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了解中国学者国外访学的真实感受吗?你想了解国外高等学府里的校园生活吗?你想走进徐志摩笔下的“康桥”和好莱坞的“星光大道”吗?……请关注“中国学者国外访学”系列丛书!
本书为其中一册,作者用文字的形式把自己在美国洛杉矶一年的访学经历和感受再现出来,用照相机的“眼睛”把看到的情景记录下来,与您分享!
图书 | 洛杉矶访学记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你想了解中国学者国外访学的真实感受吗?你想了解国外高等学府里的校园生活吗?你想走进徐志摩笔下的“康桥”和好莱坞的“星光大道”吗?……请关注“中国学者国外访学”系列丛书! 本书为其中一册,作者用文字的形式把自己在美国洛杉矶一年的访学经历和感受再现出来,用照相机的“眼睛”把看到的情景记录下来,与您分享! 内容推荐 从那一刻起,直到2007年1月3日早上5点30分回到北京机场,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我经历了生活中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去机场、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出国;在美国一年所见的人,所做的事,所听的课,所看的书,所到的地方,所有的感受……总之,一切的一切,都是平生第一次! 本书记载了作者在美国的一年访学经历,记录下那一个个生命中至关重要的历史瞬间! 目录 引言 JANUARY 2006 Jan.10 寻找薪感觉 Jan.11 UCLA的吉祥物 Jan.13 亚裔美国文学的发源地 Jan.14 电话风波 Jan.15 好莱坞环球影城 Jan.16 拥抱太平洋 Jan.17 师生角色互换 Jan.19 专职学生 Jan.20 我的博物馆之旅(一) Jan.21 我的博物馆之旅(二) Jan.22 放自己一天假 Jan.27 感受宗教聚会 Jan.28 在美国过除夕 Jan.29 疯狂的大年初一 FEBRUARY 2006 Feb.2 北美的“土拨鼠节” Feb.7 可悲的新排华潮 Feb.8 热热闹闹过生日 Feb.11 英语缩写的妙用 Feb.12 “罗省中国城”一游 Feb.13 鱼与熊掌 Feb.14 另类爱情 Feb.15 “阳光灿烂的日子” Feb.16 惊心动魄的《金刚》 Feb.17 沙漠中淋雨 Feb.19 圣·巴拉半日游 Feb.20 太平洋观鲸鱼 Feb.22 文学这个无底洞! Feb.25 在远足中挑战自 Feb.26 好莱坞风采 MARCH 2006 Mar.5 洛杉矶到底有多大? Mar.9 我的博物馆之旅(三) Mar.14 我的搏物馆之旅(四) Mar.15 小小复印卡 Mar.16 度日如年 Mar.18 洛杉矶游魂 Mar.19 交响音乐会 Mar.27 旧金山三日游 APPIL 2006 Apr.5 都是真话惹的祸! Apr.8 圣地亚哥一日游 Apr.13 五花八门的道路名词 Apr.15 耶稣受难日与复活节 Apr.23 洛杉矶闹市区 Apr.28 摩门大教堂 Apr.29 花的海洋 Apr.30 《洛杉矾时报》图书节 MAY 2006 May.1 反移民法大游行 May.2 “一个世界” May.4 亚太电影节开幕式 May.6 摘草莓 May.9 还是读书的感觉好! May.13 Plaza趣谈 May.20 蒙市90周年庆典游行 May.20 开放的大学教育 May.21 长滩同性恋狂欢 May.22 倒霉的一天 May.24 中国女人到底什么样? May.24 世界最著名的儿童文学经典 May.25 首届亚太裔作家会议 May.27 寻房记 May.29 “阵亡将士纪念日” May.31 意外收获 JUNE 2006 Jun.1 多功能救火车 Jun.2 中国古典音乐会 Jun.3 大鼓小鼓各领风骚 Jun.5 听不完的音乐会 Jun.9 洛杉矶生活的方便与不便 Jun.14 令人哭笑不得的聚会 Jun.17 接连不断的毕业典礼 Jun.21 读《金瓶梅》有感 Jun.24 我的博物馆之旅(五) Yun.26 搬家记 JULY 2006 Jul.8 “一个和尚挑水吃” Jul.16 畅游海洋世界 Jul.27 美东八日游 AUGUST 2006 Aug.16 黄石公园七日游 Aug.23 一言难尽的暑假 Aug.27 美国街道名称的历史文化含义 SEPTEMBER 2006 Sep.3 墨西哥一游 Sep.12 海滩漫谈 Sep.15 流浪汉的天堂 Sep.21 美国式的节俭 OCTOBER 2006 Oct.1 “月是故乡明” Oct.6 “海上生明月” Oct.7 小小的月饼 Oct.16 金秋十月加西游(一) Oct.17 美国3亿人口日 Oct.18 金秋十月加西游(二) Oct.19 金秋十月加西游(三) Oct.20 金秋十月加西游(四) Oct.22 别具一格的毕业典礼 Oct.25 并不安全的“社会安全号码” Oct.26 美国大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 Oct.27 我的埃及普通 Oct.31 妖魔鬼怪大狂欢 NOVEMBER 2006 Nov.2 迷入的亨廷顿图书馆 Nov.4 未能入场的音乐会 Nov.8 霸道的白天鹅 Nov.9 美妙绝伦的《莫扎特传》 Nov.14 