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克洛特的忏悔/左拉小说集
内容
编辑推荐

爱弥儿·左拉生于巴黎一个水利工程师家庭,在法国南方普罗旺斯的艾克斯叫、城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他七岁丧父,家道中落,从此过着贫困生活。十八岁时随母迁回巴黎,读完中学后,因无力深造就独自在巴黎谋生,但求职之路走得异常艰辛,常年失业。这一人生经历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小说素材,也使他更能理解和同情下层民众的疾苦。

直到1862年,他才在阿谢特书店谋得了固定的工作。他白天当邮件打包工,干苦力活,晚上写他喜爱的诗歌和小说。由于他的才华和努力,不久就升为广告部主任,并在1864年和1865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中短篇小说集《给妮侬的故事》和长篇小说《克洛特的忏悔》。随后,他又尝试按实验小说的写作手法,用遗传分析的方法,来深刻分析人物的生理、心理活动和性格变化,写出了由情欲奸杀后,因恐惧、精神崩溃而自杀的《岱蕾斯·赖根》和因心理猜疑而自毁情爱的《玛德兰·费拉》两部长篇小说(1868),由此渐渐被社会关注,走上了作家之路。《克洛特的忏悔》是著名翻译家毕修勺所译的左拉小说之一。

内容推荐

《克洛特的忏悔》的作者是左拉。

《克洛特的忏悔》:

不,你们将因我而受苦,但是要我不说话是下可能的,赤裸裸地暴露我自己,我或许会找到一些安慰,如果我知道你们将会同我一起悲泣时,我的烦恼也许就会平息了,兄弟们,我爱罗兰斯。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看,冬季已经来了。早晨的空气变得更加阴凉了,巴黎已穿上了雾的外套。看,这是晚上亲密约会的季节。怕冷的嘴唇到处在寻找接吻的对象,从乡野跑出来的情人们躲到阁楼里,他们紧紧贴靠在火炉前面,听着雨声,享受他们永恒的春天。

兄弟们,我还郁闷地活着,我面对的是没有春天和没有爱人的冬季。我的阁楼在一个潮湿的楼梯顶端,大而杂乱无章;角落消失在阴暗里,赤裸和歪斜的墙壁使房间延长为一种棺木形的走廊;可怜的家具做得不好,只是由薄板凑成,外面涂上难看的红色,一碰上去就发出悲惨的轧轧声响。褪色的被单悬挂在床上,没有窗帘的窗户,正对着一堵默默肃立的漆黑高墙。

晚上,风若打动门户,当墙壁和我油灯的火焰一起播曳时,我觉得整个身心被阴郁和冰冷的忧闷压住。我站立在即将熄灭的火炉旁,面对着丑陋壁纸上棕色的玫瑰花饰和花束已经萎谢的陶器花瓶,我似乎听见每件东西都在发出孤独和贫困的叹息,这叹息是恼人的:火炉似乎在向我索取愉悦的火焰,花瓶似乎忘记了天寒下雪,妄想插上新鲜的玫瑰花,床铺也在不断地呻吟着,对我诉说着那些金黄的美发和雪白的肢体。

我听着,只能惹起自艾自怨。我没有吊灯可以挂在天花板下,也没有地毯可以遮蔽凹凸不平和破碎的方砖。当我的房间只向我要求漂亮的白布、简单而光滑的家具时,我也无法满足它,我因而感到莫大的悲哀。在我眼里,它显得更加荒凉和可怜。风更加刺骨冰冷地吹进来,阴暗更加浓密地弥漫着;灰尘堆积在木板上,壁纸破裂了,露出惨白的石灰。一切都不声不响,在这静寂里我只听见我的心在呜咽。

