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乐和其心守望乡音(冀中音乐会廊坊地区的调查与研究)/区域与社会研究系列/鼓楼史学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访谈与文献研究,对冀中音乐会(廊坊地区)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较为系统地反映了廊坊地区冀中音乐会的生存样态。冀中音乐会历史悠久,是丝路文化交流的典型;是宫廷音乐、寺庙音乐与乡间音乐融合的典范。本书对其历史、现状、发展困境有实事求是的记录,对音乐会发展前景提出了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应走艺术化、殿堂化、市场化的发展路径的设想,以期音乐会能进入课堂、走入千家万户。 作者简介 陈新海,男,1964年生,山东冠县人。2017年7月任院长,2001年1月晋升为教授。1989年6月于陕西师范大学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河北省第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廊坊市第七届政协常委,河北省历史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区域文化研究会理事。2004年10月入选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主讲《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地理概论》等课程。学术研究方向为:区域历史地理。 目录 章 绪论 一 调查研究之缘起 二 “冀中音乐会”研究综述 三 民间音乐会存在之意义 第二章 廊坊地区“冀中音乐会”之调查 一 古乐古韵传四方——廊坊笙管乐音乐会简介 二 大城县音乐会的调查与研究 三 文安县音乐会的调查与研究 四 霸州市音乐会的调查与研究 五 永清县音乐会的调查与研究 六 固安县音乐会的调查与研究 七 安次、广阳区音乐会的调查与研究 第三章 专题研究 一 认识音乐会 二 丝绸之路的文化传承:筚篥在中国——明代以来霸州胜芳镇音乐会渊源考 三 中西文化交流视域下的冀中笙管乐——基于继承和创新的考察 四 城市化背景下的冀中音乐会 五 专访 六 个案研究——从高桥音乐会看冀中农村佛道信仰的特征及变迁原因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乐和其心守望乡音(冀中音乐会廊坊地区的调查与研究)/区域与社会研究系列/鼓楼史学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新海//吕书额//李建武//冯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6266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3 |
出版时间 | 2019-12-01 |
首版时间 | 2019-12-01 |
印刷时间 | 2019-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66 |
CIP核字 | 2020059462 |
中图分类号 | J692.4 |
丛书名 | 区域与社会研究系列 |
印张 | 1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