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美 大师视角 油画名家与写生教学 王克举
内容
内容简介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风景画艺术从为山川写照朝向“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大步发展,在这方面,王克举的绘画具有代表性。不论是在画室里还是置身山林草木,他作画的重心是“*恰切*强烈地”表达他“自然萌发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他去野外写生是为了获得“情绪情感的触发点”,这种情绪情感根植于画家的个性气质而沉睡于内心。当他面对某种自然状态时,这种情绪情感被唤醒,画家以十分自然的形式“记录”着此时此刻的综合性感应,可以说是以画笔与眼前山林草木的旋律节奏相唱和。这就是石涛所谓“山川万物之荐灵于人”的出神入化境界。

画家之所以要寻找“情绪情感的触发点”,是由于画家的情绪情感有其限定性,他不是无适而不可,不是无往而不胜。他善于在质朴的“丘壑”中显出色彩的辉煌,于沉厚的“笔墨”中透出生命的跃动。出现于他作品中的景物往往是饱含生机,无所羁绊,开朗、饱满而丰实。如果我们在观览作品之余与作者有接触、有交流的时候,会进一步理解一个艺术家的精神气质与他所选取的自然景物之间的特定关联,会恍然神会人与画之间的精神联系。

从题材看其展出的作品,可将其大略归类为“山与树”“海与船”“人与其居所”等等。一幅幅看过来,我们会惊叹画家渺无边际的眼界。进一步玩味,又会感受到画家自己的性情对不同景物的浸染与调理。过去的许多山水——风景画家往往善于营造山林和旷野的寂静深邃,王克举的特色是在沉稳的峰峦和虚静的水面表现感情的波动。像《风动》《长白山写生》极力强调了大自然流动不息的本性,而即使在《奔腾的山野》《淡烟流水龙风田》《狂野的黄土沟壑》《陕北螅镇》这些以山岳为主体的画中,也充溢着跃动的节奏。在《春潮》《家乡的海》《银光闪烁的海》《尼斯港湾》中,云水浪涛的形式化强调,形成涌动不息的旋律,而《静静的港湾》实际上蕴含着无穷的动势。他笔下的树木总是有“惊飙拂叶,林无静柯”的动势,花草林木、江河湖海都蕴含不息的生命波动。山峦和树木的枝条,海浪与船舶的风帆,田野与建造其上的房舍,共同构成一种具有生命意味的形式节律。

当然,我们不会忽略王克举作品更为深沉的一面——沉厚与丰实,人格精神的沉厚与自然生命的丰实。虽然画家的题材极其广泛,但并非无选择地兼收并蓄。只有那些在生命本体具有沉厚的自然景物,才可以“触发”和唤醒作者的创造激情。古典画论对于坚实与流动,沉厚与飞扬,往往是作为对立和对应的审美范畴来探讨的。而在王克举这里,他将两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无论是山岳、水面、树木,还是人在自然中留下的痕迹,都显得明朗、厚实而且大气。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画家赋予它们自由的韵律,形式的组成因素例如画面构成、色彩对比和表现性笔触又极大地强化了本有的沉厚与丰实。

比较而言,中国绘画从整体上看是优雅、秀逸、含蓄、恬淡,而缺少刚健、厚重、豪放的气概。如果我们将五代两宋以来的卷轴名迹与汉唐魏晋的石窟造像相比的话,这种气质上的倾斜更加明显。这种气质上的倾斜当然有其错综复杂的原因,也曾被多向质疑。唐代诗人对“风骨”的推举,明清文士对“磅礴浩汹,以受天下之瑰丽”的向往,都说明有识者对于艺术境界的平衡一直寄予厚望。王克举及其艺术同道之追求,其在兹乎!

目录

我的绘画艺术
太行山
晋中
威海
峨庄
大洼
井冈山
佳县
桂林
张家界
黔东南
大别山
长白山
大同
台州
嶂石岩
朱家角
植物园
远望的诗兴——王克举绘画作品视觉语言构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美 大师视角 油画名家与写生教学 王克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克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582442
开本 16开
页数 122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17-09-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17-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213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0: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