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黄梅天的太阳/毛芦芦风铃儿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毛芦芦风铃儿书系”,包括小说《风铃儿的玉米地》、《黄梅天的太阳》、《姐姐的背篓》3册、散文《期待一朵金蔷薇》、《哦,香雪姐姐》、《幸福雨》、《很蓝很蓝的李子》4册,小说人物饱满生活,感情丰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散文文辞优美,情感真挚。这是一套符合青少年儿童心理的优秀文学作品。

本书就是该书系之一。

内容推荐

毛芦芦著的中篇小说《黄梅天的太阳》讲述了:

黄梅天是一个跟着做高楼清洁工的父亲流浪的孩子,后来遇到了善待他的“金太阳小学”。他这匹小野马终于被爱的缰绳牵住了脚步,不仅找到了学习的自信,找到了金子般的友谊,而且还为保全这所破旧的民工子弟学校而努力奔走,救了校长的性命,发动所有家长义务为建造新校舍出工出力。最后,一所崭新的学校矗立在孩子们眼前,黄梅天的心中,也升起了一轮辉煌的太阳。

目录

一 黄梅天走进“金太阳”

二 金太阳小学的集体照

三 郁闷的第一课

四 弄堂的体育课

五 渔船逃生记

六 渔村的遭遇

七 跟着“秃头”吃兔头

八 民工子弟学校里的小民工

九 父亲的针线活

十 快乐的浮桥

十一 雨中的鸡蛋饼

十二 快乐的“二伴五”

十三 六一节的噩耗

十四 寻找金校长

十五 金校长昏迷住院

十六 肇事者的忏悔

十七 “金太阳”的新生

试读章节

小池里挤满了水浮莲。雨打在那绿果冻一样的莲叶上,万下的水珠在小池里蹦跳、翻滚、飞跃、飘旋,像无数亮白亮白的小人,正在小池里嬉戏、舞蹈、歌唱、打闹。

黄梅天斜挎着书包,歪擎着雨伞,面无表情地跟在老爸黄谷子身后,慢吞吞走到小池边,他瞥了一眼那比一问房子大不了多少的绿池,眼睛忽然唰地亮了。

他看着那满池欢跳不已的水珠,嘴角一挑,露出了一抹隐约的笑意,目光不由得朝四周搜寻起来。可水泥路虽然在池边塌陷似的凹了一截,池里的水都几乎漫上了路面,但是路上光光的,压根没他要找的东西。正当黄梅天失望地微微叹了口气时,他看到不远处有个排水孔的水泥盖不知被谁撬起了一角。

“有了!”他嘀咕了一声,朝排水孔的水泥盖猛冲过去,用一只手使劲把那盖子拉了起来。

“干什么?你又胡来啦!”老爸斥骂着朝黄梅天走过来。可黄梅天的动作比他老爸敏捷多了。他把雨伞一丢,抱起水泥盖奔到小池边,狠命儿把那重达二三十斤的盖子扔进了池塘。小池立刻炸开了锅,白浪掀得比人高,水浮莲溅得满天飞,还有几尾小鱼也被抛到路上,在那里啪嗒啪嗒乱跳。

黄梅天被自己的恶作剧淋了半身水,雨又把他的另一半身子浇湿了,他却开心得哈哈大笑起来,因为老爸的身子也半湿了。

“叫你恶!我叫你恶!”老爸冲过来打他。黄梅天站直身子,把脖子一梗,静静戳在老爸面前。老爸看看比自己高出半个头的儿子,举起的拳头,不禁软软垂了下去。

“走吧,到了学校,可别再胡闹啦!我给你联系上这个学校可不容易!”老爸扶正雨伞,重重拍了拍西装上的水珠,径直朝前迈开了脚步。

黄梅天还静静站在原地。他看着老爸身上的米色圆下摆西装、棕色喇叭裤、黄色两节头系带子的皮鞋,脸上露出一抹明显至极的讥笑。他在心里说:“就凭你这身穿了一万年的臭衣裤、烂皮鞋,干什么能容易?”

