边的路上,去送那一块救命的手帕时,得到的何止是第一名,而是写出了一部连她自己也完全不知道的抵抗史诗!手帕里有药,放在驾船的大舅的身上,德国人上船搜查,狗闻到药的味道,就失去嗅觉,发现不了藏在船板下的艾琳们。大舅成功地完成了运送和搭救。

不是犹太人的丹麦人以他们的各自的能力和智慧搭救了他们的同为丹麦人的犹太朋友。安妮救了艾琳。被占领的国家的普通人,最弱小的儿童们,很民间地抵抗了践踏。《诗篇》里唱道:“我们要赞美耶和华/耶和华建造耶路撒冷/聚集以色列被赶散的人。”艾琳和那些藏在船板下的犹太人,他们也都会唱道:我们要赞美安妮,赞美她的妈妈,赞美大舅。还有创造了手帕秘密的抵抗战士彼得他们。彼得后来战死。他是安妮的姐夫。安妮漂亮的姐姐也因为抵抗而死。

这是一本薄薄的小说。一个下午,一个晚上,都可以阅读完。但是一个下午,一个晚上,我阅读不完。因为我从来不愿意这样的“一口气”。我在杰出的小说和文学面前,总是禁不住会流连和缓慢。我喜欢缓慢地读过它的每一行,度过它们的每一页。如同我也缓慢地写自己的文学,缓慢度过。在缓慢里,就看出了这薄薄里有多丰富。每个人物都被写得多有形状,多踏实,给你以文学的崇拜和望尘莫及感。给你很久的喜欢,很久的想念,说起就会笑。比如现在,我是那么想小克丽丝。她是安妮的妹妹。一个无比可爱的小姑娘,一个在德国兵面前不害怕的小孩,一个特别优秀的文学小家伙。

这一本薄薄的小说里,可以让人缓缓想着的东西很多,包括思想和哲学。P12-14

序言

看见一个孩子在阅读一本很光彩的书,我们会想,这是他的父母让他这样光彩地捧起的吗?听见学生们说,他们喜欢童话,读过这一篇,读过那一本,接着报出一个个温暖和梦幻的书名,我们也立刻会想,那一定是有一个很诗意很飞扬的老师,在他的讲台上常常浪漫地向他们布置了,讲述了!

我们这样想,这样美好地猜测,真是特别合乎逻辑,准确地看清楚了成年人、父母、师长和成长的孩童的天然关系,他们应该的引导力,他们可以的影响力,他们必须的关怀力,他们是应该拥有这样的光彩能力的,他们必须诗意、飞扬地站在高处,每一天都浪漫地践行着高处的引导,每一天没有声张却已在家中和课堂间关怀了童年往高处的行走。它是一个不用声张的文化和伦理契约。也是李利式(编者注:罗伯特·斯蒂文森《点灯人》的人物)的最日常的劳动。

所以,很多年里,我们向儿童推广阅读,让他们和文学、童话亲近的时候,也一定同时推广成年人,推广父母,推广老师和课堂,推广他们的校长,推广到教育局长……向他们普及童书常识,让他们能够在儿童阅读的文学里露出笑容,无限感动,知道天下有重重的知识,还有这些轻盈的故事,有那些弯弯曲曲的深道理,可以研讨一千年,也有这些明明白白的浅叙述,阅读了,听见了,立刻阳光满怀,泪流满面,只要活着,一千年都会想念。

于是他们就可能像《我怎样学习地理》里的爸爸,口袋里的钱买不起面包,那为什么不买一张地图,挂起来让饥饿的儿子看着,读着,飞翔进地图的高山和大海,让已经干干瘪瘪的心里变成鼓鼓囊囊,味道盛满。像《星期三书店》里的蹒跚老人,星期三总走进书店,总坐下读书,那位老人在圣诞节的时候得到了一本书的礼物,而那个孩子从这个老人蹒跚的脚步和躬曲的阅读身姿里,得到了一生的书,一生的阅读,一生做人的挺拔和优雅。欧先生坐在废墟的广场上拉大提琴吹口琴的时候,他看了一眼那个窗口女孩,他是不是告诉她:亲爱的孩子,音乐、巴赫、艺术是可以帮助我们度过的,如果我们愿意把四处都当舞台,那么四处就都有活力,都有热情的呼吸,而我坐在废墟里,你站在饥饿的窗口,我们也已经是一个胜利童话!  我们的这一个向着儿童之外的大推广,大普及,是一件十分美丽的事情。这一件事情是五四开始中国现代文明之后从没有来得及做的,我们是在第一个最有规模地做这一件事,那么,我们难道不也是童话吗?

成年人熟悉儿童阅读,那么儿童阅读的路途就不会坑坑洼洼;儿童的文学和童话不被扔弃在童年围墙的外面,那么童年的围墙里就满空奇异,遍地有诗,他们通往外面的路上也会满心晴朗,遍地热情。这很像是愿望,但它肯定会是真实。这也是童话,但这个童话在生活里。

推广大人,那就是把整个国家推动了。所有的孩子被推广了,未来的国家就会相信童话。就像伦敦奥运会,他们把一个个的童话放进开幕式,放进闭幕式,连一个成熟男人的声音唱着的歌都是来自《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童年、童话都是值得成为一个文明国家的旋律的。一个国家的旋律里有童年,有童话,这个国家就不会闭幕,永远唱着年轻的歌,做着年轻的梦。

我站在这里抒情地说着这些话,意思都是:成年人啊,儿童是跟着你们走的,儿童是跟着你们阅读的,儿童的趣味是跟着你们的,儿童的方向一定也是在你们的方向里的!

你们的方向里有多少向阳的葵花呢?他们就有多少向阳的绽放;你们的趣味里有多少童话的荡漾呢?他们的生命里就有多少荡漾的童话;你们的阅读里不只是关于金钱的智慧,不只是技能的设计,不只是宫廷的算机和颠覆,而是也充满夏洛般的诗意书写和相助,小王子式的寓言寻找和童话刻画,那么跟着你们的儿童也就都能挂上威尔伯那样的大奖章的!记住了,你们走在前面,他们跟在后面。我们为他们把路牌竖起来,他们就朝着路牌的方向走去。

像刚才我讲的那个擦洗路牌的童话里的男人一样吧,既学会了听莫扎特和贝多芬,又喜欢背诵歌德和布莱希特的段落,那么他擦干净的路牌里已经有着生命大诗意大智慧的指引了!我们擦着路牌,讲着童话,我们不等候谁来感谢我们,我们会自己骄傲地为自己鼓掌,鼓啊,鼓啊,我们不想停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走在路上(2013中国儿童阅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梅子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190174
开本 16开
页数 1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08
CIP核字 2013207803
中图分类号 I106.8-53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30
169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0:4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