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狐姐的茶馆/汤素兰爱的童话
内容
编辑推荐

《狐姐的茶馆》是一部童话作品集,精选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著的童话故事二十六个,包括《狐姐的茶馆》、《坐扁船的扁朋友》、《小灰兔找朋友》、《跳进冰箱里》、《小狐狸卖草莓》等。这些故事十分幽默,热闹荒诞,甚至有点异想天开,但却能紧紧抓住孩子们的心。

内容推荐

《狐姐的茶馆》甄选了汤素兰中短篇童话中动物题材的童话故事,以动物为主人公讲述一个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本书是作者动物童话的第二本。汤素兰童话以精致清新的文字、奇妙趣味的故事、天马行空的想象,吸引了许许多多的读者,展现了童话这个体裁独有的魅力,也带给了孩子们快乐和引发了他们的思考。

目录

狐姐的茶馆

蟒蛇加加

聪明的办法

红线的心愿

鸟窝陷阱

坐扁船的扁朋友

蓝蝴蝶

小灰兔找朋友

跳进冰箱里

生病了

雪人的歌声

白雪仙童

蜻蜓

狐狸鸟

南瓜房子

会笑的花

桥那边

宝石

小鸟的家

透明的蛇

天使

一个仙女

小鸡漂亮

奇怪的青蛙

小狐狸卖草莓

小精灵

试读章节

棉花现在明白了:那个姑娘胸前的那朵花,就是用丝线绣出来的。

每一朵棉花都无法预料自己将来的命运是什么,因此,越接近工厂,它们越紧紧地缩在一起,脸色惨白,沉默不语。

我们的这朵小小的棉花一直在心里祈祷:把我纺成一束绣花的线吧,然后把我染成红色,最后变成一朵姑娘胸前的花吧。

它真是幸运!众多的棉花变成了袜子、抹布,变成了地毯和毛巾,只有它,这朵小小的棉花,它真的被纺成了线,并且,被染成了姑娘脸庞那样鲜艳的红色。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它不是一束绣花线,而是一小团普通的缝纫线,卷在一个小纸轴上,被包装在一个装满红线的纸盒里。

现在,它和其他十一个红线团一起,摆放在一个小杂货店的柜台里,等待出售。

“老板,请给我一团红线,我要用它缝一件红衣裳。”

老板把手伸进纸盒里,拿出一团红线。于是,那团红线被缝在一件红衣裳上。

“老板,请给我一团红线,要配得上新娘的红被套。”

老板把手伸进纸盒里,拿出一团红线。于是,那团红线被缝在新娘的被套上。

每当老板把手伸进纸盒的时候,这团红线就往旁边滚一滚,躲过老板的手。它等待着有一天,有人能把它带回去,绣成一朵鲜艳的花。

紧挨着这一盒红线的,是一盒缝衣针。有一根缝衣针一看见纸盒里的红线团,就热烈地爱上了它们的颜色。它热切地希望这十二个红线团里,有一个是属于它的。它希望有一天,会有一根鲜艳的红线穿过它小小的针鼻子。只要这根红线能牵着它走,到哪儿它都愿意。

因此,当别的针陆陆续续被出售的时候,唯有这根缝衣针一如继往地留了下来。它一直尽可能地靠近针盒的边上,离那个纸盒里的红线团近一点,再近一点。每当老板把一个红线团卖掉,它就急得不行,但他毫无办法。有几次,当顾客来买缝衣针,老板把手伸进针盒里取针的时候,这根缝衣针就趁机用针尖狠狠地扎老板,把他的指尖扎出血来。

它只能干着急。而且针盒里有满满一百颗针,如果大家都有它一样的想法,想娶红线团,那怎么办呢?它决定赶紧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夜晚,它悄悄地敲敲纸盒,悄悄地跟旁边的红线团说话:

“嗨,你们好,我是缝衣针,你们有谁愿意嫁给我吗?”

红线团们把自己紧紧地裹在塑料包装里,红着脸,不理睬它。

其他缝衣针马上指责它:  “我们缝衣针的脸都被你丢尽了!我们每颗针都能娶几十根、甚至数百根线当老婆!我们从来不需要向任何一根线求婚,不管它是什么颜色的线!”

但这颗缝衣针一心一意喜欢红线团。它才不管伙伴们的指责呢,它说:

“现在,我小小的针心里充满了红颜色,我的针鼻子只愿意穿过红线,如果要我的针鼻子穿过别的颜色的线,我宁愿把自己吃了!”

“这个家伙被莫明其妙的爱情冲昏了头脑,把它赶出去!”一根特大号针威严地发布命令。

于是,这根缝衣针被挤出了针盒。它真是太幸福了,因为它被伙伴们猛然一推,便趁机跳进了装红线的纸盒。

它再次向红线团们表达自己的爱情,但红线团们还是不理它。

缝衣针并不死心,它缩在纸盒的角落里,整天向离它最近的那个红线团絮叨自己对它的爱情:“能够和一根像你这样漂亮的红线穿在一起,是我唯一的幸福。”

那个红线团被它说得不耐烦了,反问它:

“你是绣花针吗?”