是啊,黄谷子身上这套西装的式样确实早过时了。这还是他结婚时穿的礼服呢!如今,老婆都去世七年了,儿子都十四岁了,可这西装还是他唯一像样的衣服,一碰上他认为较重要的场合,就会正儿八经地用它们将自己“武装”起来。

个子中等、身材瘦削、面容清癯的他,经西装一“武装”,其实还蛮有样子的。西装虽然过气了,但穿西装的他,跟平日穿清洁服的他比,精神了不少,也年轻了不少。

可惜,老爸的这身行头,在黄梅天眼里,简直就像一坨湿黄泥,黏答答糊在他胸口,叫他感觉特别憋屈,特别压抑。由于老爸老换打工的城市,他也不得不老换学校。他已经跟在老爸的这套西装后面,转了五次学。可读了那么多学校,他才读到五年级——因为老爸给他联系新学校并不总是那么顺利,所以,他的求学生涯常常掉链子。每当他跟着老爸来到一座新的城市,开头几个月,他都会做失学儿童。这不,他这个五年级生,由于“链子”掉的次数太多,已经留级两次,足足比同年级人大了两岁,而且,他又长得高,从外表看简直像个高中生了,却还不得不跟那些小屁孩一样往脖子上扎红领巾。

这样的书,鬼才爱读啊!

他只渴望老爸能收他做徒弟,带着他一起去做高楼外墙清洁工,去做飘浮在各座城市半空中的“蜘蛛侠”,可老爸偏要牛不喝水强按头——逼他读书!

看,就连今天这样的鬼天气,老爸也人模狗样地套上他上个世纪的西装,咔嚓着他的古董皮鞋,把他硬往新学校里赶,不用排水孔的水泥盖溅他一身水,他又怎么知道黄梅天的郁闷心情?

老爸在前头气呼呼地走着,很快就走到池塘尽头了。这时,黄梅天发现他左肩领子下边偏后的地方,竟然粘着半张水浮莲叶子。

“哈哈,多像只绿皮癞蛤蟆呀!”黄梅天狂笑。

老爸回头狠狠瞪了他一眼,呵斥道:“你就爱傻笑!有什么好笑的!你待在那里,想生根发芽吗?还不快走!”

“哼,走就走,谁怕呀!”黄梅天说着,将雨伞往肩上一扛,撒开大步跑动起来,就像一阵雨烟,一下子就飘到老爸前面去了。

P1-4

序言

童年的风铃儿——读“毛芦芦风铃儿书系”

提起芦芦的作品,我的眼前自然就会浮现一连串的意象:芦花小旗、甜橙树、青玉米、风铃儿……这每一个意象,好像都能代表她作品的风格。这些意象虽然外表不同,形状各异,可是如果细细品读,便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它们都是张扬着生命活力的,是纯真美好的,是温暖明亮的。

我认识芦芦的作品,是从她的成名作《芦花小旗》开始的。《芦花小旗》写的是一个山里女孩如何在苦难的生活中自救的故事。我后来知道,这个故事的素材源于芦芦自己的乡村童年生活记忆,也正是隐藏在这小说背后的生活真实,引起同样有着乡村生活记忆的我的强烈共鸣。我认为她写的不只是一个女孩的故事,而是一代女孩的故事。主人公叶荞麦没有屈服于命运,没有重复母亲的悲剧,而成为一个十六岁的代课老师的结局,是芦芦对这一代有着同样命运女孩的理想寄寓,也是作为儿童文学作家的芦芦为苦难生活中的女孩们指引的成长之路。

从《芦花小旗》开始,芦芦创作的作品越来越多,题材和体裁也越来越宽泛,这些年新作不断,佳作叠出。现在奉献给读者的这一套“毛芦芦风铃儿书系”,是她近年来辛勤创作的结晶。“毛芦芦风铃儿书系”由三本小说和四本散文构成,它们的文体虽然不同,却有共同的主题和属于芦芦特有的鲜明的艺术风格。

