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望闻问切的不藏之秘(全新彩色升级版)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中医的诊病手段主要是望、闻、问、切。本书将望、闻、问、切基础知识和作者自己的感悟分享给读者,并结合临床实践详述了舌诊的临证运用经验,更有四诊与中医体质养生的相关内容。若要准确诊断患者的病情(证候),必须四诊合参,即四种诊断手段合用,并进行综合分析。作者将望面、望舌及切脉进行脏腑定位,总结出一套“面舌脉脏腑定位法”,进而快速判定脏腑及气血津液盛衰,达到不用病家开口,甚至不用切脉,便知疾病有没有,随手处方用药的临床境界。对于初学者来说,希望能提纲挈领,也希望读者能举一反三。本书适合中医爱好者、初学者阅读参考。 目录 讲 望诊 章 揭秘望诊 节 望神识病 第二节 望色知轻重 第二章 脸上的真相 节 写在脸上的脏谱 第二节 写在脸上的性格 第三节 洞晓天庭 第四节 望眉知肺 第五节 知面就知“心” 第六节 “脾”病可以看出来 第七节 肝胆相照 第八节 肾虚面可知 第九节 人体的蓄水池——膀胱 第十节 人中沟的秘密 第十一节 面部为何“产油” 第十二节 盛开在脸上的“面斑” 第十三节 眼睛不可不知的秘密 第三章 观舌知五脏兴衰 节 为什么看舌能知内脏 第二节 望舌的临床意义 第三节 观舌方法 第四节 望舌质 第五节 舌上“苔花”——舌苔 第六节 舌头上的内脏世界 第七节 一目了然舌诊图表 第八节 舌底络脉的秘密 第九节 望舌诀窍 第四章 嘴唇上的秘密 第五章 望发知病 第二讲 闻诊 节 闻诊内容 第二节 聆听人体的“呼吸” 第三节 气味告诉我们什么 第四节 闻五音,知脏腑 第三讲 问诊 节 问诊的目的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第三节 问现在症状 第四节 发热和怕冷知多少 第五节 出汗的秘密 第六节 疼痛定位 第七节 周身其他不适 第八节 问饮食、口味 第九节 问睡眠 第十节 问二便 第十一节 问女性经带 第十二节 寻梦断病 第四讲 切诊 节 脉诊的原理 第二节 脉诊真相 第三节 脉诊“选址” 第四节 切脉指法 第五节 诊脉方法 第六节 正常脉象 第七节 学会“听脉” 第八节 最简单的脉学 第九节 揭开脉诊迷局 第十节 实用小儿脉 第五讲 临床望舌知病 第六讲 四诊与中医体质养生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望闻问切的不藏之秘(全新彩色升级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来要水//来要良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729893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1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9 |
出版时间 | 2020-05-01 |
首版时间 | 2020-05-01 |
印刷时间 | 2020-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92 |
CIP核字 | 2020045082 |
中图分类号 | R241.2 |
丛书名 | |
印张 | 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