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威尔历险记(2金与铅之城)/科学惊奇故事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三脚机器人奴役了人类很久之后,人类几乎已经忘记了曾经有过的文明。孩子们一到年龄就要被强制戴上机器帽子,以控制正要萌芽的自由意识。威尔是个普通的男孩子,但他不想做奴隶。他在乔装成流浪者的自由人的指引下,向着自由人的基地——白色的群山逃去。一路上,他遇见了聪明、有创造力的竹竿儿,重新认识了以前讨厌的玩伴亨利。三个人竟发现了人类曾经历过伟大文明的蛛丝马迹,也在危难中经历了他们真正的成人礼。

约翰·克里斯托弗所著的《威尔历险记(2金与铅之城)》是部历险小说,但更是关于人的成长的小说,威尔并不是完美的英雄,他莽撞、有些虚荣,会嫉妒。但他始终勇敢地面对着自己,思考着人类的未来。因此,它不是普通的历险小说,它是一套故事性强、文学性也高的难得的小说。所以,它才作为一套外国作品夺得了德国青少年文学大奖。

内容推荐

约翰·克里斯托弗所著的《威尔历险记(2金与铅之城)》是德国青少年文学奖获奖作家最强作品!

《威尔历险记(2金与铅之城)》讲述:如果有一天,现有的文明被毁灭,人类被外星人奴役,我们的后代将在成人礼上被强制戴上机器帽子,失去自由思想,以变成外星人的奴隶为荣……那么,走向末日的人类该怎样挽救自己?男孩威尔对身上所担负的人类的责任一无所知,但是他决定不当奴隶!

在白色群山上辛苦训练的威尔历经艰辛,终于在运动会上获胜,得到了进入金铅之城近距离接触三角机器人的机会。威尔发现原来背后主谋另有其“人”。如何在弥漫着有毒气体的超重力闷热环境中生存,如何完成刺探任务安全掏出魔窟——威尔面对的困难重重。少年们意志坚定,斗智斗勇,因为——不完成任务,人类将会灭亡!

目录

第一章 被选中的三人

第二章 大坑里的囚徒

第三章 木筏漂流

第四章 孤岛上的隐士

第五章 运动大会

第六章 金与铅之城

第七章 “主人”的猫

第八章 美少女金字塔

第九章 千钧一发

第十章 金色高墙之下

第十一章 归乡

试读章节

山里的生活很单调,但并不空虚无聊。我们加入了一个训练小组。每天早晨六点,起床号会准时把我们叫醒,一天的生活就此开始。首先是半个小时的晨练,然后吃一顿简单的早餐,饭后开始上课。三个小时的课程过后,我们继续锻炼身体,直到吃午饭。下午,除了一般性的锻炼,还有专人负责特定的项目。如果天气很好,我们会到洞外去,在雪地里练习,否则就在主洞里练。晚饭之前,我们还要上一会儿课,饭后则要同大人们一起参加讨论会。一般来说,我们只是听他们讨论,因为我们根本插不上嘴。讨论的主题只有一个:三脚机器人。目的也只有一个:如何推翻它们。

三脚机器人统治世界已有一百多年了。它们使用的手段很简单,但行之有效——依靠~顶小小的金属帽子支配人类的大脑。帽子由银色的金属丝编织而成,可以严丝合缝地扣在一个人的脑袋上,嵌入那人的头皮。每个人长到十四岁,都要参加“加冠礼”,戴上金属帽子。这也是一个标志,说明你从此不再是个孩子,而是一个大人了。每次“加冠礼”都要大摆筵席,全村欢庆。所有人对此都习以为常,甚至十分期待。

我有个表兄叫杰克,比我大一岁。几个月以前,我亲眼见证了他的“加冠礼”,可从那以后,他整个人都变了。明年我也要加冠了,所以我也开始担心,害怕自己也变成另外一个人。但这种辜,我不能对任何人讲——没有人会主动谈起有关三脚机器人与“加冠礼”的事,当然,更不会有人质疑加冠的“合理性”,直到流浪者奥兹曼迪亚斯来到我居住的小村庄。

