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讲堂遗录(精)/钱穆先生著作新校本 | 
| 内容 | 内容推荐 《讲堂遗录》为钱穆先生讲堂记录稿。“中国思想史六讲”起自上古,从最基本的宇宙论与人生论问题入手,追本溯源,阐述中国思想异于西方哲学之特性,继之探究儒家、墨家、道家、名家等学派的源流与根本意旨。“中国学术思想十八讲”汇集钱先生对先秦、秦汉、明清三个时期学术思想的研究综述,系统勾勒中国学术思想的脉络。 作者简介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江苏无锡人,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江南大学教授。1949年南赴香港,创办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前身)。1967年迁居台北,任中国文化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史学教授。1990年在台北逝世,1992年归葬苏州太湖之滨。 钱穆著述颇丰,专著多达80种以上。他毕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举现代新儒家的旗帜,在大陆、香港、台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代表作有《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学大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中国学术通义》等。此外还有结集出版论文集多种,如《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中国文化丛谈》等。 目录 中国思想史六讲 第一讲 上 古 第二讲 孔子 第三讲 孟子和其他儒家 第四讲 墨子 第五讲 道家 第六讲 名 家 中国学术思想十八讲 先秦学术思想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秦汉学术思想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明清学术思想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讲堂遗录(精)/钱穆先生著作新校本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钱穆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0885983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42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153 | 
| 出版时间 | 2020-03-01 | 
| 首版时间 | 2020-03-01 | 
| 印刷时间 | 2020-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32 | 
| CIP核字 | 2019278060 | 
| 中图分类号 | B2-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7.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5 | 
| 宽 | 148 | 
| 高 | 20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