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战石油(长庆崛起笔记)
内容
目录
第一章 寻找长庆人
第二章 石油的秘密与鄂尔多斯聚宝盆
第三章 有一个人叫陕甘宁
第四章 十八个地火部落及其战神
第五章 战火里的炊烟
第六章 绿油油的麦田,黑油油的油
第七章 油田保卫战
第八章 另一种石油
不是尾声的尾声
精彩页
第一章 寻找长庆人
石油是野的,但青春不是野的,一个英雄部落的石油人用自己的青春战胜了石油。在人生的原野上,我已青春不再,但因为窥见了长庆石油人的一部青春档案,我的青春又焕发了生机。
50年了,长庆人终于争来一个中国第一。
在新中国石油行业马拉松式的竞争中,崛起于鄂尔多斯大盆地的长庆油田,如今已经接力跑在了最前面,连续7年稳产在5000万吨以上,成为目前油气并举的中国第一大油气田。
石油就是石头里的地火。如果石油大亨约翰坚持要说石油是“魔鬼的眼泪”,那么世界油市上跌宕起伏的石油价格肯定就是魔鬼的心情。但是,在从来没有什么上帝的东方,也不会有什么魔鬼。在中国,如果真的要把石油比作眼泪的话,那也是石油人的,是我们的;而且,如果我们今天读了这部报告,我们都流出了眼泪的话,那流的也不是眼泪而是石油。
其实,石油也不是眼泪,在长庆石油人眼里,石油是石油人的血液。在长庆油田,有这样一句名言:“如果要从他们的血管里抽出两滴血的话,那么一滴是血液,另一滴就是石油。”的确,石油人的血管里既流着热血也流着石油。如此,长庆人把油市上的石油价格比作石油人跳动的脉搏,也就不难理解了。
世界第一能源石油正在告诉我们,这是一个非常真实的石油时代,生活因为石油而丰富多彩,世界又因为石油而危机四伏。在国家石油能源的战略格局中,长庆油田连续7年5000万吨的油气产量,不但成为国家油气安全的一个重大砝码,而且使中国在世界能源地缘政治舞台上具备了重要的发言权。朴素地说,中国石油人采集于大地深处的地火——石油、天然气,已经成为国家最重要的能源之一,不仅保障着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生活需要,而且关乎国家的安全。
说起来也巧得很,在现代汉语里,“石油”与“食油”两个词语的读音竟然一模一样,虽音同字不同,但核心字眼都是油,乍一听上去像是同一个事物,如果不看字,许多人都会混淆的。
这是一部关于中国最大油气田长庆油田崛起的深度报告。不过,这部石油长庆史,不只是写给长庆人乃至中国石油人的,更是写给每一个与石油、天然气有关的人,比如,那些天天或经常要开车去加油加气的人,那些每天几次点燃煤气炉做饭的人,以及那些虽然不开车不做饭但每天需要吃饭的人……不仅仅如此,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与衣食住行里的每一个人,都不会与这部报告没有关系。
与玉门石油人和大庆人一样,长庆石油人也有许多豪言壮语。“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修辞精妙优美,一语双关,豪情万丈。这是继玉门和大庆铁人们“我为祖国献石油”之后,中国石油人更为铿锵的一句格言。在长庆铁人看来,为祖国采油就是为祖国加油,为民族采气就是为民族争气。这一句誓言似的格言,是四代长庆人历时50年锤炼的一块思想的金砖。而油一代的“我为祖国献石油,献了青春献子孙”,虽然只是一声自豪而悲壮的感慨,却是长庆人奉献初心和青春的真实写照;因为一种坚守,献石油献青春献子孙可能是石油人的一种宿命,退出时代舞台的第一代如此,正在时代舞台上的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也会如此,甚至那些正在成长的石油娃,最终也可能走上石油之路。我们不难看到,在新中国70年的建设中,几代石油人挥洒着火热的青春,以饱满的石油之笔,谱写了一部宏阔壮丽的青春史诗。
“活着找油,死了生烃”八个字,是长庆人的座右铭,也是长庆人的墓志铭。其意思是,长庆人来自石油,又将回到石油中去。烃所在的油岩层叫生油岩或母岩,即“富含有机质、大量生成油气或排出油气的岩石”。
这是我的一次初心写作。我企图用一支秃笔为青春的长庆石油人和长庆石油人的青春树碑立传。
每每行驶在祖国的大地上,一路上看着路边那些中国石油的加油站和加气站,中国石油人红红火火的形象总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在我眼前,而那些加油站似乎就是中国石油在为我们一路喊着“中国加油”。
当我真的在中石油和长庆油田的几位同志带领下,历时40余天踏遍甘陕宁蒙两省两区,走完两万多公里路程,访谈了300多名石油人,深入一个崛起的石油部落,穿越中国百余年的石油时光之后,心中对石油、油井和石油人的敬意甚至感恩之情便油然而生。
