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网络犯罪治理的法治化路径 |
内容 | 内容推荐 随着信息网络社会的崛起和飞速发展,传统犯罪突破现实社会的伦理约束、行政管制与法律规制的强控之网,侵入虚拟化的网络空间,其风险性后果直接威胁到社会秩序的健康与稳定,从整体上使得针对物理空间设计的秩序规则遭遇“比特世界”虚拟规则的严重挑战。作者认为,迫切需要通过系统理论法学来说明网络犯罪治理模式何以创生、如何演进以及相应的法治制度如何构建的问题。首先,本书以卢曼的“系统功能分化理论”为分析框架,以网络犯罪治理规则的生成与演化过程为基础,探讨了网络犯罪治理体系的构成及其功能分工,以及网络犯罪治理相关子系统的演化过程、功能分化、秩序模式、制度进化等问题。其次,本书通过分析早期网络犯罪治理的伦理化片段模式,解释了网络伦理子系统何以自治、如何演进以及相应的规则如何自我进化等问题。再次,本书通过分析目前我国网络犯罪治理的行政化层级模式,就解决权力主体界线不清、符码滥用等问题提出了法治出路。很后,本书通过分析功能分化模式下网络犯罪治理的法治供给路径,明晰了未来改革的走向,并针对网络犯罪治理相关子系统的负外部性提出了可操作的法治方案。网络犯罪治理法治化问题是新时代“智慧社会”和“智慧法治”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本书通过逻辑梳理、整合和提升,试图探寻潜藏在治理规范背后的理论脉络,从科学性和实用性维度中提出了可供选择的配套方案,为解决网络犯罪治理理论存在的碎片化问题提供了更具解释力的方法。 作者简介 王玉薇,1982年4月生,女,汉族,法学博士。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黑龙江省法理学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宪法学研究会理事,哈尔滨是香坊区人民法院陪审员。已在《人大法律评论》《法律方法》《河北法学》《学术交流》《中国司法鉴定》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主要研究领域:法学基础理论、法律方法论、智慧社会治理法治化及人工智能的法律规制等。 目录 导论 节问题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现有文献综述 第三节基本观点、研究方法与逻辑结构 章网络犯罪治理的社会系统理论 节网络犯罪及其治理 第二节社会系统理论的引入 第三节网络犯罪治理系统的架构 第二章早期网络犯罪治理的伦理化片段模式 节基于片段模式的网络伦理自治 第二节自治“失灵”与网络自治秩序不足 第三节网络伦理制度的自我进化与功能提升 第三章我国网络犯罪治理的行政化层级模式 节层级模式下的网络行政监管 第二节行政“失能”与网络公共秩序不足 第三节法治制度构造对网络犯罪层级治理模式的供给 第四章法治主导的功能分化模式 节网络立法的创制权 第二节网络司法的裁判权 第三节网络警察的执行权 第五章网络犯罪治理的法治化构造 节网络犯罪治理的立法构造 第二节网络犯罪治理的司法构造 第三节网络犯罪治理的警务构造 第四节网络犯罪治理的社会构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网络犯罪治理的法治化路径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玉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9554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5 |
出版时间 | 2020-06-01 |
首版时间 | 2020-06-01 |
印刷时间 | 2020-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56 |
CIP核字 | 2020088618 |
中图分类号 | D924.364 |
丛书名 | |
印张 | 1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