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清新的野外/世界自然读本典藏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探索"美国乡村圣人"的精神秘境,与"大自然的向导"共赏自然音画.约翰·巴勒斯不仅确立了自然文学的写作标准,同时也向人们昭示了一种贴近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活方式,并使之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一处自然与心灵相交融的风景。阅读约翰·巴勒斯的作品,仿佛置身处探索不尽的精神秘境,使我们的心灵得以畅游那片久远的"净土"……

内容推荐

以美国东部的卡茨基尔山为写作背景的约翰·巴勒斯,在18世纪的众多英美作家中,是一位独具非凡魅力的人--"一个带着双筒望远镜的诗人,一个更为友善的梭罗,装束像农民,言谈像学者,一个熟读自然之书的人"。 约翰·巴勒斯一生的后48年几乎都是在哈德逊河西岸的两处贴近自然的乡间小屋中度过的。在那里,他自由自在地过着农夫与作家的双重生活,用锄头和笔在土地和白纸上书写着心声。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出白于此,其作品则是经过精确观察与体验而做出细心严谨的记录,每一个句子都是真实而生动的,正如一条条蜿蜒于林间的花香小径,给予人心的服帖和诱惑是难以言喻的

目录

译序

第一部:自然札记

第1章 泉

第2章 斑点鳟鱼

第3章 狐狸

第4章 南卡茨基尔山腹地

第5章 苹果

第二部:季节的音色

第6章 三月记事

第7章 四月

第8章 秋潮

第9章 落叶

第加章 冬天的野生动物

第三部:鸟与蜜蜂

第11章 鸟类杂谈

第12章 鸟巢的悲剧

第13章 鸟的敌人

第14章 牧歌似的蜜蜂

第15章 蜜蜂的田园诗

第四部:路边笔记

第16章 善测天气的麝鼠

第17章 哄骗松鼠

第18章 哈得逊河上的云雀

第19章 夜间的昆虫

第20章 狐狸与猎犬

第21章 雨蛙

第22章 勇敢的跳跃者

第23章 花白旱獭

试读章节

一个人在西部生活了25年后,回到他在东部的出生地,他说他最渴望看到的故园之物就是泉水。世事倥偬,许许多多的人与事都不再熟稔,但他至少会发现故里的泉水跟从前一样,没有什么改变,只要他在泉水旁小站片刻,仿佛就回到了少年时代。他可能不会去注视他父母的面庞,而是去注视泉水--那泉水曾经映照过他父母和他自己的面庞,因此,他会很天真地把自己脸上的笑容想像成老人的笑容。在这里,在这片泉水稀少的乡间土地上,他曾经为自己的未来抓阄。我深信,他离开故园后,那流经乡间老宅门廊前的泉水白白带走了许多时光;如今,泉水赐予他的幻想和记忆唤醒了他内心中最初的全部热望和此刻的一丝悔意。

他还记得那条小径吗?就是那通向泉水的小径--确实,所有小路中,泉水小径最能引人联想。

当他在那里散步,他似乎知道这条小径的尽头有某种好运在等待他。这是一条被人们的过度来往磨损了的小径,因为它是一直是上山下山的必经通道,不过也依然是所有小径中最容易行走的:当我们走向泉水,就忘记了疲劳;而当我们转身离开泉水,也带走了一身轻松。那些大汗淋漓的劳动者离开田野后,转而踏上这小径,让泉水的叮咚乐音伴他们回家;那些整天都快乐无忧的少男少女,曾经多少次提着水罐或水桶,从这水流中汲取他们的欢乐生活的源泉,愉快地奔走在这条小径上;而那些铺展着浓荫的树木,它们伫立在小径旁,迎接过这道泉水的奇妙诞生!

在林中或山边,沿小径而行,你肯定就会找到一道泉水;所有动物日日夜夜都走那条路,不久就踏出了一条小径。

一道泉水总是一片风景的诸多要素中最不可或缺的;实际上,它是风景的眼睛,通常会有一块突出的岩石耸立在它上面,犹如它那高贵的眉头;不然就会有一棵树伫立在泉水边,成为它的另一个标志--聪明老练的开拓者能从远处一眼就认出它来,而那棵树飘送出一丝凉意和清新,让泉水更加清洌。收获者坐在树阴下吃午饭,眺望田野,感受着颤动的空气。星期天,逍遥的漫步者禁不住在此停下来,懒洋洋地坐着读书,或者在凉爽的喷泉中洗手洗脸。采草莓的少女提着篮子朝这边走来,也在绿色的树阴中停顿片刻。耕耘者扔下耕犁,迈出大步接近这让生命不断更新的源泉;同时,他的那几头耕牛因无法跟过来,看着他的背影,眼里充满渴望。是的,牛群也爱在这里避暑,鸟儿则来这里饮水、洗濯、梳妆打扮。P2-3