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 Nov.18 夏威夷追日之旅 Nov.27 “网络/超级星期一” Nov.28 轰鸣不停的空调 Nov.29 助教:教授与学生之间 Nov.30 《华氏9·11》 DECEMBER 2006 Dec.9 2006年美国流行词——truthiness Dec.9 五光十色的圣诞灯饰 Dec.14 “最后一位通才” Dec.16 妙趣横生的“修女圣诞教理问答” Dec.23 我的博物馆之旅(六) Dec.24 平安夜 Dec.25 最好的伙伴 Dec.27 美国历史上最长寿的总统 Dec.28 告别太平洋 JANUARY 2007 Jan.1 玫瑰花车游行 Jan.1 一年访学生活小结 Jan.3 回国第一天 后记 试读章节 小小复印卡 终于把复印的两本书给同学寄走了!天哪,这是我到洛杉矶以来最复杂、最头疼的一件事! 前天终于把书复印完后,天已经黑了,匆匆跑到邮局,邮局却在下午4点钟就关门了。没办法,只好把厚厚一沓纸背回家,今天又背着去邮寄。以前只寄过一封平信,没有寄过大东西,况且我今天拿的是一摞纸张,还不知怎么包装。更要命的是学校邮局的工作人员不知哪国口音,听起来费劲极了! 另外,我不知道寄东西还需要填一张什么海关的表格,为了这张表格,他告诉我几次,而我怎么都不明白他说的“六”(six)指什么,我甚至跑到另外一个房间,那里却是特快专递。折腾几次,我气得要命,他更是不耐烦,加上我把地址也填错地方了,他还得帮我贴上。好在等我意识到兜里现金不够时,他说银行卡可以用,省我一趟麻烦。终于把一切都弄好,走出邮局,我真是如释重负!心想要不是同学急着用,打死我也不会去折腾这些东西,如今只能当是多了一个经验了,不过从中也确实学了不少东西。 更气人的是刚走出邮局,就碰见一个学计算机的中国老兄。听说我去邮寄复印的书,他说干吗不在网上“荡”,只要有信用卡就行,他就经常给人这么干,费用比这么复印邮寄便宜得多,还省掉许多麻烦。像这样总共600页左右的两本书大概只需要20美元,而复印费、邮寄费算下来贵得多,还花了差不多一天时间来回折腾,受了一大堆窝囊气,真能把人活活气死! 其实前天复印前,已经长了不少见识。在国内特别是在北京,复印东‘西无数,但不管在哪里,你交了钱,自然有人帮你去干,好像天经地义,从来不曾想过自己动手。而在这里同学复印东西时我见过那麻烦,所以从来没有想过去复印资料。 这里的图书馆全部开架,在网上查到书号后,自己上楼找你要借的书。但麻烦的是。同学要的这两本书图书馆没有,都在英语系资料室,而资料室的书不能外借,要复印则必须有复印卡,要办复印卡必须去图书馆,好在两个地方相距不远。 到图书馆很容易要到一张复印卡,却不知怎么往里装钱,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学生帮忙,教我用那个专门给复印卡存钱的机器,至于需要多少钱,我却脑子里一点概念都没有,存进去10美元,那学生说已经不少了(因为他们一般只印一两页东西),再回到英语系资料室大概算一下可能需要20多美元,而我身上现金不够,于是去自动取款机上先取钱,然后去图书馆再存20美元,这才跑回资料室去学复印。听说我不会使用复印机,资料室的老师倒是很热心,也很耐心,一遍遍教我怎么复印才能取得最好效果。 通过这次经历,我倒是颇有感触。在国内大家说起美国人,都知道他们崇尚动手,到这里以后才真正有所体会。许多这样的时候,你想不动手都不行。而一张小小的复印卡,初学起来当然觉得很麻烦,但用过以后其实很简单。这里的复印机之所以都不用专人操作,就是这张小小的复印卡在起作用。没有它,或者卡里没有足够的钱,机器根本不运行。机器的毫不留情还在于它不管你复印的对不对,你每碰着一次运行键,哪怕没有出东西,卡里也会自动扣掉7.5美分,由不得你不小心。就这张小小的复印卡,节省了多少劳力,避免了多少浪费,杜绝了多少人情! 度日如年 朋友借走电脑快一个星期了,我简直要急疯了!可既然借给人家,又不好意思去要,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想着他十天有四篇论文要完成,没有电脑实在不方便,脑子一热,就慷慨大方地把电脑给借了出去,完了比他还着急,一天天只希望他快点把论文写完,而人家大概真以为我用不着电脑,唉! 本来所有的东西都在电脑上,现在没了电脑,好像一下丢了魂,很多本该记下的东西都丢了。刚才上课时才想到这个办法,重新回到原始社会,笔耕年代,可以少丢点东西。 自从1997年买了第一台电脑,电脑在生活中占据的位置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几乎不再用笔。读书笔记,写东西,所有的东西都在电脑上。网络在生活中更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知哪一年有了电子邮箱,从此以后就没有再用笔写过信。查资料、有问题,首先求助的,也是网络。那天听见电视上在讨论“电脑综合征”的问题,说美国相当比例的人们患了电脑综合征,即一天没有电脑就觉得心慌。我大概早就得了电脑综合征。 电脑天天在身边时,觉得眼睛最重要,因为眼睛老出问题,电脑反而成了罪魁祸首。现在电脑没了,才明白电脑简直就是命根子。 过去的这一个星期是我来这里以后最难过的几天,用度日如年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电脑不在身边只是其中一件烦心事,噪音也同样致命! 在第一个公寓住了整整50天,一是因为那地方太吵,二是客厅里也住着一个室友,很不方便,因此,前一段一直在找房子、搬家。 