所谓“流浪者”,也是加过冠的人,只是他们的加冠过程并不顺利,他们的大脑会抵触金属帽子,拒绝接受三脚机器人发出的指令,久而久之,脑子就被烧坏了。流浪者会四处游荡,从一个地方转到另一个地方,永远无法安顿下来。其他加过冠的人会照顾他们,同情他们,但并不喜欢他们。可我却对流浪者越来越感兴趣了,尤其是那个自称为奥兹曼迪亚斯的人。他身材高大,长着红头发和红胡子,总是唱着莫名其妙的歌,还喜欢吟诵诗句,说起话来一会儿明白,一会儿糊涂。我和杰克在村外有个秘密“洞府”,于是我背着父母,约他在那里见面。奥兹曼迪亚斯给我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故事。

其实,他根本就不是流浪者,只是装成流浪者的样子周游世界,这样别人就不会注意他或找他的麻烦了。他戴的金属帽子也是假的。他对我讲:三脚机器人绝不是人类的恩人,相反,它们是敌人,甚至有可能是从另一个星球来的入侵者。它们利用金属帽子控制人类的思想,让人类对它们顶礼膜拜。他还对我说:尽管三脚机器人统治了这个世界,但在少数地方,依然有不少自由人幸存下来。只要我离开英格兰,渡过大海,去遥远的南方,就能在白_色的群山中找到他们。他问我有没有毅力,敢不敢走过一段艰难而危险的旅程,成为自由人的一员。我回答:当然!

由于奥兹曼迪亚斯还要继续“流浪”,寻找像我一样的新人,我只能独自去寻找白色的群山。我还有个堂弟叫亨利,我俩是死对头,从刚上学时起就经常打架。我出走那一天,不小心被他发现了,他跟了上来。我俩一起渡过海洋,登上一块叫做“法国”的土地,在那里遇到了第三个伙伴——让·保罗。因为他长得又瘦又高,我们干脆叫他“竹竿儿”。我们三个一同前往南方。正如奥兹曼迪亚斯所说,这段旅程充满了艰难与危险。快到目的地时,我们与一台三脚机器人狭路相逢。幸好,我们曾在一座古代都市的废墟里找到一件武器,靠着它,我们炸毁了三脚机器人。

最后,我们终于抵达了白色的群山。

为了向三脚机器人发起第一波反击,我们三人加人了一个训练小组接受锻炼。这个小组共有十一名成员。我们每天练得很辛苦,身体和心灵都在不断成长。因为我们明白,试炼很快就要开始了。我们不清楚前方有什么,只知道战争一旦打响,我们生还的几率将微乎其微。现在的艰苦训练,虽然无法保证我们一定能活下来,至少也会有所帮助。

我们——或者说我们当中的有些人——主攻方向是“侦查任务”。我们对三脚机器人几乎一无所知,不清楚它们到底是拥有智慧的机器,还是外星生物的交通工具。想要战胜它们j我们首先要了解它们;而要了解它们,只有一个办法——我们几个人,至少有一个必须混进三脚机器人的城市刺探情报,并将情报平安地带回来。

计划是这样的:在白色群山的北方,有一片叫做“德国”的土地,那儿就有一座三脚机器人的城市。每一年,一些刚刚戴上金属帽子的孩子会被选中,进入那座城市,服侍三脚机器人。被“选中”的方式有很多,我在红塔城堡时就曾亲眼目睹过一种:红塔伯爵的女儿艾露华丝在比武大会上被选为王后,可她的王后“生涯”只有短短的几天,最后,她成了机器人的奴隶,被带走了,可她本人却心甘情愿,还将其视为一种荣誉,让我十分震惊。

在“德国”境内,每年夏天都会举办一场大型运动会,来自整个大洲的青年人都会参加。人们会为胜利者举办好多场盛宴,随后,送他们前往三脚机器人的城市。我们希望,在下一次大赛中,我们的人可以取得胜利,赢得进入机器人之城的资格。没有人知道进城之后会发生什么。那人只能随机应变,既要打探到有关三脚机器人的消息,还得把情报送出来。相对来说,后者才是最困难的。每年进入城市的人有很多,有时超过几百人,但据我所知,还没有一个人出来过。

