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砖石之道(建筑改变人类生活)(精)
内容
目录
引言 最早的小屋:
建筑与起源
第一章 巴别塔,巴比伦:
建筑与权力
第二章 金宫,罗马:
建筑与道德
第三章 津加里贝尔清真寺,廷巴克图:
建筑与记忆
第四章 鲁切拉府邸,佛罗伦萨:
建筑与商业
第五章 圆明园,北京:
建筑与皇权
第六章 节日剧院,德国拜罗伊特:
建筑与娱乐
第七章 高地公园汽车工厂,底特律:
建筑与工作
第八章 E.1027,法国马丁岬:
建筑与性
第九章 芬斯伯里医疗中心,伦敦:
建筑与健康
第十章 人行桥,里约热内卢:
建筑与未来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精彩页
E.1027,法国马丁岬:建筑与性(节选,注释从略)
在法国蔚蓝海岸(Riviera)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漂浮着一个深色圆点,海面仿佛被划开一道伤口。海浪缓缓地将这个物体送到岸边——20世纪建筑巨匠柯布西耶的遗体,就这样躺在了沙滩上,在悬崖上那栋令他魂牵梦萦数十载的别墅的俯视下,好似享受着日光浴。有人推测,柯布西耶在1965 年8 月的死亡,是自杀之举。就在此前不久,他接连失去了母亲和妻子,他变得郁郁寡欢,曾对一位同事说:“在游向太阳时死去,该多么美好啊!”不过,本章将要讲述的并非关于死亡的故事,而是关于爱——与性。这个故事诉说的,是柯布西耶对悬崖上的房子的迷恋,以及他对这栋房子的设计师艾琳?格雷(Eileen Gray,1878—1976)的怨恨。一动不动的磐石似乎是活生生的肉体的对立面,丝毫勾不起性欲,而本章将要揭示的,恰恰是建筑物的性密码,以及建筑物的煽情能力。这个故事里,有为情人建造的房子,有阻挡爱情的结构体,还有迷恋建筑物本身的人。尽管故事中的有些人物固然颇为极端,比如嫁给柏林墙的女人,但在现实中,无可否认的是,人们的性生活大多都发生在建筑中。那么,建筑物对于人类的性欲究竟有什么影响呢?
在尝试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回到刚才描述的场景:阳光普照的沙滩、名人遗体,以及最重要的——悬崖顶上的别墅。位于马丁岬(Cap Martin)的这栋房子虽然是格雷的第一个建筑作品,但设计得出色至极。整栋别墅通体白色,宛若一艘搁浅在岩石上的远洋渡轮,露台和窗户俯瞰着下方的地中海。家具和装潢延续了航海主题,灵感均来自搭乘轮船与火车旅行的浪漫色彩——格雷称之为“露营风格”。得益于格雷的精巧设计,室内空间达到了最大化:抽屉旋转开合而非推拉,床可折叠入墙,整间房子犹如在跳机械芭蕾舞,旋转着、滑动着,绽放出生命力。
然而,这栋房子不单单展现着令人赞叹的技术,它还是一首爱情诗,是格雷送给伴侣让?巴多维奇(Jean Badovici,1893—1956)的礼物。“E.1027”是他俩名字的加密组合:E代表艾琳(Eileen),数字10、2、7分别代表英文字母表中的第十个字母“J”(Jean)、第二个字母“B”(Badovici)和第七个字母“G”(Gray)。矛盾的是,格雷越用不露声色的公式掩饰两个人的关系,就越彰显出自己神秘莫测的个性。即便是密友,也对她的内心世界知之甚少,她在晚年还毁掉了大部分私人信件。她对自己的情感生活只字不提,但她似乎是个热爱冒险、不受传统束缚的女人。
年轻的时候,格雷就离开了爱尔兰的贵族家庭,前往五光十色的巴黎。在那里,她学习艺术,并混进了移居海外的女同性恋圈,与格特鲁德?斯泰因(Gertrude Stein)和朱娜?巴恩斯(Djuna Barnes)皆有交往。此间,她与法国知名女歌手达米亚(Damia)坠入爱河。达米亚生活奢侈,以用皮带遛宠物花豹而闻名。和格雷交往时间最长的恋爱对象,是比她小14岁的建筑评论期刊编辑巴多维奇。1924年,他请格雷为他盖一栋房子;1929年房子落成后,几乎每年夏天两人都在那里度过。他俩把这栋房子当作情侣的隐居之所,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房子的设计。中央的起居室也可以用作卧室,和格雷早期设计的“闺房”(bedroom-boudoir,“boudoir”原指女性私人的起居室、更衣室和卧室)异曲同工,而房间的重点是可以展开为一张床的大沙发。
格雷在沙发上方的墙上贴了一张航海图,上面写着波德莱尔的诗作《遨游》(L’invitation au voyage)。这首诗的主题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
我的孩子,我的姐妹,
想想多甜蜜,
到那边一起生活!
尽情地爱,
爱与死,
在那和你相似的国度!
