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活中的博弈
内容
编辑推荐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上,发生过三次重大的“革命”,即“边际分析革命”、“凯恩斯革命”与“博弈论革命”。这让博弈真正地走入了大众的生活。

本书指在用博弈的常识为您生活的方方面面服务,突出实际运用。因此,少了经济学理论的生涩、枯燥,而生动的事例与超俗的智力将您增添无比的乐趣。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通过一些精彩生动且具有现实意义的博弈案例和智力游戏来挑战您的智商,阐述博弈论的策略思维,介绍了静态博弈、动态博弈、纳什均衡、零和博弈、双赢对局等博弈论的基本内容及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试图让您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上、变幻的社会中学会运用博弈思想,尽可能地对任何事都应付自如,游刃有余。

目录

第一篇 从囚徒困境讲起

第一章 博弈论

一、博弈的发展

二、博弈的三要素

三、博弈的分类

第二章 认识“囚徒困境”

一、“囚徒困境”的故事

二、大家的事情由谁管

三、选A还是选B

四、激励优秀,淘汰低效

第三章 如何打破“囚徒困境”

一、合作的约束

二、你不必每次都赢

三、“一报还一报”

第二篇 纳什均衡:谁都不能改变策略

第一章 博弈的均衡

一、爱心护天才

二、为什么对手总喜欢做你的邻居

三、转变旧意识,树立新观念

四、猜猜猜与换换换

第二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一、自私的“纳什均衡”

二、一碗水没有端平

第三篇 情侣博弈与智猪博弈:先动与后动

第一章 情侣博弈:先下手为强

一、“情侣博弈”的故事

二、不是情侣的“情侣博弈”

第二章 智猪博弈:多劳并不多得

一、“智猪博弈”的故事

二、“枪打出头鸟”

三、“小猪躺着大猪跑”能改变吗

第三章 “智猪博弈”模型的应用

一、为什么大股东挑起监督经理的重任

二、学会满足,不要贪婪

三、“小猪”跟着“大猪”跑

四、做“大猪”还是做“小猪”

第四篇 斗鸡博弈:进一步与退一步

第一章 狭路相逢的策略

一、“斗鸡博弈”的故事

二、面子≤性命

三、“亡命徒”策略

四、先发制人,放手一搏

第二章 “双赢”为何难以实现

一、“骑虎难下”的故事

二、古巴导弹危机

三、航行规则的确定

第五篇 信息有价:信息对称与不对称

第一章 对战中的筹码

一、减灶诱敌

二、“空城计”中的博弈

三、巧施离间,智取长平

第二章 信息不对称博弈

一、巧识庐山真面目

二、掩耳盗铃的古董商

三、维克瑞拍卖法

四、成功求职的秘诀

第六篇 赌徒博弈:一个硬币换座金山

第一章 历史中的赌徒逻辑

一、孤注一掷,弃商从政

二、被逼无奈,揭竿起义

三、栽赃陷害,杀女夺位

第二章 小投资大收益的赌徒逻辑

一、为什么赌博是坏事

二、是买彩票还是去赌博

第七篇 做规则的制定者:秩序不是不可改变

第一章 谁是规则的制定者

一、为生存,吞“死”阄

二、谁分的谁要后拿

三、不患贫而患不均

四、自卑皇帝的游戏规则

五、“第22条军规”

第二章 公平分配可能吗

一、公平分配≠平均分配

二、海盗分金的故事

第八篇 公共知识:皇帝什么都没穿

第一章 公共知识的含金量

一、庄子与惠施的辩论

二、“谁的脸上沾有泥巴”