在主隧道脚下有一块场地,我们经常在这里训练。有一段时间,天气晴朗,训练场的积雪渐渐融化。一周过后,积雪已所剩无几,青草钻出地表,紫色的藏红花点缀其间。天空一片湛蓝,阳光洒落在周围的雪山峰顶,好似燃烧的火焰,透过纯净稀薄的空气,晒得我们的皮肤暖意洋洋。休息时间,我们躺在草地上看着山下。五百米外,几个人影正小心翼翼地下山,我们居高临下可以看见他们,山谷里的居民却别想看到。山下住着一些加过冠的居民,他们占据了大片肥沃的土地。每年春季,我们都会派出突击队,去他们那里采集“战利品”。这是今年的第一支。

P2-5

序言

写给小读者

不远的未来,外星人入侵在即。短兵相接,胜负难分。

战斗中人们发现,地球人的神经反应速度和准确性无法跟外星人决策的速度和准确性相抗衡。除非,能找到那些“亿里挑一”的精英……

这是一场“安德”的游戏,对,是终结者的游戏!

无论成功与否,人类都不再能独享宇宙。

……

时间流逝,在安德之后的许多年,三脚机器人征服了地球且实施起他们长达几百年的统治。

所有成熟的男女,都要像孙悟空一样戴上脑箍。那是一种高智能探测和驱动设备,它掌握你的思维且控制你的行动。除非,你能像威尔那样借助勇气和智慧逃出厄运,周旋于控制之外并伺机收复地球失地。

……

上述这些故事片段,全部来自你正在阅读的这套“科学惊奇故事丛书”。

科幻小说的历史可以上溯200年。在呼吁思想解放、人性启蒙,积极探索未知的那个时代,科幻小说应运而生。被一些人称为世界上第一篇科幻小说的《弗兰肯斯坦》选择了“哥特文学”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就是把故事放置在哥特式古堡中,让四周一片漆黑,散发出潮湿且激动人心的气味。

反对立《弗兰肯斯坦》为始祖的人更喜欢把《乌托邦》或《新亚特兰蒂斯》这样的作品当成科幻的开始。在这些故事里,主人公到达陌生的国度,看到跟现实差异明显的“完美世界”,惊羡那里的富足和繁荣。

在中国,科幻小说也有超过百年的历史。第一本中国“科幻”出自梁启超的笔下。它讲述的是中国脱离贫困,成为世界上最强国家的艰难历程。

遍读了海内外科幻小说之后,我发现,科幻作品最大的特点其实不是包含了怎样的科学知识,令人惊奇是这类作品第一引人入胜之处。当然,这种惊奇一定要跟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关。要么是科学原理产生了惊奇,要么是科技变化造就了惊奇,总之,在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气氛下,科幻超越了魔法故事,接触到了今日生活的核心。

我从事科幻创作、研究、教学、评论和推广工作超过30年,我深知科幻作品能给成长中的少年带去多少好处。

首先,阅读科幻可以满足青少年期待想象空间的愿望。由于年龄的限制,青少年的经历相对较少,知识也相对贫乏,但对未知、玄秘,对明天充满了期待和想象。这些想象在一个现实的社会中,常常无法找到满足的空间。唯有科幻作品,才能带来些许满足。有人说,那奇幻作品呢?恕我直言,奇幻作品没什么想象空间可言。因为作者在作品中常常把玄秘的出现归结为魔法,但魔法是什么?它就是魔法,不容你继续探索。科幻作品与此不同。当一个新的秘密或未知出现的时候,你可以不断探索。全世界寻找聪明的孩子到底为了什么?每天不断地游戏通关又为了什么?剿灭了外星人的舰队,又会怎样?一层又一层,你可以跟着作者想象、设计,可以寻找。所以说科幻作品的想象才是真的想象,是引导你真正发展想象力的文学空间。

