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裸视美国
内容
编辑推荐

在许多人心目中,美国是地球村大佬,“牛”,富裕,繁荣,浅文化,高消费,自由开放,快乐享受,东方白昼西方夜,好像人间天堂。本书作者从世人关注的快事、巧事、美事、急事、幸事、秘事、趣事等多种不同视角切入,诠释了美国社会的文化内涵。

内容推荐

本书从世人关注的快事、巧事、美事、急事、幸事、秘事、趣事等多种不同视角切入,诠释了美国社会的文化内涵;揭示了从美国总统到百姓,从大学生到幼儿,从公众人物到非法移民、流浪汉各个层面的品格秉性;涵盖了从大选到隐私,从娱乐到博彩,从婚恋到情色各种环境的时尚生活;荟萃了从城市到乡村,从工作到休闲,从昔日到今天不同时空的异国风情。

目录

第一章 快事

一 看!美国

 枫林与草地

 千岛湖与大瀑布

 垃圾与厕所

二 走进国际大都会

 顶级的繁华

 高度的享受

 沉重的战器

第二章 巧事

一 情色博彩法内逍遥

 极乐赌场

 娱乐艺廊

 作乐春坊

二 见证唐人街

 东方移民

 中国缩影

 过客情思

第三章 美事

一 美元身价倍倍

 一分情意

 两个印象

 三种算法

二 美国人有多富

 富豪全球一流

 富人政坛云集

 富民抓钱好手

第四章 急事

一 烽火连四季

 造化倚仗诰势

 拜票必先拜金

 问难为了问鼎

二 恨无期

 永生永世的心伤

 没完没了的恐怖

 难求难得的和平

第五章 幸事

一 快乐的天使

 小公民的福气

 大社会的呵护

 新一代的天职

二 魅力“中国制造”

 远嫁芭比

 走俏”洋货

 互惠共赢

第六章 秘事

一 隐私之痛

 非常婚恋

 保密自我

 幽他一默

二 寻梦天堂的人

 偷渡浪潮

 追梦盲流

 难言结局

第七章 趣事

一 百姓文化志异

 达观人生

 个性生活

 生命尊严

二 又是休闲好时

 节日多彩

 狂热购物

 云游天下

后记

试读章节

我们这些“采枫”人没有拨打州政府枫叶热线电话,而是朝着深林荒野去寻芳问宝,看能不能踏遍青山,像我们的老乡一样幸运地奇遇一朵世界罕见的名为“火树银花”的白灵芝。但见森林茂密处,有两棵威猛高大的古枫,遮挡了大片树木,其下寸草不生,令人十分兴奋,大家弯下身来,动手拾拣起华美四季的枫叶和飘落满地的枫羽来。仔细端详着,枫叶尖生三叉,边有细齿,夹子书页中,使之光鲜严正,托付它将火热的友情与思念,带给远方伊人;余则安然沉入泥土,把芳香留给人类,把躯体还给大地母亲。枫羽形似蝉翼,透明薄脆,双翅呈人字形展开,腹中一粒籽,随风飘去,着地即萌芽。也许这是枫林不断“扩张势力”的又一种方式吧?我们全然忘了韶华易逝,时已过午,要不是女儿提醒我们,还不觉得饥肠辘辘,该返回用餐了。

我们循着做过的标记折返原地,忽地阳光明媚,天地豁亮,好像刚才我们游历了一个天外的林苑,度过了一个节日,然后回到了喧闹的凡尘似的。

美国所消耗的森林资源,占了世界的70%是从哪里的来的呢?全是来自第三世界!

美国森林丰富,因此,造房子,制家具,做电线杆,铺铁轨枕木,大都是使用木材。木材质地坚韧,纹路美观,质地环保,大材好用’得心应手。就因为森林处处,林木苍翠,特别是加尼福利亚北部生长的红杉高达112.7米,有的已经2000岁。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八个字形容美国的森林资源,不算过分。美国所消耗的森林资源足足占了世界的70%,是从哪里来的呢?全是来自第三世界!他们真会“居家过日子”。比如说,红杉豆的树皮可提炼出抗癌新药,40吨红杉豆树皮只能提取一公斤紫杉醇。美国的BMS公司独家享有生产紫杉醇针剂专利权,所用红杉豆,却全是从中国云南低价收购,而后偷运美国。“从外国进口”,这是美国人的用材之道。可是中国的一些最好的木料,有些人口称是进口的“美国白橡”,岂不是自欺欺人吗?美国第4 2任总统克林顿在卸任前一月,还特别签署了一项新法规,以保护美国1/3的森林。禁止在这些地区开辟道路和从事商业性的伐木作业。这1/3的森林绝大部分位于西部,包括爱达荷州的比特鲁山脉和童格斯森林、佛罗里达州的阿帕拉契科拉国家森林、维吉利亚州乔治。华盛顿国家森林以及新罕布夏尔州白山山脉。这项法规适用于38个州,面积5850万英亩。目前无路可通的国家森林,其范围比美国所有“国家森林公园”加起来还大。美国人把它视为“北美雨林的森林”,法律将使“这些土地获得强人保护,留给后人享用”。美国人常常以据有森林资源为骄傲。在荷兰海牙气候会议上,美国代表坚持认为:美国的森林可吸收二氧化碳,也应该算在“京都议定书”的削减温室气体的配额内,否则,不能在“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上签字[注]。为此,被惹恼了的国际环保人士,砸了美国谈判首席代表一脸奶油糕,抗议美国自私、霸道和单边主义行为。只占世界人口4%的美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占世界的25%,难道可以不承担责任,“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吗?这未免太不讲道理了吧。到目前为止,全球共有140国批准了“京都议定书”,但它的约束力实际只针对35个工业国,这些国家承诺减少六种废气的排放量(主要是二氧化碳)。此种废气主要来自燃烧煤和石油的副产品。美国参议院以它可能伤害美国经济为由,拒绝批准。布什总统曾在2001年3月公开表示退出“京都议定书”,引起世界各国的一片谴责声,2005年5月美国国内西雅图市发动136个市长反对布什拒绝签署环保协定。