童年的眼眸是最为纯净的,仿佛没有照过影子的山溪。一个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却可以在经历岁月沧桑之后,在内心里依然葆有纯真的眼眸。当她用心的眼眸去看世界的时候,她会像孩子一样,发现世界的美好,并为之感动。芦芦就是这样一个作家。她总是能在日常的生活中发现美,并为这些美丽的人和事深深感动。比如,一个平淡的八月清晨,她头顶的草帽被风吹走了,一个骑摩托车的少年替她追回草帽,并嘱咐她:“阿姨,以后骑车记得把帽子扣好啊!”她说:“一时间,感动像八月的阳光,把我浑身上下抱了个严实。”她甚至还渴望:“请草帽再一次飞起来,带我去寻找新的奇遇吧!”(《草帽飞了》)又比如,一个平常的黄昏,她和先生到衢江边散步,先是看到两只纸船漂在江面,接着看到一只足球也顺水漂来,还有一个十岁的孩子沿江追着足球,后来,足球被一个钓鱼的老者用鱼竿捞上来还给了孩子,于是,她看到孩子笑了,连“整条衢江,都笑了”。芦芦就是这样善于在生活中捕捉平凡的人和事,在些平凡的人和事中发现美好,书写感动,并把这份美好和感动传达给读者。这样的文字是温暖人心的。孩子们从小读着这样的文字,也会变得温暖和善良起来。

生活中不只有美,也有丑,不只有温暖,也苦难。芦芦的写作从来不回避苦难,尤其在她的小说创作中,她常常会直面苦难。她笔下的小主人公,很少是在蜜罐里泡大的,多数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砺中成长起来的。比如《风铃儿的玉米地》中的留守儿童丰铃儿、《姐姐的背篓》中的弱智女孩草鸣、《黄梅天的太阳》中的黄梅天和田小禾。在这几部作品中,本来应该作为孩子依靠的父亲或者母亲,不仅不能成为孩子的依靠,反而成为了制造孩子苦难的罪魁祸首。比如《姐姐的背篓》里的母亲,总是有意无意地虐待有些弱智的女儿草鸣,认为她是自己的负担;而《风铃儿的玉米地》里的丰铃儿的父亲则沉溺于赌博,逼得丰铃儿的母亲不得不抛下年幼的丰铃儿姐弟,外出打工。这些深陷苦难中的孩子们,他们经历过迷茫与痛苦,经历过内心的挣扎,甚至毁灭性的破坏,比如丰铃儿因为不满意自己的母亲抛下她外出打工,毁了整片玉米地,也用自闭折磨自己。但这些孩子的命运最终发生了逆转,苦难没有毁灭他们,反而成为了他们成长的滋养。比如丰铃儿最后从自闭变得开朗自信,她翻耕了母亲的玉米地,全部种上了玉米,还把第一个成熟的玉米快递给了在北京做保姆的母亲。一开始叛逆淘气的黄梅天,最后也变得成熟懂事。当然,在这些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成人也没有缺席,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助力,孩子们才能把苦难吞下去,并且相信人世问的美好。有意思的是,在这三部小说中,成为孩子成长助力的都是老师。我想,小说中的这种安排,体现了芦芦对于儿童成长问题的思考。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与社会。当家庭无法成为孩子的温暖港湾的时候,学校和社会就显得无比重要了。当家长的角色缺失或缺位的时候,老师就成为了温暖孩子心灵、指引孩子前行的灯火。