序言

美国是一个富于自然主义文学传统的国家。19世纪,以爱默生和梭罗为代表的一批"超验主义"文学家,像开拓者一样,在荒野中建立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把灵魂寄托在瓦尔登湖畔,因此可以这么说,他们是文学家当中的自然主义者。值得注意的是,在19世纪末到20t~,初之间,美国自然科学界出现了两个文学家,即"两个著名的约翰":约翰·缪尔(John Muir,1838~1914)和约翰·巴勒斯(John Burroughs,1837~1921),他们是自然主义者当中的文学家,不仅深谙自然之道,而且本身在文学上也颇有造诣,他们留下的作品为美国自然主义文学增添了极其生动而抒情的一笔。

约翰·巴勒斯,1837年4月3日生于纽约州罗克斯贝里,在卡茨基尔山区的父亲的农场上度过了童年时期,从小就深受大自然的影响:乌语的森林、花香的田野、淙淙的溪流、峻峭的山峦,各种习性奇特的动植物等等,都已成为他生命中的有机部分。因此,尽管他后来从事过多种不同职业,可是他的精神早已融入到了大自然之中。成年后,他先后做过教师、记者,银行职员。内战期间,他在华盛顿的国家财政部任职,利用空闲时间写作,与诗人惠特曼成为好朋友。1873年他回到家乡哈得逊河谷的卡茨基尔山区,在那里开辟果园,种植果树,并继续写作,不时远足到邻近的山中观察和研究自然。他在之前1871年出版了第一部重要著作《醒来的森林》(原名为《延龄草》),深受欢迎。1874年,他在埃索普斯溪附近买下一个小农场,建起了他的"河畔小屋";1875年,他又与儿子一起在离"河畔小屋"不远的山中盖起了"山间石屋"。他的"山间石屋"尤为著名,吸引了众多名人到那里去作客,其中包括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大诗人沃尔特·惠特曼、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小说家西奥多·德莱塞和他的同行、另一位自然文学作家约翰·缪尔。在后来的岁月里,巴勒斯的时间几乎都是在这两处贴近自然的乡间小屋中度过的,在那里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给他带来的愉快。

巴勒斯被誉为"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之父",他以哈得逊河谷和卡茨基尔山区为中心,长期致力于自然探索,把对大自然的亲身经历和体验都写成文字,其著述非常丰富,先后出版了23部作品集,除了《醒来的森林》之外。重要的还有《鸟与蜜蜂》、《乌与诗人》、《清新的野外》、《冬天的日出》、《在卡茨基尔山中》等。他的散文题材非常广泛,尤其是对鸟类的观察手记最为著名;除大量涉及到鸟类生活的文字外,还有描写自然界中其他动植物、季节变化,个人游历等诸多方面的作品,以优美的笔触展示出了一个博物学家兼散文作家对大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验。巴勒斯本人不仅是一位探究鸟类的科学家,而且还是一位颇有成就的诗人,因此他给我们留下的文字毫不枯燥,展现出一位散文大师的风范。读他的作品,仿佛在聆听一位经历丰富的长者在娓娓谈论自然。他的作品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最大的忠告,那就是:热爱自然,体验自然,珍视自然,保护自然。他的作品在美国一次次再版,至今盛行不衰,在读者中产生了很大影响,销量已逾150万册。据说,美国有好多著名人物都受到过他的作品的影响,其中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便自称是"读着巴勒斯的书长大的"。巴勒斯在晚年曾应罗斯福总统之邀,和总统一起到野外宿营。更重要的是,巴勒斯的作品还对20世纪初的美国环境保护政策产生过一定影响。他的作品不仅适合于成人,而且适合于孩子,它们纷纷进入了美国的一些学校,被指定为学生必读的课外读物。他去世后,先后有11所学校以他的名字命名。

今天,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日益突出的中国,介绍他的作品显得很有意义。本书荟萃了巴勒斯的自然主义文学作品的精华,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自然札记》收入了作者体验自然的文字,表现了作者与自然的亲近及其从中获得的乐趣;第二部《季节的音色》收入作者描述时间在自然中发生微妙作用的作品,揭示出各种动植物在自然中随季节而发生的微妙变化;第三部《鸟与蜜蜂》是作者多年来对鸟类和蜜蜂的观察手记,向读者展示出自然之妙的可感细节;第四部《路边笔记》则是作者的一些篇幅较短的杂记,涉及他所观察的多种动物的习性及趣闻。全书从各方面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我相信,这些质朴而优美的文字将会有助于中国读者在更深层面上去重新认识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从而融入大自然。

2004年8月于重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清新的野外/世界自然读本典藏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约翰·巴勒斯
译者 董继平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104020752
开本 16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3
出版时间 2005-09-01
首版时间 2005-09-01
印刷时间 200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65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7: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