在我心中“油然而生”的油,就是中国石油的油,自然而然,一片情不自禁的石油情。
……
P1-4
导语
本书抒写了一个“中国第一”的时代传奇,珍藏了一个英雄部落的青春档案,凝聚了一个乡愁诗人的油田情结,是一部超越行业的非虚构文学读本。12万字的《战石油》,以新中国石油史为背景,运用诗性的笔调展示了长庆油田50年史诗般的创业历程,成功地讲述了一个石油的“中国故事”。为完成这部作品,作者借助长庆油田腹地庆阳的生活积累,本着一颗现实主义文学初心和真挚的油田情结,自2019年8月至年底,连续行程五千多公里,深入陕西、甘肃、宁夏和内蒙两省两区长庆油田一线,采集了大量鲜活生动的第一手素材。
内容推荐
提到油田,很多人第一个会想到大庆油田,然而事实却是,在新中国石油行业多年你追我赶的激烈竞争中,崛起于鄂尔多斯大盆地的长庆油田,如今已经连续七年产量稳定在5000万吨以上,成为中国第一大油气田。2020年是长庆油田建厂50周年,为此,长庆油田宣传部邀请著名报告文学作家、诗人、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甘肃文学院院长高凯深入长庆油田走访了大量油田领导、职工,与他们同吃同住,经过近半年时间,撰写了这部全面反映长庆油田50年来忠诚担当、克服万难、创新进取、发展壮大的发展全貌和长庆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奋斗、实干兴邦优秀精神品质的长篇报告文学《战石油》。
《战石油》共分八章,第一章《寻找长庆人》首先从石油在世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讲起,然后直接正面撰写长庆油田人的,通过多人采访展现四代长庆人的精神品质。第二章《石油的秘密与鄂尔多斯聚宝盆》作者从古典诗词入手对中国的石油发展追根溯源,重点强调诞生了长庆油田的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的“聚宝盆”,长庆人发现鄂尔多斯聚宝盆的故事,充分证明了中国人获取财富的勤劳和智慧。第三章《有一个人叫陕甘宁》从长庆油田的一位名叫陕甘宁的女工讲起,鄂尔多斯盆地就是陕甘宁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地质区域,而陕甘宁则是一个历史的概念,这一章强调陕甘宁的意义就在于强调陕甘宁的人文历史和红色基因,这是基于此才诞生了中国第一的长庆油田。第四章《十八个地火部落及其战神》如题开始讲述长庆油田的企业构成,后部分讲述红工衣的故事突出石油人的精神面貌。第五章《战火里的炊烟》讲长庆人的日常生活,因为油田是一个特殊的工作,油田人有自己的生活圈,这种生活圈中的生活和普通人既有区别有又相同之处,通过写他们的差异体现石油人的高贵。第六章《绿油油的麦田,黑油油的油》写农田和油田、农民和工人的关系,两者虽然有很大区别,但是就像两条河最终汇成了一条河。第七章《油田保卫战》,因为油田象征着巨大的利益和财富,很多人为此不择手段,因此保卫石油和开采石油一样是石油人的必修课,在长庆油田保卫石油的历史中也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第八章《另一种石油》讲述石油文学是长庆油田的另外一种石油——精神能源。全书最后是《不是尾声的尾声》,对全书进行收束,最后部分文字不多,文字所抒发的情感也并不炽热,但是这种有节制的结尾却意蕴深长给人以无限的启示和丰富的联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战石油(长庆崛起笔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春风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358244
开本 32开
页数 1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2
出版时间 2020-08-01
首版时间 2020-08-01
印刷时间 202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39
CIP核字 2020141964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5.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10
143
1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6: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