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昆虫记(青少版)/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内容
编辑推荐

一八八○年,《昆虫记》第一卷中的部分篇目被指定为教科书。在此后的三十年里,法布尔的《昆虫记》以每三年一卷的速度陆续面世。他获得了法国学士院的最高荣誉布其·得尔蒙奖,并先后被法国、比利时、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昆虫学会任命为终身荣誉会员。一九一三年,法国总统雷蒙·普恩加莱亲临“荒石园”慰问法布尔,以褒奖他对自然科学研究的突出贡献。

内容推荐

无论是作为一个作家还是作为一个昆虫学家,法布尔都是当之无愧的。十卷本的《昆虫记》原著洋洋洒洒两百多万字,法文直译为《昆虫学的回忆》,副标题为“对昆虫本能及其习俗的研究”。从字面上看,它是一本自然科学的论著,读起来却完全没有同类著作的枯燥和呆板,在法布尔生动活泼的拟人化描述中,蝉、蚂蚁、螳螂、蜜蜂、蝴蝶、荧火虫……各种各样充满了灵性的昆虫呼之欲出,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把这些可爱的虫儿视为人类的朋友。虽然单独从文学、昆虫学或者社会学的任何一个角度来看,这部作品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昆虫学家具有法布尔那么高的文学修养,也没有任何一个文学家具有法布尔那么高的昆虫学造诣——作为自然科学与文学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昆虫记》当之无愧。

目录

红蚂蚁

蝉和蚂蚁的寓言

蝉出地洞

蝉的蜕变

蝉的歌唱

蝉的产卵及孵化

螳螂的捕食

螳螂的爱情

螳螂的巢

螳螂的孵化

绿蝈蝈儿

蟋蟀的洞穴和卵

蟋蟀的歌声和交尾

蝗虫的角色和发声器

蝗虫的产卵

蝗虫的最后一次蜕皮

大孔雀蝶

小条纹蝶

胡蜂

胡蜂(续)

萤火虫

试读章节

把鸽子带到几百里外的地方,它照样能飞回自己的鸽棚;燕子在非洲过完冬后,能穿越浩瀚的海洋,回归旧巢。在这漫长的归途中,是什么让它们不会迷路呢?是视觉吗?对自然界中的各种动物了如指掌的法国人图塞内尔曾经写过一本书——《动物的才智》,他认为,鸽子飞行时的向导,就是视力和气象。

他说:“鸽子根据经验,知道南方炎热,北方寒冷;干燥来自东面,潮湿来自西面。把一只鸽子装在篮子里,盖上盖子,从北方运到南方,虽然它看不见路,但却能感受大气的热度,并由此推断,它是在前往南部。等它在南方被释放后,就能根据空气的温度,飞回到它的北方旧居。”

图塞内尔的解释非常有吸引力。可惜的是,它只适用于南北向的移动,因为南北向的变化,温度自然也不同。但是,东西方向的移动,却是等温的,这个它就行不通了。并且,这种解释,还无法推广到其他动物身上。

我们决不能说,这是视觉在指引,更不能说是气候的影响。同样,指引石蜂回家的,也不是视觉,尤其是它们在密林深处被释放的时候。石蜂通常只能飞到两三米高,但是,不管前方是什么,它们照样能准确地飞回家。在这个时候,视觉虽然使它们避开了各种障碍,但并没有告诉它们,应该往哪个方向飞。至于气象,就更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了。

对于这些神秘的现象,我们无法解释,只能暗自猜想。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石蜂具有某种人类所不具备的特殊感官。事实上,达尔文也得出了和我一样的结论。

想了解动物对大地的电流是否有感应,想知道它们是否会被磁针的磁场所影响,这难道不是承认动物对磁性有某种感觉吗?

因此,达尔文认为:有些动物,天生具备一种无法想象的官能,这种官能是人类没有的。它指引着远在他乡的鸽子、燕子、猫、石蜂,以及其他许多动物。至于这官能,是不是就是对磁场的感应,我不敢妄下结论。除了人类所具备的各种官能,自然界应该还存在着另一种官能,这样的研究成果,是多么了不起啊,又是多么伟大的进步动力啊!

可是,人类为什么不具备这种官能呢?对于达尔文大师的著名理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来说,这可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武器啊。

如果真像人们所说的,所有的动物,包括人类在内,都遵循着不断进化和优胜劣汰的规则,那为什么一些微不足道的低等生物,却能具备这奇妙的官能,而万物灵长的人类,却丝毫不能拥有它呢?我们的祖先居然就让这么一份神奇的宝贵遗产丢失,这也太不英明,太糊涂了吧!

这份遗产之所以没能保留下来,是不是因为人类和动物之间的血缘关系,还不够近呢?