其次,在想象之中学会打破砂锅问到底,学会层层剥笋的认知方法,是科幻作品的第二个好处。科幻作品通常会给出许多生活、技术难题,甚至人类面对宇宙时的难题。怎么应对它?读者会开动脑筋跟作者一起前进。有人说,我读的时候,从来不想,我就跟着作品走。我学到什么了?科学研究表明,任何人在阅读中都有某种期待。这种期待潜移默化地伴随着你。这就是为什么读书多的人,能猜到故事如何发展。其实,这就是一种认知方式,一种推理方式。科幻作品能让人增进推理能力,学会更好地预测事情的发展。

第三,科幻作品让我们对当前重要的科学和人类问题感兴趣。大家都知道今天联系着未来,但这种联系是怎样的?我们今天的吃喝,跟未来有联系吗?今天的上学放学,跟未来有联系吗?今天的看电影逛商场当志愿者下地劳动,跟未来有联系吗?当然是有联系的。人类今天所做的一切,都会导致明天的改变。为了拯救全球金融危机中的企业开工不足,国内许多省市提出要加强国内市场的开发,但他们找到的市场存在问题。比如大量生产和销售汽车,这看起来满足了人们出行快捷的需求,但从长远来看,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空间拥挤、微环境改变等,使随后的许多问题变得无法处理。但在科幻小说中,早就有了这样的故事。我就记得两个写于20世纪四十至六十年代的小故事。其中一个讲,由于太依赖汽车,人类都不会走路了。只有一个人,也就是最后的长跑者,他还在走。故事写得很悲壮,大家都不理解他。有车不坐,干吗走路。但这篇故事让我认真思考起汽车问题。另一个故事是讲,有个人在汽车造成的环境污染中变异了,他每天必须把鼻子凑到汽车尾部的排气管去吸废气,才能感觉舒适。小说看着令人恐惧,但反向刺激我们认识了污染问题。与此类似,科幻对战争、环境、能源、食品以及各种新事物的想象,让我们觉醒。

第四,科幻让我们能从现实的困境中解脱,更好地学习应对个人生活中的问题。大家都会在学校、家庭中遇到问题,有些问题还会使你抓狂、悲伤,甚至对身边的事物产生愤恨或想逃避的情绪。我觉得这是任何成长中的人都会遇到的,但如何应对,确是有学问的。常常,有的同学不会把自己从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长期停留其间,甚至越想越坏,这对一个人的生活毫无好处。我觉得,科幻作品由于面向未来,给人许多期待和渴望,更能使你跳出那种低落情绪,在幻想世界中得到舒缓。等情绪完全平静下来,你又能从科幻作品和科幻英雄中获得力量,再回到现实,常常会更好地应对。所以,我把科幻当成正能量的发生器。但有人说,他看过的科幻是悲剧的,最后,世界还毁灭了,这怎么获得正能量啊?我说你没有把阅读跟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看问题。小说中的世界可能毁灭了,那是由于小说中的人们进行了不当的选择,但放下书本,看到生存的世界仍然在运行,你就知道你仍然有机会、有能力去阻止这种毁灭的到来。作为比你大一些的过来人,我们对你有着很大期望,我们等待着你迅速成长起来,战胜自己的情绪回归乐观心态,以便能更好地拯救我们的未来。

当然,在所有这些之外,你能得到阅读的乐趣、历险的乐趣,能熟悉过去几百年中,科技怎么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还能知道未来千万年中人类和宇宙的旅程。时代感、想象力、对人类能力和缺陷的感叹、对自身命运的思考,都将涌向你。难怪美国著名的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曾经说,少年人一定要读科幻,而且要从小开始。9岁,10岁,不能晚于11岁。我倒没觉得非要这么严格。好东西,任何时候接触都不算晚。

有关这套丛书的序言就写到这里。

赶快开始你的惊奇科幻之旅吧!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科幻和

创意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

科学文艺委员会副主任

吴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威尔历险记(2金与铅之城)/科学惊奇故事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约翰·克里斯托弗
译者 邹运旗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少儿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765846
开本 16开
页数 1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84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14
15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皖登字12121164号
版权提供者 Baror International, Inc., Armonk, New York, U.S.A.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3: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