读芦芦的作品,我不只是被字里行间无处不在的纯真与温暖感动,更赞赏她对孩子的信任,以及对成长力量的认同。正是从这一点上,体现了芦芦作为儿童文学作家的儿童观。她相信孩子,相信童年生长的蓬勃力量。所以,她在作品中,才会频繁地用到挺拔的甜橙树、高扬的芦花小旗、绿意盈盈的玉米地这样的意象来写孩子。这是对童年生命的礼赞。童年的生命力是旺盛而顽强的,无论在多么贫瘠的土地上,童年的生命都会蓬勃生长。

读芦芦的作品,自然会对芦芦的文笔、对她的创作风格留下深刻的印象。她的笔端流出来的,不只有优美的文字,还有深浓的情感。她是一个对大地爱得很深的作家,大地上的花草树木、山水田园都有着生命。

比如,她这样描写黄昏时江边的景物:

垂柳弯下腰身,和初开的美人蕉牵上了手,一个生青碧绿,一个俏丽鹅黄,映得一旁的江水,也一片明艳。苇叶踮起脚尖,和怒放的夹竹桃搂住了肩,一个翠色若流,一个洁白如雪,衬得身旁的赭崖也一片素雅。还有那沿着水涯开得散散漫漫又热热烈烈的金鸡菊,简直把每一双经过它面前的脚步,都染成了黄色,把每一缕吹过它头顶的清风,都染得喷香。(《很蓝很蓝的李子》)  她也往往会在小说的叙写中,融入散文化的笔调,甚至对无生命的事物进行拟人化的想象抒写。

比如,她在长篇小说《姐姐的背篓》中,这样写海:

看来,海的年纪不小了!

但听海那哗哗的声音,年纪不小的海,好像还活得非常健旺呢!

而她在写散文的时候,又常常会像写小说一样,进行细致的人物描写与刻画。

比如,她在散文《周庄的油纸伞》中,这样写她偶遇的一个摄影师:

就在我默默打量着从我们身边走过的那三三两两的游客时,他和他的长镜头照相机,恰巧从一条爬山虎垂挂着的小巷里钻了出来。霎时,女儿和我一起把目光定在了这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身上。

他中等个子,稍瘦身型,微黑肤色,小平头,细长眼,脸上挂着敦厚又机智的笑容,一看,就是个摄影方面的行家里手,而且,值得信任。

总之,芦芦的文字是灵动的,是奔涌着情感和生命的,是从心底流敞出来,带着芦芦的生命记忆与温度的。她是一个用身心感受自然的人,在一草一木中听得到生命的呼吸与成长的故事;她是一个永葆童真、心怀感恩的人,因此,在平常的生活中能发现美,于日常中能书写奇遇与奇迹。她是一个自觉承担着儿童文学的责任与使命的作家,相信真善美的力量,哪怕在瑟瑟寒冬里也高扬着生命的芦花小旗。她用奔涌的激情和心灵流淌的文字,精心编织了这童年的“风铃儿”。愿这清脆的风铃声能在更多孩子的童年里回响。

汤素兰

2016年11月10日

书评(媒体评论)

毛芦芦的作品写法独特,她的小说富有散文的韵味,许多句子写得都很优美,读来朗朗上口,就像朗诵一首首优美动听的诗歌。但她的作品最大的亮点,还是她那颗跳动在字里行间的火热爱心。她是带着厚厚的真情和浓浓的爱意在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孩子呐喊,想让整个社会看到他们微小的身影,看到他们不屈的存在,想勾起整个社会接纳他们、关心他们的欲望。

——汤素兰(儿童文学作家、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毛芦芦来自民间,回到民间,服务民间。重要的是,她穿行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与自己笔下的人物同哭、同笑、同命运、同呼吸。苦难遂成了美好,绝望遂成了希冀。身心愉悦,精神富足。对一个写作者来说,还有什么么比可以倾情投入写作更让人欣慰呢。

——孙建江(儿童文学理伦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黄梅天的太阳/毛芦芦风铃儿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毛芦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6229246
开本 32开
页数 2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5
出版时间 2016-12-01
首版时间 2016-12-01
印刷时间 201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2016247545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10
14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8: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