[注]各国签署“京都议定书”是为了抑制人为温室气体排放,以防止地球气候恶化。主要内容是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UNFCCC)》缔约国于口本京都召开第三次缔约国大会时所议定。

但话又说回来,在美国,无论是路旁还是房侧,是僻壤还是闹市,枫,成了民众心中的天生新贵,成了美国疆域的地貌特征,不过,它不屑美人迟暮,也无须思念红颜知己。因为,自知人们一到农场,即别有洞天,在此又可以结识大自然的又一赐赏。

我们的车停在一块颇似荒芜的旷地里,只见山山岭岭,累累果实挂在枝头,方园十里之内,摆开了一盘棋局,墨绿底盘上,布满星星点点,“执青者”为梨,“执红者”为苹。顶针参差,分不出孰优孰劣。

车旁,有一块很大的平地,四周,垒起层层金色的南瓜;居中,稻穰、麦秸、高粱杆、玉米垛、棉花茎,一捆捆排列整齐,红丝带簇成的大红花,在它们胸前飘飘悠悠,盆盆鲜花呈现于前,喜庆五谷丰登。

我们每人花14美元买一个盛装水果的小布袋,可装10磅。坐上小,马车,驾车人鞭子一扬,啪地一响,双马奋蹄,只听得耳边清风呼呼,但见果林中糜鹿“与人共舞”,山羊、野兔出没,啃啃嚼嚼,张张望望,互亲互让,和平共处,看得出,它们对生活环境是多么惬意,对善良人类是多么信任,我们的小外孙见了格外乐。

梨园一垅一垅,山坡倾斜,熟果一坠地,即滚得远远。根据传说,当年牛顿就是因此而产生了灵感,发现了万有定律。而今,小孩兴趣极浓,玩起“追果梭坡”的游戏,说不定也会玩出大智慧来。大人担心她们摔跤,一再劝阻:“树顶上好果多的是,干嘛非抢呀?”“好玩呀!”孩子们回答。果园工人搬宋高梯,架在树杈,扶着孩子们爬上去,摘一个装在袋中,挑一个抓在手里,吃一个甜在嘴上。跑了半边山,袋也没装满,优中选优,只因为过分地挑剔完美。

越过一条道,进入苹果园。朝着阳光的苹果,小脸蛋似的,红扑扑,细嫩嫩,犹如京剧的小旦那么惹眼。大自然对于人类总是给予厚爱:温暖而不炙热的阳光,爽身而不刺骨的空气,光华而不夺目的景色’可口而不腻味的浆果,让你亲热个够。眼下,我们带上的布袋堆得冒了尖,再多一个也容不下了。但是老美们却是袋中平平、怡然自得,他们不在乎鲜果的满腹满袋,而中意于心灵的满意满足,总觉得自己摘的比街上买的要吃的香。其实,哪比得上中国天津的鸭梨、陕西的红富土呢!然而,凡是进山摘果的人,直到最后才这么如实道来哩。P4-6

序言

书中几多”黃金玉”,无须开篇个人秀,文章千古事,世人自品评。但是,给读者一个必要的交代,还是应该的。

我从大山走出来,那里的云崖关塞,筑起了给百姓灌溉粮田、送来光明的江垭水库,她美如明镜,浩如汪洋。故土的改变,似乎也注定了我的流年飘飘,寒暑易节,像候鸟一样,以天地为格局,南来北往,守望天伦,耕读桃花源。

1996年,我的第三个女儿被出国深造的热潮裹挟赴美留学,没想到,从来让人神经紧张的“海外关系”,这回却受到了亲朋们的祝贺,并竭力鼓动我们早点去美国走走,在许多人心目中,美国是地球村大佬,“牛”,富裕,繁荣,浅文化,高消费,自由开放,快乐享受,东方白昼西方夜,好像人间天堂。友邻们要我们切忌道听途说,只信耳闻目睹,实事求是地写成文字给人看。他们言辞恳切,显然是想从积久的偏见里跳出来,希望我用事实说真话,千万要剪除陈腐,别戴有色眼镜,只有这样,才能把“凡尘”也好、“红尘”也罢,裸视一个对过。

