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2019(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内容
作者简介

刘少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网络社会学、理论社会学与经济社会学。近年承担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出版《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变迁》《中国社会学的发端与扩展》《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等多部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王建民,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主要从事现代性与社会变迁、民国社会学思想、互联网及其社会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出版著作《流动的城乡界线》(专著)、《网络化时代的个人与社会》(专著)、《古典社会学理论》(译著)、《社会学入门》(译著)、《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副主编)等。在《社会》《社会学评论》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精彩书摘

在“互联网+”的浪潮下,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所谓互联网金融,就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是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各种金融业务的有机结合,是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空间进行金融活动的一种新型金融形式。互联网金融发展了五种业态:第一,第三方支付,主要有拉卡拉、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二,P2P网络借贷平台,主要有拍拍贷、陆金所、翼龙贷等;第三,大数据金融,主要有京东金融、蚂蚁金服的阿里贷等;第四,互联网金融门户,主要有融360、大童网、安贷客等;第五,互联网众筹融资平台,主要有京东众筹平台、点名时间、众筹网等。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十分迅猛,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发展,远超西方同行亚马逊、苹果、Facebook、谷歌。数据显示:阿里巴巴和腾讯在中国第三方支付领域的市场份额分别是33%和10%,而亚马逊、苹果、Facebook、谷歌的市场份额,在美国总共也不过2%。在全世界,最大的两家金融科技公司都来自中国,分别是蚂蚁金服和陆金所。在所有的这些业态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P2P网络借贷平台。所谓P2P网络借贷平台,就是依托互联网络,为投资人和融资人提供资金借贷的信息,撮合和促成投资人和融资人完成资金借贷的互联网平台。早在2016年时,中国就是全球拥有P2P借贷平台最多的国家,中国当时的P2P平台规模约为669亿美元,是美国的4倍。而截至2017年末,中国P2P网贷行业累计交易规模约为6.07万亿元,其中2017年一年累计交易额为2.71万亿元,2017年末待还余额总计1.205万亿元。从借款笔数来看,2017年约为1.9077亿笔,是2016年的4.1倍左右。在蓬勃的发展中,互联网金融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P2P平台跑路等负面消息时有见诸报端。但在经济形势向好的大背景下,P2P网贷行业一直在野蛮生长,这里隐藏的“定时炸弹”终于在2018年6月开始集中“爆雷”。

目录

年度主题报告
第一章 互联网金融风险及其社会影响:以P2P “爆雷”事件为例 / 3
引 言 / 3
一、共享经济与“互联网+”背景下的P2P热潮 / 5
二、金融风险的网络化扩张 / 8
三、风险转化:市场出清的社会成本 /12
四、过度金融化与“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 15
结 语 /18
参考文献 /19
年度专题报告
第二章 中国网络社会的发展历程与时空扩展 /25
引 言 /25
一、日新月异的快速网络化 /25
二、网络技术引入与发展的总结 /27
三、中国网络社会的发展历程 / 29
四、中国网络社会的时空扩展 /33
结 语 /36
参考文献 /36
第三章 “折叠空间”与“消费分层”:拼多多崛起背后的社会现象分析 / 38
引 言 / 38
一、拼多多:社交电商第一股 / 41
二、消费空间的现实折叠与网络伸展 /46
三、“消费升级”与“消费降级” / 50
四、分级消费中的阶层分化 / 55
五、消费中国的网络镜像 / 60
结 语 / 65
参考文献 /65
第四章 舆论反转的发生机制:以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为例 /67
引 言 / 67
一、传统分析视角下的舆论反转 / 69
二、舆论反转中的话语控制 / 75
三、反转发生的社会机制 /80
四、舆论反转导致的后果 / 84
结 语 /86
参考文献 / 87
第五章 网络空间中群体极化和舆论分化的机制研究:以“江歌案”为例 / 90
引 言 / 90
一、“江歌案”的舆论发展概况 / 91
二、群体极化发生机制的归因分析 /94
三、动态视角:舆论整体的分化和舆论主流群体极化的内在变化过程 /100
结 语 /107
参考文献 / 107
第六章 认同与赋权:网络粉丝的文化再生产———以《创造101》节目
为例 /112
引 言 / 112
一、网络时代的粉丝:粉丝的画像与结构 /113
二、网络粉丝的价值:粉丝力量大 / 117
三、粉丝社群:网络粉丝的认同建构 / 123
四、赋能:网络粉丝社群的文化再生产 /128
结 语 / 134
参考文献 / 135
第七章 时间、痕迹与网络的考古学:对抗信息遗忘的互联网记忆 / 137
引 言 /137
一、网络时间的永恒性与信息行动的痕迹 / 137
二、“网络挖坟”与“扒一扒”———互联网中的痕迹搜寻行动 /140
三、网络考古学与历史书写的平民化 / 149
结 语 / 151
参考文献 / 151
附录 2017—2018年度重要网络社会事件 /153
后记 / 174

内容简介

《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2019/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讨论了2017-2018年度一些重要的网络现象或网络议题,如互联网金融风险及其社会影响、网络社会的时空扩展、电商平台的多元化和消费分层、网络事件的舆论反转、网络空间中的群体极化和舆论分化、网络粉丝的文化再生产、互联网信息与互联网记忆等。
《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2019/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从多重社会学视角出发,力图通过叙议结合的方式,为读者呈现一幅生动的网络社会图景,希望有助于人们更全面、深入地理解网络社会的兴起及影响。
《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2019/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一直坚持学术性、趣味性、可读性相结合的风格,既可以作为网络社会研究的参考文献,也可以作为广大网民了解网络现象、思考网络问题、把握网络社会发展状况的阅读资料。

内容推荐
本书为中国网络社会发展情况的年度研究报告, 全书主要通过列举若干热点网络事件, 以社会学的视角透析事件背后的社会意识、社会行为、群体特点、社会安全等, 力图从学术层面对网络社会问题给予解剖和导引。与上一年度报告的结构编排方式一样, 本报告仍然设置了年度“主题报告”和“专题报告”。“主题报告”围绕“互联网时代信息沟通的社会基础”进行讨论, “专题报告”则关注2018年度比较重要的网络事件或网络议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2019(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少杰
译者
编者 刘少杰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0279459
开本 16开
页数 175页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3
出版时间 2020-05-01
首版时间 2020-05-01
印刷时间 202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44
CIP核字 2020030018
中图分类号 D669.4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9
186
26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3:2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