…………
那里有秩序与美,
奢华、平静与欢愉。
波德莱尔描述的几乎就是马丁岬上这个俯瞰大海的隐秘之所。这首诗继续写道:
家具在闪光,
被岁月磨光,
装点着我们的卧室。
与波德莱尔笔下古色古香的家具不同的是,在E.1027闺房中的家具,闪耀着镀铬和玻璃的机械光感。
格雷并非一贯热爱科技。她最初因新艺术漆器家具设计而成名,例如,她曾设计出一把扶手像蛇一样弯曲着的椅子,后来这把椅子由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收藏。在巴黎时,她曾师从一位日本工匠学习漆器工艺。漆器制作过程漫长,需要一遍遍地涂抹、一层层地晾干。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放弃了后来被她戏称为炫技手段的漆器工艺,转向受风格派(De Stijl)影响的立方体形式。在E.1027,她的现代主义风格家具登峰造极,并开始演化出新式玩法——消失。她的作品一部分采用“露营风格”,可折叠、可携带,不甚显眼;与之相对的则是另一个极端,即可收进墙里,或看似就是墙体。这些家具顽皮地展现出她在室内设计师与建筑师之间的转换:二者互为依存,相得益彰。
格雷设计的屏风,最能体现其家具/建筑作品间暧昧的界线。格雷在职业生涯中设计过许多屏风,自宅里也经常使用。这些屏风多是半透明的
导语
1. 本书引进自曾出版《哈利·波特》原著的英国布鲁姆斯伯里(Bloomsbury)出版社,是一部令人“脑洞大开”的建筑故事集:颠覆单向讲述人类如何创造建筑的惯常思路,通过10座建筑的10个故事,讲述建筑与人类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建筑对人性与人类社会的塑造(影响)。从权力、道德,到商业、性爱……10个贴近生活、看似与建筑毫不相干的关键词,避开了高冷的建筑专业术语,带出一部包罗万象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不同背景的读者皆能从故事之趣中,领悟建筑的奥义,获得生活的灵感。2. 书中呈现了一场文化批评与建筑史的跨界对话,开启一场人类文明进程之旅: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几千年的建筑史无非是帝王将相宫殿庙宇的历史,绕不开错综复杂的年代和历史事件。
序言
引言 最早的小屋:建筑与起源(节选,注
释从略)
在遍地鲜花的阿尔卑斯山谷,一个尖顶小木
屋伫立在山坡上(建筑的起源是否正是这样:荒
野中的一个简易小木屋?)。木屋很小,并没有
别致的破旧感,也不过分奢华,四周围着松木篱
笆,篱笆上缠绕着带刺的铁丝网。篱笆后面,茂
盛的树木探出头来,像刺客一样。树叶沙沙作响
,农民的孩子吵吵闹闹——当时是1909年,农民
尚未从这一带消失。小屋里传来钢琴声,音符试
探着从琴键间迈出步子,时而跌跌撞撞,时而步
履如风,在寂静的山间清晰可辨。突然,一个长
着深色羽毛的东西从窗子冲入小屋,窗户的玻璃
瞬间破碎,发出击打铙钹般的刺耳响声,琴声戛
然而止,小屋主人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惊叫一声,发现来者是一只寒鸦,它
在被鹰追赶,鹰和鸦在他的头顶上打斗起来。
数千年来,人们一直这样想象建筑的起源:
森林里,有人灵机一动,盖了一个小木屋,开启
了建筑的历史(我承认,寒鸦和作曲家并非故事
里的常客)。回溯建筑的起源并不仅仅是历史学
家的嗜好:许多艺术家和马勒一样,也在“原始
”小屋中工作过,而沙滩小屋、树屋、花园小舍
的广受欢迎,则意味着类似的做法颇具吸引力。
艺术家、度假者、史学家有一个共识,即起源所
带有的纯粹特质乃是一种慰藉,回归起点的意义
不言而喻。探讨事物的源头能够解答很多问题,
但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问题。首先,我们
可能会问,建筑的源头只有一个还是存在多个?
那些含混不清的线索,我们是否就不再细究,而
只相信胜利者编写的历史?怎样了解史前建筑?
简易的早期建筑物与所谓建筑学意义上的建筑物
之间,该怎样划分界限?
恐怕最后这个问题有点离题了,我不打算解
答它。建筑史学家尼古拉斯?佩夫斯纳
(Nikolaus Pevsner)在他的著作《欧洲建筑
纲要》(An Outline of European
Architecture)的开篇傲慢地称,一个自行车
棚不够资格成为他的研究对
内容推荐
谈论建筑史,往往绕不开遥远的年代、晦涩的术语、错综的事件,让人产生距离感。本书却一反常态,以日常生活中的10个关键词为脉络,用10座建筑穿针引线,从多个维度带出现代生活中的种种可能性。权力、道德、记忆、商业、娱乐、工作、性爱……建筑与生活,存在着超乎想象的密切关系。建筑以其独特身份,参与人类文明的构建。在本书中,建筑不再是“容器”“机器”或“摆设”。无论是历史迷雾中的巴别塔、金宫、津加里贝尔清真寺,还是乔瓦尼的鲁切拉府邸、瓦格纳的节日剧院、福特的汽车工厂,抑或令柯布西耶终生无法释怀的E.1027别墅……它们既是建筑,又是“人性”的载体,更是透视镜,从中可以窥见人类珍贵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迂回前行的文明进程,进而引出一项重要思考:建筑能否让生活变得更好?活跃在本书10个故事中的,不乏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电影、小说、音乐、电玩、戏剧,以及一桩桩鲜为人知却荡气回肠的名人逸事。作者引入文化批评视角,将建筑故事与各类文本、文化事件、社会思潮相连,带出伟大的人性,和思想的光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砖石之道(建筑改变人类生活)(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汤姆·威尔金森
译者 译者:吴明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683292
开本 32开
页数 36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98
出版时间 2020-09-01
首版时间 2020-09-01
印刷时间 202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533
CIP核字 2020062997
中图分类号 TU-091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5:5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