“不是,我是缝衣针。”缝衣针老老实实地回答。

“那么就请你免开尊口吧。我的心愿是嫁给绣花针,能够和一根绣花针穿在一起,让它把我绣成一朵花,是我唯一的心愿。”红线团说。

“可是,你并不是绣花线,而是普通的红线……”

“这不关你的事!”红线团骄傲地说。

P18-21

序言

我评价一个作家,常常想到他的原点。所谓原点,是他的早期作品。对很多作家来说,早期的作品是他的初心,他的本性和能力所在。人的成长终其一生,作家的成长也是如此。

但是,日后的成长所呈现的枝繁叶茂,依然还是与根系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第一次读到的汤素兰的文字,是她研究童话的一篇论文,发表在《浙江师范大学学报》上。虽然时间久远,论文的题目已经忘了,但她对经典童话如数家珍,以及非常到位的感悟和品评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再次读到的汤素兰的文字已不再是研究,而是创作,短篇童话《白脖儿和白尾儿》。当时阅读的惊喜,至今记忆犹新。这篇童话对幼儿心性、幼儿思维逻辑的生动表现,对人物性格的婉转描写,对幽默的自然呈现,不仅在青年作家中,就是放在整个童话创作界,都是才华横溢之作。1992年在长沙开会,第一次见到汤素兰,我曾表露过对这篇童话的激赏。

再之后,读到的就是她的《红鞋子》。《红鞋子》在我心目中,是中国短篇童话中的经典作品。

在阅读儿童文学时,我有一个阅读习惯,就是看作品里的对话够不够多,对话写得够不够好。因为与成人作家对生活情态的间接转述相比,写人物之间的对话,更能造就作品的临场感,更能表现、暗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红鞋子》就非常重视对话,并将对话写得极为精彩。红鞋子、小老鼠说的每一句话,既符合他俩的物性,又有着故事所需要的性格。比如,红鞋子说:“夜里没有伙伴在一起,我会害怕的,你知道,我以前从来没有在外面过过夜。”而小老鼠则说:“我可不知道你有没有单独在外面过过夜,我对鞋子的事知道得不多。我自己嘛,不管是在外面还是在家里,从来都是单独过夜的。只要不碰上猫,我看就没什么可怕的。”红鞋子就说:“我不怕猫,我怕孤独。”小老鼠不知道什么是孤独,就问:“孤独是什么样子的?”红鞋子说:“孤独就是心里空空的。”小老鼠纠正红鞋子:“心里空空的?不对吧?你是不是想说肚子里空空的?那不叫孤独,那叫饿。”

这样精彩的对话,真是堪比世界上任何一篇经典童话。我想说的是,好的童话故事往往是由对话推动着向前发展的。对话使作品成为一种直接的表现,胜过间接的叙述性交代。同时,这样的对话又有着弦外之音的暗示性,胜过叙述语言对意图的“欲盖弥彰”。

在《红鞋子》这个故事的最后,小老鼠帮助红鞋子找到了家,让她和另一只红鞋子团聚。当小老鼠独自慢慢地朝森林边的树皮小屋走去时,“他的心里有了一点儿空空的感觉,这感觉和饿了还真不是一回事儿。他头一次发觉独自走在路上原来是这么安静,简直太安静了。他想,要是这会儿,树皮小屋里有一只小老鼠在等待着他回家,该多好!”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小老鼠内心(性格)的变化。正是因为有了前面的那些对话,小老鼠的这一性格的变化、发展十分自然,有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精彩的对话使《红鞋子》成了表现的艺术,而不是说明的写作。

汤素兰的童话再出现在我的阅读视野,是系列童话故事《笨狼的故事》。这部与《白脖儿和白尾儿》《红鞋子》一脉相承的系列作品,使年轻的汤素兰成为了一个“大作家”。十八年前,我在《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一书中,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在我们展望中国幽默儿童文学的前景时,青年作家汤素兰的《笨狼的故事》为我们增添了相当的自信。汤素兰有极好的创作幼儿童话的艺术感觉,她虽然年轻,却是实力派。在我看来,幼儿文学创作是对儿童文学作家的更严格的考验。在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中,像汤素兰这样能够洞察幼儿心性并将其原汁原味地艺术再现出来的作家为数不多。《笨狼的故事》中的有些故事会让我想起英国作家米尔恩的世界级名著《小熊温尼·菩》的幽默,因为它不仅同样以人物的性格推动故事的展开,而且小笨狼的天真、善良、无知却充满了求知欲的性格也与小熊温尼·菩颇有几分神似。而《笨狼的故事》中的有些故事的热闹荒诞、异想天开,又大有美国的华特·迪斯尼的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之风。《笨狼的故事》由多个系列故事构成,‘把家弄丢了’‘晾尾巴’‘半小时爸爸’‘坐到屋顶上’‘有用的合同’‘电话和门铃’‘篮球赛上的精彩表演’等小故事个个通体幽默。笨狼通过那些不露声色的幽默表演,已经成为幽默人物形象的典型,也许用演艺界的称谓‘笑星’来封它会更合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作为幽默儿童文学的《笨狼的故事》的成功,得之于作家以一种具有幽默气质的人生态度面对幼儿的生命世界。我相信,《笨狼的故事》的作者如果没有这种轻松洒脱、乐天达观、对幼儿的生命充满信任的儿童观,幼儿生命世界本身的幽默品性终将被遮蔽,幽默文学特有的表现形态也无从获得。”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的幻想小说创作开始自觉并渐渐形成一定的气势,汤素兰也拿出了风格独特的幻想小说《阁楼精灵》。我初读汤素兰的幻想小说《阁楼精灵》时,就感觉到这是一部耐人寻味的思想性的作品。《阁楼精灵》以其对人类在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的表现,在汤素兰的儿童文学创作中,占据一个特殊的重要的位置。

