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读书民刊漫记
内容
前言/序言

序一 读书民刊,你好

倘若我们来研究读书民刊的发展史,还需从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思想解放说起。此时,各类民间刊物风起云涌, 如诗歌民刊、行业内刊等,而读书民刊只是众多民刊之一。它出现的时间较晚,但影响力与日俱增。至于何为读书民刊, 曾引起不少争议。简言之,读书民刊需满足这样的条件:供某社会团体或民间组织内部交流使用,没有正规出版或发行刊号的民间印刷物。其生存方式多为挂靠在文化单位,靠自筹资金、集资开办等。

2000 年4 月,《开卷》在南京创刊。此前,国内就有各种读书刊物出现,如《读书》《书林》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刊物渐渐失去活力,而读书民刊却因有一定的定力,从而保持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如《开卷》就团结了国内□□□的一批文化老人和青年学者、作家。以《开卷》为首的读书民刊近些年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同样,我们可看到的是,全民阅读的风气培养与读书民刊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序二 读书民刊的发展

《开卷》创刊以后,国内一些城市如北京、上海、十堰、成都、芜湖、济南等地,都出现了风格各异、内容多元的读书民刊。读书民刊的发展是得益于阅读风气的蔓延,可用你方唱罢我登场来形容,其迅猛发展的态势影响着许多年轻人走上了阅读之路。倘若我们将读书民刊的发展过程细分的话, 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

□□个时期的读书民刊纯粹以阅读为主,内容多为文史掌故,兼顾对新书的评论。这一时期因刊物主编大都是爱书人,具有相应的阅读品位,所以在组稿、编辑方面把关较为严格,从而保证了刊物的质量。

第二个时期的读书民刊形式多样,除了纸质刊物之外, 还出现了电子杂志、阅读自媒体。刊物的主办方也由爱书人扩张到图书馆、纪念馆、书店等。刊物更关注地方文化与阅读的关系。这些都使读书刊物的范围有所扩展。

在办读书刊物的过程中,虽然许多刊物并没有提出自己的明确主张,但从其长期的办刊方向上看,各有所侧重。如《开卷》以文史类的文章为主;《芳草地》定位于高品位、有保存价值、让人喜爱的文学杂志;《梧桐影》的定位为“读书刊物、民间立场、地方特色”等。不过,对大多数读书刊物来说,其内容都是以书人书事、淘书藏书为主,没有明确的版块划分,就难免给人一种看上去相差无几的感觉。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读书刊物如今发展到上百种,老牌民刊如《开卷》《芳草地》等依然在坚守,主题性刊物如《日记杂志》《书简》《名堂》也是做得有声有色。不过, 在读书民刊的生存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如资金问题、人事变动等原因而导致刊物停刊的情况,如十堰《书友》、武汉《崇文》、北京《书脉》、长沙《书人》等都因故停刊。在这方面, 深圳的后院读书会探索出的“策划+ 有条不紊的执行+ 随时可用的资源”方式,也许可以有效缓解读书民刊的经济压力。

序三 网络阅读时代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介入,阅读变得无处不在。但这种网络阅读常常被视为一种“浅阅读”。这跟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经济转型有关。生活节奏的加快,致使当下的阅读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

在这个时代,阅读以浅层次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排斥深度阅读。就拿读书民刊来说,它是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而存在的—服务当下,融合时尚与潮流,就有可能受到读者的青睐;反之,就可能是圈子化,无法更好地把阅读传递到大众当中去。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兴起的文化讲坛多少是一种互补。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反馈到当下,成为读书民刊发展的又一趋势。

《悦读时代》《温州读书报》《今日阅读》等刊物之所以能走在同行列的前面,且广受好评,与此大有关系。而新刊物如《乐读》《易读》则结合当下的网络资源,每期固定的主题吸引着读者的目光,这种方式如今也广被其他读书刊物所借鉴。

网络时代,不能不提到的是电子杂志。早期的刊物如《读品》《天涯读书周刊》等是社区人气聚集的产物,后来逐渐变成了读书类的兴趣读物。其涵盖的读者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社区论坛,而是针对互联网用户,如《独立阅读》《绿茶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介入,阅读变得无处不在。但这种网络阅读常常被视为一种“浅阅读”。这跟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经济转型有关。生活节奏的加快,致使当下的阅读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

在这个时代,阅读以浅层次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排斥深度阅读。就拿读书民刊来说,它是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而存在的—服务当下,融合时尚与潮流,就有可能受到读者的青睐;反之,就可能是圈子化,无法更好地把阅读传递到大众当中去。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兴起的文化讲坛多少是一种互补。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反馈到当下,成为读书民刊发展的又一趋势。

《悦读时代》《温州读书报》《今日阅读》等刊物之所以能走在同行列的前面,且广受好评,与此大有关系。而新刊物如《乐读》《易读》则结合当下的网络资源,每期固定的主题吸引着读者的目光,这种方式如今也广被其他读书刊物所借鉴。

网络时代,不能不提到的是电子杂志。早期的刊物如《读品》《天涯读书周刊》等是社区人气聚集的产物,后来逐渐变成了读书类的兴趣读物。其涵盖的读者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社区论坛,而是针对互联网用户,如《独立阅读》《绿茶书情》等都以各自的特色赢得了书友的认同。还有不少电子刊物因稿源、读者群等原因做了几期就消失了。

在阅读日趋多元化的情况下,如何让读书刊物更具有活力?这在今天似乎不成问题。我注意到,有不少读书刊物利用网络资源组稿、联谊,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这其间,举办了十一年的全国民间读书年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民间读书年会的宗旨是“传播中华文化,营造全社会良好的书香气息”。每年的民间读书年会会选择一个城市举行,除了读书民刊相关人员参加外,包括藏书家、书店从业者、爱书人都会参与其中,被誉为“民间读书的盛会”。对大多数爱书人来说,若不是通过这个读书年会,是很难知道有那么多读书刊物存在的。

作者简介

朱晓剑,专栏作家,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巴蜀文化研究中心顾问。2013年,其家庭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全国“书香之家”。曾任《成都客》等刊物主笔,在多家媒体开设专栏。著有《书式生活》《杯酒慰风尘》《闲言碎语》《美酒成都堪送老》《闲雅成都》《吃茶记:一半成都一半茶》等二十部作品。

内容简介

本书翔实、全面地介绍了近几十年来,中国读书民刊发生、发展的历程,以及在当下网络媒体的巨大冲击下,读书民刊的生存现状。每一本民刊,都凝聚着一个或者一群爱书之人的心血,当它们随着时间不断地消失,谁还能寻到当初的踌躇心绪?

编辑推荐

它们存在着,却正在消失着,翻开旧书卷,这些文字里的山水仍如眼前一般鲜活。寻味中国读书民刊,回想那些被遗忘的时光。

内容推荐
本书全面地介绍了近几十年来, 中国读书民刊发生、发展的历程, 以及在当下网络媒体的巨大冲击下, 读书民刊的生存现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读书民刊漫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晓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7857932
开本
页数 210页
版次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9-03-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39.296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21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0: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