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采采荣木(中国古典书目与现代版本之学)/文史哲研究丛刊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四部分:一、古典书目价值论,第一章以古典书录著录考察古代学术思潮之变迁,以书目信息揭示所谓“性理学”之发展脉络;二、古籍版本个案分析,第二至六章,版本个案,分别考察宋刻本《论语集说》,明内府刻本《历代名臣奏议》《大明集礼》,明刻本《居夷集》以及阳明年谱诸书作者、刊刻情形、递藏情况,并考察其书文本问题,并据此对各书版本著录提出了新见解;三、版本考订细节论,第七至八章,考察鱼尾与为字不成之起源、样式和价值;四、书籍历史互动论。第九至十章,书籍阅读者、鉴藏者考察,探究古典文化如何承续,如何欣赏,如果研读,如何成为一门技艺的细节。 作者简介 向辉,男,湖北鹤峰人,1980年生于花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学士(2004)、北京大学社会学硕士(2007)、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2017)。研究生毕业后供职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从事古籍保护相关工作,现为副研究馆员。参编《国家图书馆藏民国时期抗战图书书目提要》《中华再造善本续编总目提要》《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等,编著《古籍保护工作概论》《四书珍本丛刊》等,合译《启蒙与绝望》等,独著《王阳明的教化哲学研究》等,在《版本目录学研究》《国学季刊》《国家图书馆学刊》《民族文学研究》《教育史研究》《社会理论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势之使然也:从书目著录考察性理学之兴衰 一、势也:书目之思 二、起势:专门之学 三、胜势:明代的繁盛 四、颓势:清代的退场 第二章 礼物之承继:蔡节《论语集说》 一、最大开本:版本描述 二、以义理解:文本考察 三、礼物之旅:递藏传承 第三章 皇权的彰显:明代御制书《历代名臣奏议》 一、制度之命 二、六十六门 三、诸儒纂集 四、刊刻疑问 第四章 消逝的细节:嘉靖本《大明集礼》 一、一代之典:书目著录 二、以次诠补:重修缘由 三、作述前后:关于著者 四、刻布中外:关于版本 第五章 羁縻于词章:王阳明《居夷集》 一、梓行之时 二、刊刻之旨 三、镌刻垂远 四、弦诵言游 第六章 圣贤须有秘:阳明年谱与阳明学 一、桃花烂漫武陵春:年谱之品种 二、栖鸟枝头说道真:诸子之集成 三、种果移花新事业:内容异与同 四、也从蜂蝶谩追寻:年谱影与迹 第七章 版式的细部:古籍的鱼尾 一、问题及争议 二、形制之观察 三、鉴定之微助 第八章 避讳的样式:何谓“为字不成” 一、文书法令 二、书史释例 三、鉴藏者说 第九章 读者的群像:古籍题跋之一隅 一、读者乃作者 二、书籍乃亲缘 三、读者之传承 第十章 鉴藏的趣味:缪荃孙的嘉靖本情结 一、奈轮蹄踪迹,渐吹渐没:一条史料 二、新样东风,旧时明月:求古 三、灯笼题凤,名流几许歆羡:鉴赏 四、历尽番番寒暑,问热中、滋味也应消:实践 致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采采荣木(中国古典书目与现代版本之学)/文史哲研究丛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向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9680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2 |
出版时间 | 2020-07-01 |
首版时间 | 2020-07-01 |
印刷时间 | 2020-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68 |
CIP核字 | 2020113317 |
中图分类号 | G256.1 |
丛书名 | |
印张 | 10.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