我们夫妇二人顺利签证后,携手同行,一飞机坐到纽约,再转机到波士顿,总共十五个多小时,比从天津坐火车至湖南益阳更便捷。当我们到了世界的另一边,什么都觉得新鲜:面孔新鲜,语言新鲜,事物新鲜,环境新鲜,连空气都是新鲜的。

实话说,我们三次赴美,每次居住时间一年,虽然去也匆匆,回也匆匆,可每次都有每次的感受,而且了解一次比一次深入,很想用摄像机留下对大自然的审美观照,用眼睛去捕捉社会人文色彩,用心去领悟生命的蓬勃与支撑、解读情感的热烈与失落,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渐渐地,在孕育过程中,我们便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些思考,要写出一本好书来,这就不能用“快餐”方式速成,而应该以“微刻”手法琢磨,用真诚和责任记录最动人的回忆、讲述最难忘的体验。

我们希图从多个角度切入,深层开掘和诠释美国社会的文化内涵:揭示从总统到百姓、从大学生到幼儿、从公众人物到非法移民流浪汉各个层面的品格秉性,涵盖从大选到隐私、从娱乐到博彩、从婚恋到情色各种环境的时尚生活,荟萃从城市到乡村、从工作到休闲、从昔日到今天不同时空的异国风情。

读者可能已经发现,全书通篇都是用“我们”这个复数第一人称表述的,因为我妻刘静云从本书的取材成文到打字定稿,颇费心力,为人低调,不愿挂名;我小女儿胡畔给父母提供机会和资讯、充当向导和翻译,也不让我在书的扉页写上“谨以此书献给——”的话。这是全家人集体付出多年时光才结下的果实,她应该有一个很好的归宿,产生相应的效应。然而,倘若没有出版部门的认可,又有多大意义呢?就在成书过程中,我得到了吴智勇先生的热情鼓励、蔡寅斌先生的细心检核和夏勇先生的大力支持、钟伦荣先生的真诚帮助。当受众阅读这本小册子感到的确有所获益的时候,我相信,对他们,读者的敬佩一定更重于作者的感激。

需要说明的是,从主观上说,我们从选材到写作,虽须时时用心,但不刻意褒贬,也许正因为这样,其缺失可能由此产生,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后记

我是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赴美三次,觉得还不及读这本书的收获:它使我不仅看到了一个清清楚楚的美国轮廓,而且还丰富了好多知识。

到美国以后,我们没有忘记乡亲父老的嘱托,有意结识熟人、入境问俗,跑图书馆资料室,阅读自家订阅和团体赠送的若干报刊,看电视,上网,参团旅游,开始一点一点了解美国的今天和昨天,啊,真是海阔天空,无奇不有,手抄的笔记本装了一箱,这才感到,不是写几篇文章就可以完事了,就是写一本书也难得说完,裸视美国,是一本难以写完的书!

五个年头,我的先生一直在酝酿和着手这本书的写作,无论何时何地,他都把它放在心上。他脑子一根筋,做事执著严谨:有时为了弄清一个事实、一个数字,要花几天工夫,还要女儿、女婿开车带我们走访,两个只有三岁到五岁的小外孙也只得陪同;有时为了一个细节,跟我争得面红耳赤;有时思路一打开,深更半夜还刹不住车;常常写后一改再改、没完没了,犹如愚公移山。我每天催他服药、给他倒水、替他削水果、安排他一些劳作,陪我外出购物,他像孩子一样地听从,我像帮工一样地为他搜集和整理资料、校订并誊正草稿,帮他减轻一点负担。好事多磨,在长沙曾把写成的一叠稿件遗落在出租车上,当时他情绪低落了。我安慰他说:“你是个很阳光的人,该不会为这点事气馁吧?从头再写,不必赶时间,慢工出细活,兴许书稿的质量会更好呢!”

此后,全家人都来助一臂之力:二女儿、女婿给我们送来一部电脑、一个U盘,说是可以随时写作、随心修改,再也不必重抄,再也不怕丢掉;在美国的小女儿、女婿还给我们买了一台

“手提式”,说是特别适宜流动作业。但哭笑不得的是,我俩谁也不敢动它!全靠大女儿、女婿抽空来打字、制图。不服老的我,决心学会自己上机,住在天津与北京两个七、八岁的小外孙,争当我的小老师。通过几代人的”远程电话教学”。慢慢地,我勉强能够用微软拼音法进行操作了。这些,对我先生专注地实现他的心愿,无疑都是最好的支持。

在湖南人民出版社的关心下,本书终于面世了,这给我那匹仍在奔驰的老马以莫大的鼓舞,也让我能与先生一起,共享“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喜悅,深谢慧眼善心、挂帆呼风的师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裸视美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道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845701
开本 24开
页数 3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3
出版时间 2006-11-01
首版时间 2006-11-01
印刷时间 200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71.2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14
15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6:3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