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司马光易学宇宙观研究(以潜虚为核心)
内容
内容推荐
北宋司马光的《潜虚》,是其易学宇宙观建构的集中体现。在司马光的易学体系乃至整个哲学体系中均处于基础性的地位。 本书以《潜虚》为核心,对司马光易学宇宙观的思想内容进行了全面考察。详细分析了《潜虚》所述的《气图》《体图》《性图》《名图》《行图》(含《变》《解图》)、《命图》等图式的象数结构特征,其所象征的司马光易学宇宙观诸构成环节的意涵,及其达成儒家人世价值之天道奠基这一司马光易学哲学根本思想意旨的方式。通过司马光易学字宙观与北宋道学“五子”易学哲学思想的比较,对于司马光道学家身份的争议问题做出了尝试性的解答。
作者简介
陈睿超,男,1985年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2004年考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于2009年获理学学士、哲学学士双学位。后保送至北京大学哲学系,于2012年获哲学硕士学位。后再度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于2016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讲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哲学史、宋明理学、易学哲学。
目录
序/杨立华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三、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章 《潜虚》版本略考
节 《潜虚》各版本之流传情况
第二节 续补《潜虚》之人及其所续之内容
第三节 于《潜虚》今本中分判温公原作与后人续作之尝试
第二章 《潜虚》与《太玄》:《太玄》作为《潜虚》易学宇宙观的重要思想资源
节 北宋中期的太玄学以及《太玄》对司马光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太玄》模仿《周易》的方式及其不足
第三节 《潜虚》对《太玄》拟《易》方式的继承与调整
第四节 《太玄》之“玄”与《潜虚》之“虚”
第三章 《气图》与五行之数
节 五行、天地之数与《潜虚·气图》
第二节 《气图》五行之数的符号、名义及其所示世界的时空方向性
第三节 《气图》的世界定向特征与周敦颐《太极图》、邵雍《先天图》的比较
第四章 《体图》与“纲纪”
节 从天地十数到“五十有五之数”
第二节 《体图》之“纲纪”与价值奠基意涵
第三节 《体图》体现的价值原则
第五章 《性图》与物性
节 《性图》所谓“性”的含义
第二节 《性图》符号排列的数学规律
第三节 《性图》所示物性分类与邵雍先天易学分类体系的异同
第六章 《名图》与“中和”
节 《名图》形制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名图》符号排布对“中和”原则的彰显
第三节 司马光哲学思想中的“中和”观念
第四节 “中和”观念面临的理论困难及其与二程、张载思想的比较
第七章 《行图》《命图》与人事
节 《行》《变》《解》《命》诸图排布的特征与规律
第二节 《行图》《变图》的文辞风格及其相对《易》《玄》之不足
第三节 《潜虚》筮法及其与《易》《玄》筮法的比较
第八章 从《潜虚》易学宇宙观的哲学品质看司马光道学家身份的争议问题
节 《潜虚》作为象数易学系统与易学宇宙观建构的总体特质
第二节 《潜虚》的宇宙生成论图式相对周敦颐、邵雍的不足
第三节 《潜虚》基于“中和”原则的价值奠基方式相对张载、二程的不足
第四节 司马光未被纳入北宋道学谱系的思想原因
参考文献
附录 《潜虚·行图》文字校勘及用韵考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司马光易学宇宙观研究(以潜虚为核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睿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310670
开本 16开
页数 2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8
出版时间 2020-05-01
首版时间 2020-05-01
印刷时间 202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86
CIP核字 2020017545
中图分类号 B244.99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2:2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