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缅甸华侨史(精)/东南亚华侨史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以缅甸华侨社会起源和发展的时间脉络为经,以缅甸华侨社会形态的横向剖面为纬,分章节考察了清代以前的缅甸华侨起源、清代中期前期缅甸华侨社会的初步形成、民国时期缅甸华侨社会的成型与变迁、太平洋战争期间缅甸华侨遭受的苦难,战后复兴时期的缅甸华侨社会面貌、缅甸联邦初期缅甸华侨的分化与转型等,是研究缅甸华侨的重要史料,有助于推动缅甸华侨史研究向纵深发展。 目录 第一章 清代以前的缅甸华侨 第一节 汉唐宋元时期的中缅交往与华侨起源 第二节 明代缅甸华侨的显著发展 第二章 清代初中期缅甸华侨社会的初步形成(1644-1824年) 第一节 清代初中期的中缅关系背景 第二节 清代“桂家”与缅北矿工华侨 第三节 清代初中期缅甸华侨社会的初步形成 第三章 英缅战争期间的缅甸华侨(1824-1886年) 第一节 三次英缅战争的背景和影响 第二节 滇缅贸易由盛转衰 第三节 海上贸易继续发展 第四节 海路华侨对下缅甸的开发和影响 第五节 缅甸华侨的文化适应与政治地位 第六节 “潘泰人”群体的形成 第四章 清末中缅变局与缅甸华侨的回应(1886-1912年) 第一节 英国殖民统治与清缅宗藩关系的终结·…(89) 第二节 清朝护侨观念与仰光领事的设置 第三节 缅甸华侨与辛亥革命 第五章 清末民初缅甸华侨社会的成型 第一节 缅甸华侨社会概览 第二节 缅甸华侨社团的涌现 第六章 太平洋战争前的缅甸华侨社会(1912-1941年) 第一节 缅甸华侨的管理和统计 第二节 缅甸华侨社会组织的发展 第三节 缅甸华侨的经济状况 第四节 缅甸华侨教育的发展 第五节 缅甸华侨报业的情况 第六节 缅甸华侨的参政现象 第七章 缅甸华侨的抗日活动和进步运动 第一节 缅甸华侨对中国抗战的支援 第二节 滇缅公路与南侨机工的贡献 第三节 缅甸华侨中共产党组织与华侨进步运动 第八章 太平洋战争期间的缅甸华侨(1941-1945年) 第一节 缅甸华侨的撤退工作 第二节 缅甸华侨中共产党人与战工队的贡献 第三节 日本残暴统治下的缅甸华侨 第四节 中国远征军与缅甸华侨 第九章 战后复兴时期的缅甸华侨(1945-1948年) 第一节 缅甸归侨遣返工作 第二节 缅甸华侨的经济复兴 第三节 缅甸华侨社团的恢复 第四节 缅甸华侨文教事业的复兴 第五节 缅甸华侨的政治运动 第十章 缅甸联邦初期的缅甸华侨(1948-1956年) 第一节 缅甸独立与中缅外交 第二节 缅甸华侨的政治立场 第三节 缅甸华侨与新中国的交流 第四节 缅甸华侨的入籍问题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缅甸华侨史(精)/东南亚华侨史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姜帆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616499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37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19-07-01 |
首版时间 | 2019-07-01 |
印刷时间 | 2019-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10 |
CIP核字 | 2019104280 |
中图分类号 | D634.333.7 |
丛书名 | |
印张 | 11.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