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温婉的风景(唐宋婉约词史研究)(精)/中国当代研学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婉约词萌生的历史文化渊源。从词体的音乐性、地域文化与创作心态三个层面溯流讨源。第二章,婉约词初创期的范型,一方面以“花间冠冕”温庭筠与韦庄的创作倾向为典范为婉约词体式的确立奠定了基石,另一方面以南唐冯延巳与李煜为代表的婉约词蕴含着凄恻哀伤的抒情基调,意味隽永。第三章,婉约词成长期的步履。以汴京为中心的北宋城市经济的繁盛,士大夫文人歌舞享乐的社会风尚以及独重歌伎传唱这三个方面对婉约词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四章,婉约词在北宋中后期至南北宋之交的深化与拓展。以苏轼、周邦彦与李清照词为审美对象,探析他们的词体观念与创作实践对婉约词的题材内容、艺术形式与审美意蕴等方面的深拓。第五章,婉约词在南渡之后的探索。南渡之后,词坛创作主体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婉约词的词体观念演化,推尊词体,使诗词地位等同,倡言雅正,讲究声律与辞章。南渡之后至宋季,婉约词的创作实践以姜夔、吴文英与张炎为代表,已经脱离了“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民间市井层面,追求声律与辞章的谐和,曲终奏雅,营造词乐和谐的审美效果,与“豪放惟幼安称首”的辛弃疾词可谓双峰并峙,而辛弃疾词又能“摧刚为柔”“牵雅、颂入郑卫”,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婉约词的文化品格。第六章,唐宋婉约词的地位与影响。本书重新审视上述惯性说法,从历史文化发展的宏观视野中,对唐宋婉约词予以历史文化与艺术审美互动观照,是便于把握词体文学的审美特质,有益于对词学本体的研究与探索。
作者简介
王小荣(1970一),女,汉族,河北张家口人,1994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年进入河北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2001年考入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05年毕业后继续在河北工业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任教至今。主要从事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及教学工作,先后主持过“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和“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并在各类学术期刊发展论文数篇。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婉约词萌生的历史文化渊源
第一节 倚声填词——合乐可歌的新乐章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婉约词的萌生
第三节 社会变迁与婉约词人的心态
第二章 初创期的范型(中晚唐—五代十国)
第一节 婉约词体式的确立
第二节 婉约词的抒情基调
第三章 成长期的步履(宋初—北宋中后期)
第一节 婉约词创作与北宋的历史文化环境
第二节 婉约词以令词为主的创作倾向
第三节 婉约词以慢词为主的创作倾向
第四章 深拓期的建树(北宋中后期—北、南宋之交)
第一节 苏轼对婉约词的深化与拓展
第二节 女词人李清照的独特贡献
第三节 周邦彦对婉约词的“集大成”
第五章 演化期的探索(南渡之后—宋亡)
第一节 词坛创作主体与南宋的历史文化环境
第二节 南宋婉约词的理念建构
第三节 辛弃疾婉约词的文化艺术品位
第四节 婉约词在南宋中后期的艺术风格——以姜夔、吴文英与张炎为代表
第六章 余论:唐宋婉约词的地位与影响
主要征引及参考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温婉的风景(唐宋婉约词史研究)(精)/中国当代研学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小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738066
开本 16开
页数 24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21
出版时间 2020-03-01
首版时间 2020-03-01
印刷时间 202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532
CIP核字 2019291518
中图分类号 I207.23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7
178
2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2:09:13