三、皇帝新装的新解读

第二章 公共知识与博弈

一、村庄屠杀悲剧

二、师为师,生为生

三、“老师的生日”为哪天

四、红帽子还是白帽子

第九篇 选择的智慧:鱼和熊掌能否兼得

第一章 选择的方法

一、棉花和黄金

二、苏格拉底的回答

三、没有选择的选择

四、多种选择的烦恼

第二章 优未必胜,劣未必汰

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二、漂亮女生的困惑

第十篇 概率迷思:直觉是多么不可靠

第一章随机事件的可能性

一、“概率”可怕吗

二、美女还是老虎

三、你是“幸运儿”吗

四、囚犯的错误

第二章 如何运用概率

一、庄家与赌徒的硬币游戏

二、概率原则与“中立原理”

第十一篇 悖论困惑:思维的两难境地

第一章 悖论课堂

一、什么是“悖论”

二、“所有的克里特人都是撒谎者”

三、预付赌金为多少

四、将“小窟窿”捅成“大窟窿”

第二章 逻辑思维与悖论

一、逻辑的套索

二、换还是不换

第十二篇 皮洛斯的胜利:成本与收益

第一章 关于成本的认识

一、成本是什么

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钱”

三、皮洛斯的胜利

四、越陷越深的沼泽陷阱

第二章 不做得不偿失的事情

一、期望效用最大化

二、增加对手的行动成本

三、不要逼迫对方“破釜沉舟”

四、不能取胜,就该谋和

试读章节

“囚徒困境”最早是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家塔克于1950年提出来的。他当时编了一个故事,意在向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们解释“什么是博弈论”。后来经过发展,“囚徒困境”就成为博弈论中最著名的案例之一。所谓“囚徒困境”,大意是这个样子的:

有一天,某富翁在家中被杀,财物被窃。警方在侦破此案的过程中,抓到了汤姆、杰克两个犯罪嫌疑人,并从他们的住处搜出了被害富翁家中丢失的财物。面对真实呈现在眼前的物证,他俩承认了自己的偷窃行为。但是,他们却矢口否认杀害富翁,辩称是先发现富翁被杀。他俩只是顺手牵羊偷了点儿东西而已。

针对两人的狡辩,警方采取了将两人隔离审讯(即由地方检察官分别与汤姆、杰克单独谈话)的方法。为了分化瓦解对方,检察官分别对两人说了以下一段话:“本来你们的偷盗罪证据确凿,可以就此判你们1年刑期。但是.根据将功赎罪制度,如果你主动坦白并且揭发同伙的杀人罪行,我们将对你进行从宽发落,判你无罪释放,但你的同伙要被判30年刑期。如果你顽抗到底,拒不坦白,而一旦被同伙检举出你的杀人行为,那么你就要受到严惩,将被判30年刑期,你同伙将无罪释放。当然,如果你们两人都坦白,那么你们都将只被判15年刑期。”

在这里,博弈的决策主体(参与者)就是两个嫌疑犯——汤姆和杰克。他们每个人都有两个选择,即坦白和抵赖。

这两个嫌疑犯该怎么办呢?他们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坦白还是抵赖。显然最好的选择是两人都选择抵赖,都得到最好的结果——只判刑1年(杀人罪按照“疑罪从无”原则,证据不足无法成立,只能是以偷盗罪各判每人1年徒刑)。但是由于两人处于隔离的情况下没有串供的条件,所以他们不得不仔细地考虑对方可能采取什么策略,对方采取的策略对自己有什么影响。

心理较量就这样开始了,汤姆和杰克都是绝对的精明人,都只在乎减少自己的刑期,并不关心自己的选择会对对方产生什么影响,对方因为自己的决策又将被判多少年徒刑。

汤姆会这样推理:假如杰克选择抵赖的话,我只要坦白,马上就可以无罪释放,获得自由:而我若抵赖则要坐牢1年,显然坦白比抵赖要划算得多;假如杰克选择坦白的话,我若抵赖,则要坐30年牢,坦白却只坐15年牢,显然还是选择坦白为上策。所以说,无论杰克选择抵赖还是坦白,我的最佳选择都是坦白。还是坦白交代了吧。同样,杰克也跟汤姆一样会算计,也会如此推理。