这种未知的官能的确是个谜。每当我们对昆虫的种种行为无法做出合理解释时,总会觉得,是它们的触须在起作用;我们心甘情愿地认为,它们的触须能够解开所有的谜。可是这次,我有足够的理由怀疑触须的能力。当毛刺砂泥蜂寻找灰毛虫时,会用触须像手指般的不断敲打地面,它似乎就是这么发现猎物的。这些触须也许能帮助毛刺砂泥蜂找到猎物,却未必能为它们指引方向。

我把几只石蜂的触须剪去,然后把它们带到陌生的地方,释放之后,它们仍和其他石蜂一样,轻而易举地回到了窝里。我曾经也对节腹泥蜂(栎棘节腹泥蜂)做过同样的实验,这些捕猎象虫的高手,也都安然地回到了它们的蜂窝。

于是,我们否定刚才的假设,得出结论:触须不会指明方向。那么,是哪个器官在发挥这种作用呢?

当石蜂被剪掉触须,回到蜂窝后,它们就不再继续工作了。第一天,它们在未完工的蜂窝前盘旋飞舞,长久地停留在那里;它们走开,又回来,就是不运回花蜜和泥灰。第二天,它们干脆不再出现了。没有了工具,工人们自然也无心工作了。因为当石蜂砌窝的时候,会用触须不断拍打、试探、勘察,似乎在负责地把工作完成得尽善尽美。

原来,触须就是石蜂的工具,就像是建筑工人的角尺、水准仪、圆规、铅绳。P1-3

序言

他是一个成就卓著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个浪漫洒脱的诗人。

他以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为我们开启了了解昆虫世界的大门;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称他是—个“无法效仿的观察家”,更多的人则盛赞他为“昆虫世界的荷马”。

他把自己对昆虫世界长期不懈的科学研究转化为精确、细致而且妙趣横生的文字,为人类留下了一部自然科学的鸿篇巨著;他把自己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熔于一炉,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他,就是《昆虫记》的作者——法国作家、昆虫学家让一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

一八二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景色迷人的普罗旺斯地区一个名叫圣雷恩的偏僻乡村。在这里,他与普罗旺斯原野上翩舞的蝴蝶和蝈蝈儿一起度过了虽不富裕但很快乐的童年,那些可爱的昆虫一直深深地铭刻在他儿时的记忆里。一八四二年,十九岁的法布尔从一所师范院校毕业,成为一名主讲自然科学的小学教师。一八四九年,他被调往科西嘉岛继续从事教学工作,岛上旖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种,燃起了他研究植物和动物的热情。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法布尔四处采集花草标本,从此走上了博物学研究的道路。

一八五七年,法布尔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科研论文《节腹泥蜂习性观察记》,修正了当时昆虫学祖师莱昂·杜福尔的错误观点,由此赢得了法兰西研究院的赞誉,被授予实验生理学奖。一八六。年,法国公共教育部长维克多·杜卢伊任命法布尔主持一个成人夜校的组织与教学工作,但他自由开放的授课方式引起了保守派人士的非议。于是,他辞去了工作,举家迁居法国东南部的小城奥朗日,在那里一住就是十八年。《昆虫记》第一卷的初稿就是在这期间完成的。

一八七九年,法布尔在法国南部城市贝济耶郊外的小城镇塞利尼昂买下一栋意大利风格的房子和一公顷的荒地,他把这片满地石砾、长满野草的园子命名为“荒石园”,并在这里定居下来,一边对各种昆虫进行观察和研究,一边整理此前在长期的科研工作中留下的各种实验记录。也就在这一年的四月三日,《昆虫记》第一卷正式出版。

一八八○年,《昆虫记》第一卷中的部分篇目被指定为教科书。在此后的三十年里,法布尔的《昆虫记》以每三年一卷的速度陆续面世。他获得了法国学士院的最高荣誉布其·得尔蒙奖,并先后被法国、比利时、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昆虫学会任命为终身荣誉会员。一九一三年,法国总统雷蒙·普恩加莱亲临“荒石园”慰问法布尔,以褒奖他对自然科学研究的突出贡献。

无论是作为一个作家还是作为一个昆虫学家,法布尔都是当之无愧的。十卷本的《昆虫记》原著洋洋洒洒两百多万字,法文直译为《昆虫学的回忆》,副标题为“对昆虫本能及其习俗的研究”。从字面上看,它是一本自然科学的论著,读起来却完全没有同类著作的枯燥和呆板,在法布尔生动活泼的拟人化描述中,蝉、蚂蚁、螳螂、蜜蜂、蝴蝶、荧火虫……各种各样充满了灵性的昆虫呼之欲出,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把这些可爱的虫儿视为人类的朋友。虽然单独从文学、昆虫学或者社会学的任何一个角度来看,这部作品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昆虫学家具有法布尔那么高的文学修养,也没有任何一个文学家具有法布尔那么高的昆虫学造诣——作为自然科学与文学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昆虫记》当之无愧。

一九一五年十月十一日,法布尔因患尿毒症医治无效,在他的“荒石园”与世长辞,享年九十二岁。

编委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昆虫记(青少版)/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国)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205977
开本 32开
页数 1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5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2011-10-01
印刷时间 201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1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Q96-49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0
140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4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