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五行原论(先秦思想的太初存有论)(精)/杨儒宾著作集
内容
作者简介
杨儒宾,1956年生于台湾台中。台湾大学中国文学博士,现任台湾清华大学哲学研究所讲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先秦哲学、宋明理学、东亚儒学等。著作有《儒家身体观》《异议的意义近世东亚的反理学思潮》《从〈五经》到〈新五经〉》《儒门内的庄子》《五行原论—一先秦思想的太初存有论》《道家与古之道术》;编著有《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及身体观》《儒学的气论与工夫论》《东亚的静坐传统》《自然概念史论》《中国哲学研究的身体维度》等书;译有《东洋冥想的心理学——从《易经〉到禅》《孔子的乐论》《冥契主义与哲学》《宇宙与历史——永恒回归的神话》等书。
目录
大陆版前言
序言
楔子 “不在五行中”的“五行”
壹 导论:五行原论与原物理
一、叩问五行
二、五行三貌
三、圣显与力显
四、流形与原型
五、言一气一志主体与物的想像
六、结论:“五行”余韵
贰 浑沌与创造
一、浑沌之源:天山的帝江
二、宇宙蛋
三、凿破浑沌之一:原始巨灵
四、凿破浑沌之二:水、风与气
五、光明之歌:太阳与宇宙山
六、结论:创造的原型
叁 气的考古学——风、风气与玛纳
一、云气之外
二、四方风与时空架构
三、风土、风气与风俗
四、作为生命力的“气”之出现
五、玛纳与精气
六、服气、行气与养气
七、结论:盈天地皆气也
肆 从明暗到阴阳
一、前言:二元论之源
二、阴阳相偶
三、老子的皦昧重玄
四、庄子的明白入素
五、儒家政教的钦明文思
六、明德与明命
七、理智之光的两种解读:老庄与荀子
八、结论:阴阳的兴起
伍 刑—法、冶炼与不朽——金的原型象征
一、前言
二、兵神与文明
三、刑一型的矛盾统一
四、冶炼与转化
五、悠久与不知老
六、金丹的追求
七、结论
陆 创生、深奥与消融——水的原型象征
一、前言:原型中的原型
二、孔门之仁与水的生命象征
三、动能之水与平准之水:孟荀的例子
四、道家“水”的玄奥之义
五、五行学说与《管子》的水思想
六、结论
柒 太极、通天与正直——木的原型象征
一、通天之柱
二、皇极—太极
三、社与国命
四、木型人格(一):道家的柴立中央
五、木型人格(二):儒家的中通正直
六丶结语:宇宙树的萎绝与新生
捌 时间形式丶礼与耻感——火的原型象征
一、前言
二、天火原型
三、礼与时间形式
四、漱正阳
五丶行气与践形
六、勇
七丶耻与改过
八丶结论
玖 吐生、报本与厚德——土的原型象征
一、籍田与大地的复苏
二、蜡祭与报本反始
三、土地、女娲与生殖
四、黄帝、中土与秩序
五、社稷
六、坤元、生生、敦厚
七、报本反始
八、结论
尾声 非唯物论的物论
内容推荐
《五行原论——先秦思想的太初存有论》的“五行”不是传统自然科学意义下的概念,也不是天人感应说下的神秘论述,而是一种原初的物的想像。本书透过“圣显”的概念,重构中国早期的物论,指出太极、风气、阴阳、金、木、水、火、土皆有体道的意义,道因物而显,哲人因物以明道。
“五行”可作为“物”的总代表,其范围由“五行”进入“两仪”的“阴阳”以及更精微的“气”“浑沌”等领域。杨儒宾将“五行”视为太初时期神圣的主要展现场域,圣人物中,道在五行。这些圣显之物构成了先秦时期诗歌隐喻的主要来源,也开启r后世“体用不二”、“道气为一”“显微无间”诸说的先声。
《五行原论——先秦思想的太初存有论》依浑沌(太极)—气—两仪(阴阳)—五行的次序展开,这样的结构可视为神话版的宇宙论,也可视为另类的《太极图说》,遥远地印证了后世周敦颐、张载、王夫之的道论之兴起。《五行原论》的“原”字既指原初的时间,也指价值意义的始源之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五行原论(先秦思想的太初存有论)(精)/杨儒宾著作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儒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594924
开本 32开
页数 49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18
出版时间 2020-03-01
首版时间 2020-03-01
印刷时间 202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641
CIP核字 2020034404
中图分类号 B2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7
155
2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4:2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