“囚徒困境”之所以称为“困境”,就是因为这个博弈的最终结局对两个参与者来说都是最坏的结果,两个嫌疑犯双双选择坦白,结果皆被判刑15年。这对他们个人来说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的最佳选择,符合他们的个体理性选择。因为坦白交代者可能会得到无罪释放(前提是对方选择抵赖),显然要比自己抵赖可能会独自承受30年徒期(前提是对方选择坦白)要好。而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两个人都抵赖)和结局(每人被判1年徒刑)就不会出现。

“囚徒困境”是典型的非合作博弈的范例,为我们探讨合作是怎样形成的提供了极为形象的解说方式,其产生不良后果的原因是因为囚犯两人都从利己目的出发,最终导致结果损人不利己,合作没有产生。反过来就使我们看到:彼此达成合作是最好的“利己策略”,但合作必须符合以下黄金定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前提是“人所不欲,勿施于我”)。基于此基础之上的合作才能形成一个和谐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囚徒困境”中,最好的策略直接取决于对方所采用的策略,取决于对方所采取的策略为发展双方合作留出多大的余地。独立于对方所用策略之外的、从利己目的出发的最好的决策是不存在的。

实际上,“囚徒困境”是现实生活中许多现象的一个抽象概括,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意义。同一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激烈的价格竞争就是典型的“囚徒困境”现象.任何一个企业都以对方为敌手,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在价格博弈中.只要以对方为敌手,那么不管对方采取怎样的决策,自己总是认为采取低价策略会占便宜,就如同“囚徒困境”中的犯罪嫌疑人始终认为自己选择坦白为最佳决策一样,这就促使双方都采取低价策略。如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之间的价格竞争、各大航空公司之间的价格战,等等。

如果彼此都清楚这种前景,双方勾结或合作起来,共同制定比较高的价格,那么双方都可以避免价格大战并获得较高的利润。但是这些联盟(或者说是协议)往往处于利益驱动的“囚徒困境”之中,双赢也就成为泡影。不同企业之间五花八门的价格联盟总是非常短命,道理也就在这里。

P11-13

序言

“博弈”一词听起来玄而又玄,简单地说就是“游戏”的意思。更准确地说,就是有输有赢的游戏。可以说,博弈论是通过“玩游戏”而获得的人生竞争知识的理论。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棋手,大家的每一个行为就如同在一张看不见的棋盘上布一个子,慎重而又精明的棋手们相互猜测、互相牵制,人人争赢,下出许多精彩纷呈、变化多端的棋局。博弈论就是研究棋手们“出棋”着数中理性化、逻辑化的部分,并将其系统化为一门科学。也可以说博弈论就是研究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事实上,博弈论正是衍生于古老的游戏或称博弈如象棋、扑克等。博弈论原意为游戏理论,像人际关系的互动、球赛或麻将的出招、股市的投资等,都可以用博弈论巧妙地解释,可以说,红尘俗世。莫不博弈。

博弈源自生活,它是朴实生活中所凝结的智慧,用它来指导生活,将会给自己带来最大、最长远的利益。无论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琐事,还是恋爱、学习或者工作的经历,博弈都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不论是修身与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博弈也都在影响着人们的决策和成功。身边事事皆博弈,学会博弈。会让你的生活更精彩。人的一生都在寻求自己的精神家园。从对知识的无知到有知、从对事业的追求到投身与奋斗、从对人生的懵懂探索到理性攀登与跨越,在财富、名誉、地位的诱惑中穿行以至达到一种对人生对事业的达观情怀,这是一个充满了痛苦和探索的幸福旅程.只有孜孜以求的人才能够达到的境界。

本书主要通过一些精彩生动且具有现实意义的博弈案例和智力游戏来挑战您的智商,阐述博弈论的策略思维,介绍了静态博弈、动态博弈、纳什均衡、零和博弈、双赢对局等博弈论的基本内容及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试图让您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上、变幻的社会中学会运用博弈思想,尽可能地对任何事都应付自如,游刃有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活中的博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蓝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401088
开本 16开
页数 2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4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7: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