在我与何卫青合著的《中国幻想小说论》中,何卫青甚至将《阁楼精灵》归类为“童话模式”的幻想小说,这让我想到作品中这样的笔墨——

如果你曾经去过茂密的楠竹林,或许你会在竹林里碰到一种小精灵,他们住在空空的竹节里面,特别会吹笛子。月光明亮的夜晚,他们坐在竹梢上一边看星星一边吹笛子。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吹笛子的高手,或者想要一支声音悦耳的竹笛,你最好在明亮的晚上去竹林里,将身子靠着某株挺拔的竹子,耐心地等待。因为有的小精灵吹笛子吹累了,或者夜太深了,他坐在竹梢上打瞌睡,会不小心从竹梢上摔下来。这时候,你伸出手掌,轻轻把他托住,不让他摔到地上,不让地上的沙子硌疼他的屁股,为了感谢你,他就会答应你向他提出的要求,告诉你哪一根竹子适合做竹笛。据说从前的笛子都是用小精灵选的竹子做的,声音特别好听。

这段意境空灵、美妙的文字,的确唤起我们阅读那些优美童话的审美感受。我以为,这种表现的底蕴依然与作家的原点有关。汤素兰采用这种将前现代的童话思维和现代的小说思维,进行杂糅这一艺术形式,很可能内里的原因是前现代意识与现代意识在审美过程中的一种交融。在我这里,这种交融的结果是产生了非常有价值的思想信息,使《阁楼精灵》将前现代思想和现代思想进行“创造性结合”,成为颇具前沿性的具有后现代思想的文本。如果说,《红鞋子》是中国短篇童话的经典,《笨狼的故事》是系列童话的经典,那么,《阁楼精灵》则堪称中国幻想小说的一部经典。

我在汤素兰作为作家的成长中,看到了一条从初期的原点上开启的一条主线——童话的心性和才华。如今,凭着《红鞋子》《笨狼的故事》《阁楼精灵》《奇迹花园》等一系列堪称经典的作品,汤素兰已经成为90年代成长起来的儿童文学作家中的当之无愧的扛鼎作家,她的童话作品以及幻想小说,标示出中国儿童文学所达到的艺术高度。

现在,汤素兰将包括《白脖儿和白尾儿》《红鞋子》在内的以短篇为主的童话作品,编辑成《夏夜舞会》《狐姐的茶馆》《树叶船》《送个冬天给青蛙》《狮子的梦》《老木大叔的南瓜》六卷出版,欣喜之中作序推荐。

2016年12月19日

于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

书评(媒体评论)

汤素兰的文字透着一种精致而又清丽的典雅,它们像一些圆润美丽的珠子,串起了作家笔下那个丰饶的童年想象世界。她用她的这些文字,编成了一双送给孩子的飞翔的翅膀。

——方卫平(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院长)

汤素兰的创作体现出儿童文学的自然天性,追求艺术的品位和艺术的深度,让孩子通过童话的阅读体验人类的爱与关怀,让这些幼小的生命在感动中成长成熟。

——孙建江(儿童文学理论家)

汤素兰的作品分明透出一种经由世界经典童话熏陶出来的、富于现代感的新意和新味,一种与世界接轨的怪诞、清秀、美丽、雅致……

——韦苇(儿童文学理论家、翻译家,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汤素兰竟然能够这样深入地洞察儿童心性,并如此准确、生动地用儿童的语言将其原汁原味地艺术再现出来!她讲的故事十分幽默,热闹荒诞,甚至有点异想天开,但却能紧紧抓住孩子们的心。她的作品的艺术品位和思想深度令人佩服。

——朱清时(中国科学院院士)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狐姐的茶馆/汤素兰爱的童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汤素兰
译者
编者
绘者 聂辉
出版社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6229086
开本 32开
页数 1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5
出版时间 2016-12-01
首版时间 2016-12-01
印刷时间 201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6
CIP核字 2016247531
中图分类号 I287.7
丛书名
印张 5.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10
149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6:3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