兄弟们,你们还记得生活向我们展开美梦的日子吗?那时,我们满怀亲切的友谊,我们梦想着爱情和光荣。你们还记得在普罗旺斯温暖的夜晚,星星出现在天边时,我们坐在还冒着太阳热气的犁沟旁边吗?蟋蟀歌唱着,夏天夜晚的和风拂动着我们的谈话。我们三个都毫无顾忌地说出我们心里所想的一切,我们很天真地爱着“皇后”,我们要自己戴上王冠,你们对我叙述你们的梦想,我也向你们倾吐我未来的计划。随后,我们都不屑将自己重新降到地面上。我曾将我的生活规划告诉你们,我曾对你们表示我的雄心——决心将我生活的全部,贡献给劳动和斗争。我觉得自己的灵魂很充实,我很喜欢贫困这个观念,你们和我一样,也登上了阁楼的楼梯,你们也希望借伟大的思想来养活你们;由于你们对于现实的无知,你们仿佛相信艺术家是可以靠着他彻夜不眠的劳动来赚得他第二天的面包的。

还有另外好几次,当花开得更优美、星星闪得更灿烂时,我们的心头飘浮着恋爱的幻想:我们每个人都有着甜蜜的爱人。你们的,你们还记得吗?是棕发和爱笑的女郎,是小麦和葡萄收获时的“皇后”,她们戴着麦穗和葡萄球玩耍,奔驰在田间的小径上,她们在年轻喧闹的飞舞里奔跑。而我的那位,则是一个白白嫩嫩的金发女郎,她具有湖水和白云的潇洒气魄,她头戴马鞭草花冠,弱不禁风地行走,仿佛每一步都准备飘离地面。

……

序言

我的朋友,你们都认识这个可怜的孩子。我今天发表他信札的时候,这孩子已经不复存在了。他只希望从他青春的毁灭和遗忘里获得再生和成长。

在没有把以下的信札公诸于众之前,我犹豫了很久。我怀疑自己是否有权公开暴露一个肉体和一颗心灵。我扪心自问,我是否应该泄漏一个忏悔者的秘密。后来,当我重读这些急切的、狂热的、缺乏事实的、几乎不相连贯的书信时,我又不免有些失望,我对自己说,读者们一定不喜欢这一类冗长、无条理和激动的出版物。痛苦只是一种呼声!作品只是不断重复的叹息。就人和作家的立场来说,我有些犹豫,不敢发表。

有一天,我终于意识到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教训,我的手里也许握有治愈某种心灵痛苦的良药。世人要我们这些诗人和小说家来宣扬道德、传播劝善。我很拙笨,并不擅长登台说教,但我却藏有一颗可怜的心灵用血和泪写成的作品,我也可以借此给人以一些劝导和安慰。在克洛特的自白里充满着无比沉痛的教训、自我救赎的高尚情操和纯洁的道德。

于是,我意识到这些信札有它们应有的作用。今天我还不知道读者将怎样接受它们。但是,我相信它们的诚实,我甚至同情它们的愤慨。它们完全是人的真实写照。

所以,我的朋友,我就决定发表这一本书。我是以真理和众人利益的名义决定的。其次,在群众之外,我又想到了你们,我很高兴能向你们再一次地叙述这个会使你们流泪的可怕故事。

这些赤裸裸的故事,一直讲到狂妄和猥亵之处都是完全真实的。温文尔雅的人们读着它们或者会表示愤怒。但我不觉得应该删掉其中的哪一行,我确信这数十篇东西是一颗心灵的彻底表白;不管怎样,这颗心灵的光明毕竟多于黑暗,它们是由一个神经质的、多情的、带着肉体震颤和灵魂兴奋、想完全献出自己的孩子写成的。它们是一个品性特别的、病态青年的暴露,这个可怜的青年一边需要真实,一边又酷爱骗人的梦想和甜美的希望。这本书就处在这种现实和幻想的冲突之中。克洛特可耻的爱情,固然会使人们很严厉地去批判他,可是到了最后,他又重新振作起来,变得更年轻、更强壮,直到能见到上帝之时,人们一定会宽恕他的。

这孩子的身体似乎富有教士的成分。或许有一天,他会跪下去,怀着无限的希望,寻找一个能支持他的真理。今天,他对我们叙述他那悲愁的青春,显示他那可怕的创伤,喊出他极端的痛苦,让他的兄弟们可以避免出现同样的情况。我们这个时代对于像他这样的心肠,的确是够残忍的。

我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他这部作品的特点,在艺术观点上给它以最大的赞颂,同时又替他回答了所有将提出的异议:

“克洛特已高声坦白地生活过!”

