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跨越时空的皇家图谱"对谈",详解古代海洋生物的博物之旅】海错图笔记(全3册)
内容
亮点展示

《海错图笔记(全3册)》--详情.jpg

编辑推荐

博物张辰亮 VS. 清代聂璜

专注科学传播的“博物达人”,解读故宫藏品《海错图》中的生物密码。抽丝剥茧、推理分析、辨别真伪……

体量之大,超出想象

考证北京、台北两地故宫珍藏,141幅《海错图》原图,74篇长文笔记,酣畅痛快的物种解密。

物种之难,中西比对

查找古籍资料,对比中外历史记载,梳理从古至今的物种信息。

科研之乐,上下求索

咨询各大院校专业学者,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探索物种真实奥秘。

内容简介

《海错图》成书于清康熙年间,是浙江人聂璜绘制的一部海洋生物图谱。聂璜把他在中国沿海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海洋生物都画进了这部图谱。书中记载亦真亦假,妙趣横生。清雍正年间,此书传入宫中,深受历代皇帝喜爱。现第一、二、三册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第四册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2014年,北京故宫出版了前三册,我买了一本,开始系统地了解这部书;2015年,正式考证书中的生物。2016年出版了《海错图笔记》,考证了36幅《海错图》原图。2017年出版了《海错图笔记·贰》,考证了40幅《海错图》中的原图。

在第三册中,我考证了63幅《海错图》原图,而且每篇文章的字数比前两册有显著增加。写第一册时,我都挑简单的写。第二册挑战了一些有难度的物种。到第三册,那些考证困难的物种,已经不能再拖下去了,必须解决掉。这是需要时间的。有些问题不是多看两本书就能解决,必须自己亲手去做。考证的物种多了,考证难度大了,要说的话自然也就多了,所以这本叁每篇体量都很长,内容层次也多。希望大家读的时候能感受到和我写时同样的畅快和开心之感。

——张辰亮

作者简介

张辰亮,专注科学传播的“博物达人”,微博1055万粉丝心中的“什么都知道”。

昆虫学硕士,《博物》杂志策划总监,官方微博账号@博物杂志运营者,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协2017十大科学传播人物。

热爱大自然,喜欢研究动物、植物和中国历史文化,擅长用幽默的文字为网友鉴定物种,轻松有趣的风格深受年轻人喜爱。

前言/序言

【序】一场艰苦的《海错图》攻坚战

《海错图》成书于清康熙年间,是浙江人聂璜绘制的一部海洋生物图谱。聂璜把他在中国沿海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海洋生物都画进了这部图谱。书中记载亦真亦假,妙趣横生。清雍正年间,此书传入宫中,深受历代皇帝喜爱。现第一、二、三册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第四册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初中参观故宫时,我第一次看到了《海错图》原本,感觉非常有趣,在心中埋下了种子。2014年,我开始系统地了解这部书;2015年,正式考证书中的生物;2016年出版了《海错图笔记》;2017年出版了《海错图笔记·贰》。按这个节奏,《海错图笔记·叁》本应该在2018年出版,然而现在已经是2019年了。

是我拖稿吗?不是,是前两本写得太快了。写第一本时,春节假期我连串亲戚都没去,坐在书房从早写到晚。写第二本时,正赶上女儿出生,写到半夜我还要去哄哭醒的娃,把她哄睡着了接着写。第二册出版后,我感觉身体状况特别差,于是和图书编辑说:海错·叁我得缓缓了。

除了需要调整身体状态,还有一个原因,是《海错图笔记·叁》里有一堆难啃的“骨头”。写第一册时,我都挑简单的写。第二册挑战了一些有难度的物种。到第三册,那些考证困难的物种,已经不能再拖下去了,必须解决掉。这是需要时间的。有些问题不是多看两本书就能解决的,必须自己亲手去做。

聂璜在书中随口提了一句“鳓鱼的头骨能拼成一只鹤”,我就花了半年的时间挖掘鹤的拼法,寻找手艺精湛的鱼骨标本制作者,复原拼鹤的全过程。聂璜画了一种长“小翅膀”的蚶,我在微博上意外发现线索,用了一年的时间,在福建找到了这种蚶,拿到实验室进行分子鉴定,才搞清它的真相。“鹿鱼化鹿”那张图,是我在美国看到一只野生的马鹿时才产生的灵感。

傅斯年说,研究历史要“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这两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些年我见过太多的所谓“考证”,都是东抄西抄,列举了一堆古籍,显得旁征博引似的,其实呢,别说自己亲自调查了,连抄的论据自相矛盾都看不出来。尤其是博物学考证,如果作者本身没有自然科学基础,考证出来的东西往往漏洞百出。为了不让自己的书成为这样的作品,我就得花更多的精力。

在第一册里,我写了30篇文章;第二册里有24篇;第三册只有20篇,但这并不是偷懒,而是每篇文章里考证了更多的物种数。第一册,我考证了38幅《海错图》原图(首印时是36幅,重印时多加了2幅),第二册考证了40幅,第三册考证了63幅,而且第三册每篇文章的字数比前两册有显著增加,你读了就知道了。考证的物种多了,考证难度大了,要说的话自然也就多了。

另外,台北“故宫博物院”在2017年免费公开了《海错图》第四册的全部影像版权,这是功德无量的事,于是我在第三册里考证了一些台北《海错图》中的物种,让两岸的海错尽量团聚。

这次,我依然请了自然插画师为文章绘制插图,有不少插图堪称精品,像蟹簖的结构图、东方苍龙的星象变化,之前从未有人画过如此详细的讲解。感谢画师们的妙笔!

出书之后,我才知道什么是众口难调。第一册的装帧方式是裸脊线装,很多人反映:“怎么没书脊?”于是第二册换成了圆脊精装,又一堆人说:“第一册装帧多好啊,古香古色的。”有的读者评价内文:“通俗易懂,好看!”有人就说:“怎么都是大白话?为什么不是《水经注》那样的学术著作?作者竟敢加入自己的心得体会,还吐槽聂璜,太不尊敬了!”实在闹不清楚哪种才是客观评价。后来我也想明白了,别纠结于具体的评价,得看整体效果。

《海错图笔记》和《海错图笔记·贰》得了不少奖:中国自然好书奖、2017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我被评为中信出版社的年度作者和最受欢迎作者……在电商平台上,这两本书的销量常年位居科普类前几名,豆瓣评分也都是8分以上。这就够了,说明我的方向没有错。最重要的是,考证《海错图》是我的爱好。只要自己喜欢干,大部分人又认可你,那为什么不继续干下去呢?

——张辰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跨越时空的皇家图谱"对谈",详解古代海洋生物的博物之旅】海错图笔记(全3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辰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商品编码(ISBN) 9787521708677T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17-09-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