3月1日搬到现在住的公寓,反而更糟了。不只窗外高速公路的声音清晰可闻,而且这里的墙根本就不是墙,只是一层木板,与客厅根本不隔音。本来想这次可以安顿下来了,看来还得搬家! 洛杉矶游魂 这个周末没有具体计划,又不想在家呆着,因此几乎一直在街上瞎逛,像个游魂。 上午11点多出去,向太平洋的方向一直走,路上看见值得一看的地方就停一下。翻过一个小山头,见到很多从来不曾听说过的街道,有一会儿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已经到了另一个小城市,问一老者,方知还在洛杉矶市。当老者得知我只是在闲逛时,只叫了一声“Oh,my God!”大概以为我是个神经病。在三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我走过了无数大街小巷,有时真的觉得自己要走丢了。其间碰到过三所教堂、两所中学,包括颇具特色的Mark Twain Junior High School,和Venice Baptist Church,可惜都无法进去参观。 三个多小时之后,我觉得快到太平洋边了,问两个跑步的年轻人,说还有三英里,于是马上决定放弃走到大洋边的念头,转而找汽车站。刚走出不远,朋友打电话找我去中国城购物,问我在那里,我说“天呢,我也不知道我在哪儿!”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他才终于找到我。 “自己的一间屋”固然重要,这间屋的外部环境同样重要,我能在美国找到比较安静的一间屋吗? 交响音乐会 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圣·莫尼卡大礼堂(Santa Monica Civic Auditorium)听了一场交响音乐会。 圣·莫尼卡交响乐团组建于1945年,由六七十人组成,是一个实力颇强的交响乐团。每年,这支乐团都会在圣·莫尼卡大礼堂免费演出几次。 除了一些经典曲目,演出最后十几分钟,一位颇为走红的女歌剧演员演唱了一首Heavenly Joy,演出达到高潮。这是我迄今为止所听的第一场大规模的交响音乐会,真是一种难以言传的巨大享受! P44-47 序言 2006年1月9日早7点,我在中关村坐上机场大巴,去北京国际机场搭乘“东航”途径上海飞往洛杉矶的航班,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访学一年。 从那一刻起,直到2007年1月3日早上5点30分回到北京机场,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我经历了生活中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去机场,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出国;在美国一年所见的人,所做的事,所听的课,所看的书,所到的地方,所有的感受……总之,一切的一切,都是平生第一次! 因此,我用文字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再现出来,用照相机的“眼睛”把自己看到的情景记录下来,与您分享! 后记 2004年年底,学校派专车,在大雪过后溜溜滑的路面上小心翼翼地艰难跋涉,拉着我们一行十几人去郑州面试。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而我在美国的一年访学却已经变成了历史。日月如梭,光阴似箭,现在想起来,这一切犹如一场梦。《洛杉矶访学记》就是这场梦的真实记录。 最早产生这个想法,还是2005年11月初在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召开的“第十届中外传记文学年会”上,当时听了与会几位老师关于读图时代与日记书写的发言,脑子一热,当众夸下海口,要把自己一年访学的感受详细记录下来,现在总算没有食言,可以交作业了!只是这份作业是否及格,就得看读者诸君的评判了! 感谢恩师吴冰教授的一再鼓励,使我得以笔耕不辍,记录下那一个个我生命中至关重要的历史瞬间! 感谢我的老师、领导与同事李卫国教授的鼓励与支持! 2007年1月于开封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洛杉矶访学记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薛玉凤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河南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506295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08-01-01 |
首版时间 | 2008-01-01 |
印刷时间 | 2008-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4 |
丛书名 | |
印张 | 1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南 |
长 | 230 |
宽 | 16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