左拉

一八六五年十月十五日

后记

左拉(1840--1902)是法国19世纪的文学巨匠,自然主义文学大师。他那包含二十部小说的巨著《鲁贡一马格尔家族》栩栩如生地描绘了第二帝政时代法国社会的风情面貌和历史画面,构筑了一座文学的丰碑。一百多年来,他的作品在法国和世界各地广为流传,长盛不衰,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体。

爱弥儿·左拉生于巴黎一个水利工程师家庭,在法国南方普罗旺斯的艾克斯叫、城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他七岁丧父,家道中落,从此过着贫困生活。十八岁时随母迁回巴黎,读完中学后,因无力深造就独自在巴黎谋生,但求职之路走得异常艰辛,常年失业。这一人生经历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小说素材,也使他更能理解和同情下层民众的疾苦。

直到1862年,他才在阿谢特书店谋得了固定的工作。他白天当邮件打包工,干苦力活,晚上写他喜爱的诗歌和小说。由于他的才华和努力,不久就升为广告部主任,并在1864年和1865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中短篇小说集《给妮侬的故事》和长篇小说《克洛特的忏悔》。随后,他又尝试按实验小说的写作手法,用遗传分析的方法,来深刻分析人物的生理、心理活动和性格变化,写出了由情欲奸杀后,因恐惧、精神崩溃而自杀的《岱蕾斯·赖根》和因心理猜疑而自毁情爱的《玛德兰·费拉》两部长篇小说(1868),由此渐渐被社会关注,走上了作家之路。1874年,他又出版了与《给妮侬的故事》同样风格的《给妮侬的新故事》。通过屠格涅夫的介绍,左拉向俄国圣彼得堡的《欧洲信使》杂志投稿,发表了多部长篇和中、短篇小说。1880年,他将其上已发表的有关普法战争的小说《磨坊之役》,加上莫泊桑的《羊脂球》、阿历克西的《战役之后》等五人的反战小说,结集成《梅塘之夜》出版,这是一部开创自然主义写作风格的小说集,被视为自然主义文学的宣言,左拉也由此被视为自然主义文学之父。其后在1882年、1884年,左拉又将在《欧洲信使》上发表的,描写各种奇特情爱,展示南国民情风俗和揭示并展露社会各色人物道德行为、性格和人性的,有着精彩曲折故事情节的中篇小说,集成《蒲尔上尉》和《娜薏·米枯伦》在法国出版。

本书是著名翻译家毕修勺所译的左拉小说之一。毕修勺(1902—1992),浙江临海人。他是我国最早翻译左拉作品的学者,长期从事左拉小说、哲学和历史地理著作的翻译。他于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1925年回国。曾参与筹建劳动大学,并在劳动大学和立达学园教授法语,曾任《革命周报》主编。1930年至1935年他曾再度赴法并翻译《人与地》。抗战时,曾任国共合作时期《扫荡报》的总编辑。抗战胜利后,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董事、常务董事,成为致力于左拉小说翻译的职业翻译家,在1948年翻译出版了七部左拉小说。解放初期,他又翻译出版了左拉的《萌芽》、《劳动》、《崩溃》三部长篇。后一度蒙冤,又因“反右”、“文革”,失去了整整二十五年的自由翻译、出版时间,直至1979年他才被彻底平反,之后曾任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又以惊人的毅力翻译了左左拉早期的写作风格: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兼有自然主义准确、详尽、客观的写实风格,及实验小说对人物性格、心理活动的细腻刻画和分析。同时从这里还可以看出,左拉早期的文风清新,略显稚嫩青涩,故事的情节曲折惊奇,细致而耐看,读后能引人深思、回味,与他后期的小说有较大的区别。

在这次出版中,方铭先生参与了本书译稿的整理校订,在此特以致谢。

编者

2013年5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克洛特的忏悔/左拉小说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左拉
译者 毕修勺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212181
开本 32开
页数 2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2
CIP核字 2013031790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7.6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84
13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4:5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