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年先生保存的来往书信手迹近千件,本书收入了其自1946年至1999年的部分来往书信共487封,其中包括来函309封,发函158封,以及因为工作关系存放在刘大年先生处的他人信函20封,着重反映了学术界的重大事件、学术组织工作、学术探讨、学术交往等。
图书 | 刘大年来往书信选(上下) |
内容 | 编辑推荐 刘大年先生保存的来往书信手迹近千件,本书收入了其自1946年至1999年的部分来往书信共487封,其中包括来函309封,发函158封,以及因为工作关系存放在刘大年先生处的他人信函20封,着重反映了学术界的重大事件、学术组织工作、学术探讨、学术交往等。 目录 上册 尹达来函(一九四六年十月十五日) 范文澜来函(一九四七年一月) 杨秀峰致范文澜(一九四八年六月二十八日) 成仿吾来函(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二日) 李何林致孟夫唐(一九四八年八月二十四日) 致艾思奇及复函(一九四八年八月二十五日) 致艾思奇及复函(一九四八年九月三日) 孟夫唐来函(一九四八年九月七日) 陈伯达致王炳南(一九四八年九月十五日) 艾思奇来函(一九四八年九月二十四日) 钱俊瑞来函(一九四八年十月一日) 钱俊瑞来函(一九四八年十月四日) 何干之来函(一九四八年十月九日) 艾思奇来函(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王冶秋来函(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二日) 中宣部致范文澜(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五日) 张仲实来函(一九四九年三月一日) 范文澜来函(一九四九年三月十九日) 吴玉章来函(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三日) 姜国仁来函(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三日) 吴玉章来函(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六日) 范文澜、戴冠芳来函(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八日) 范文澜来函(一九四九年五月) 王冶秋来函(一九四九年八月三十日) 胡乔木来函(一九四九年十月六日) 钱信忠来函(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二日) 王子野致范文澜(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十五日) 范文澜来函(一九四九年) 陈家康来函(一九五一年八月四日) 杨钟健来函(一九五二年二月六日) 曹日昌来函(一九五二年三月十三日) 竺可桢来函(一九五二年四月十一日、二十三日) 罗常培来函(一九五二年五月五日) 郭沫若来函(一九五二年六月九日) 致郭沫若(一九五二年九月十二日) 致邵荃麟(一九五二年十月二十二日) 侯外庐来函(一九五二年) 范文澜来函(一九五二年) 郭沫若致党组(一九五三年十月三日) 贺昌群致陶孟和(一九五三年十月九日) 郑振铎来函(一九五三年十一月二日) 郭沫若来函(一九五三年十一月三日) 郭沫若来函(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十四日、十五日) …… 下册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刘大年来往书信选(上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玉璞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央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32159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75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48 |
出版时间 | 2006-09-01 |
首版时间 | 2006-09-01 |
印刷时间 | 2006-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00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81 |
丛书名 | |
印张 | 4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1 |
宽 | 161 |
高 | 4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